查看完整版本: [-- 从第二十八届世界比赛看我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6月 -> 从第二十八届世界比赛看我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荣高棠 1965-06-15 00:00

从第二十八届世界比赛看我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第5版()
专栏:

从第二十八届世界比赛看我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荣高棠
我国乒乓球代表团,在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同来自四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组织的代表和优秀选手,聚会一堂,增进了友谊,交流了经验,学习到许多东西。我国选手表现了良好的思想作风和精湛的球艺,夺得五项冠军、四项亚军和七个第三名,又一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史上空前的重大成就。
全国人民为我国乒乓球队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至今还可以听到关于乒乓球的激动人心的议论。当然,现在已经不是奔走相告几比几,热烈争论谁胜谁了,而是满有兴趣地探讨: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女队能突飞猛进,男队能保持荣誉,是什么力量使得这支在一九五三年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时还是默默无闻的队伍,几经挫败,终于一跃再跃,成为国际乒坛上的劲旅,成为一支思想红、球艺精、作风好的运动队。
我国乒乓球队的胜利,确实不是偶然的。但取得胜利也没有什么秘诀。他们的胜利,同我国各条战线上的胜利一样,是由于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在广大人民的关怀支持下,不断革命,不断进步,做到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结果。
这支队伍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中,他们坚持了正确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艰苦磨炼的过程。
为革命而打球
国家乒乓球队的运动员们是在新社会长大的青少年,他们有运动才能,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很高。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原来是带着各式各样的动机,来到国家乒乓球队的。有些人认为打球好玩,出出风头,并没有把它当作是一项严肃的革命工作。有些人也知道当国家代表队队员,应当努力为国争光,但对攀登世界高峰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艰难困苦,思想上准备很不足。这些思想状况,显然是与党和人民对国家队的要求不相符的。因此,乒乓球运动员首先要正确解决的是为谁打球的问题。
运动生活的实践,也向运动员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经常面临比赛胜利与失败的考验,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在比赛中,就会由于个人患得患失而在关键时刻过不了硬,或者由于不能正确分析双方力量对比,驾驭战局的发展,而使一些可以赢的球也输了。比赛后,也往往不能正确地总结胜败的经验教训。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在胜败的锻炼中迅速成长。他们体会到,只有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打球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如何打球的问题。
国家乒乓球队是党领导下的革命的运动队,它主要是通过打球去体现为革命服务的。这支队伍没有好的球艺不行,没有好的思想、好的作风也不行,必须又红又专。运动队在集训期间的中心任务是搞运动训练,运动员的主要精力与时间是搞技术。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政治统率技术、保证技术,使政治落实到技术,技术又为政治服务。
几年来,乒乓球队在集训中一直突出政治,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国大跃进和体育大跃进的形势鼓舞下,组织运动员大学毛泽东著作,从阶级教育入手,大大加强了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运动员着重进行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是使运动员革命化,运动队工作革命化的最迅速有效的途径。他们坚决地把学习毛泽东著作放在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他们对照思想行动去学和用,带着问题学,学了就解决问题,效果十分显著。徐寅生对女队那篇充满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讲话,就是在乒乓球队几年来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集体智慧和经验的概括。
通过学习毛泽东著作,通过实践,他们明确认识到体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打乒乓球也是革命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好玩,不是为了个人出风头,应当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努力攀登世界高峰。
攀登世界高峰,不是一蹴而就的,会遇到许多困难。但革命者就是为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要去,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迎着困难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战胜困难为最大的愉快。
运动员们决心为争取祖国的荣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为个人到为革命的集体,从怕困难到敢于向困难挑战,这是乒乓球运动员思想上的一个质的飞跃。
有了为革命而打球的思想,运动员就能够心胸开阔,眼光远大,真正做到“身在球场,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平日有高度的革命自觉和充沛的干劲,坚持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越练越有劲。比赛时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强的信念,敢于胜利,敢于斗争,敢打敢拚,敢闯敢搏,越打越有精神。他们能够在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敢于向一切世界强手挑战,善于向一切世界强手学习。他们从攀登世界高峰的战略目标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周密的战术准备,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计较一时的成败,不顾最终的目标。
我国女子乒乓球队的突飞猛进,很能说明问题。她们总结了上届比赛失利的教训,改变了目光短浅、患得患失的精神状态,坚决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树立了雄心壮志,苦学苦练过硬本领,对这届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学习了徐寅生同志对女队的讲话和中央负责同志对这篇讲话的批示以后,她们眼光更远大,斗志更昂扬,胸中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满怀胜利的信心和决心,终于在这次比赛中,打出风格,打出水平,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们在比赛中看到,她们的精神面貌与过去大不相同。梁丽珍、李赫男在团体赛中一路奋勇当先,势如破竹;林慧卿在最后决赛前,勉励郑敏之为祖国争取荣誉;郑敏之在自己手腕上贴上“勇敢镇定果断,顽强到底”十个字。这都反映了她们是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政治热情去打球。正是这种为祖国昂首奋战的坚强意志,加上平日埋头苦练的踏实功夫,帮助她们赢得了世界冠军的桂冠。
有了为革命而打球的思想,运动员就能够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做到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每个人按照整体的需要练技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然,这种分工是结合每个人的运动才能、技术特点和训练水平等因素考虑确定的。运动员们懂得,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便可以大大有利于集体;只有每个人尽力发出光和热,才能结成坚强的集体;只有坚强的集体,才能孕育出具有高度战斗力的代表人物,去战胜世界强手。何祖斌、林就胜、林希孟等许多人,为了帮助主力队员适应世界各种流派,模仿外国名手的打法,毫不考虑个人得失,有的还不惜改变技术定型。这些无名英雄,在队里被称为“走在世界冠军前面的人”。主力队员也不负众望,热爱集体,与同伴们互勉互助,进行忘我的劳动,勇于承担最艰巨的任务,练得最苦,打得最累,任务完成得最出色,不愧为集体的优秀代表。
乒乓球运动员从一群普通的孩子,逐步成长为体育战线上又红又专的标兵。从这个年青的先进的战斗集体,可以看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光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这个集体代表我国人民去比赛,去夺取优胜。人们不仅为得到几个冠亚军而感到高兴,更重要的是,正如人们所说的,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旭日般东升的新中国”。
思想过硬 技术过硬
运动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技术实力的强弱、战术运用的正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状态的好坏。毛泽东同志说:“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①打乒乓球,如果技术很差,战术运用不当,思想即使过硬,也难以取胜。反之,技术很好,也只是有了取胜的可能,还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指导,才能实现胜利。比赛中,常可以看到,技术强的会因思想错误而变弱,甚至遭到失败;技术弱的会因思想正确而变强,甚至取得胜利。两强相遇也是勇者胜。这种情况体现了思想与技术是对立的统一,强弱胜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我国乒乓球队要攀登世界高峰,为国争光,常常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复杂的环境,必须经得起比赛场上和比赛场外的风浪考验,做到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争取政治、思想、技术的全面胜利。这种过硬功夫要靠平时培养锻炼得来,而首先要以政治保证技术,以思想过硬来保证技术过硬。
几年来,乒乓球队在队伍的思想基本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对运动员加强了社会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员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树立和巩固,思想领域的兴无灭资的斗争,与我国各条战线一样,是长期的,艰巨的,一刻也不能放松。
同时,乒乓球队又根据解放军的经验和运动队的特点,大抓活思想教育。运动员经常参加训练,大量的思想波动往往来自训练中的问题。如技术进步快时容易自满松懈,技术进步慢时容易急躁,甚至动摇事业心。又如攻与守,特长与特短,正手与反手等技术问题处理不好,也会带来思想问题。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训练中,落实到技术上,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业务。
乒乓球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强调了为革命而打球的重要意义,指出长期坚持勤学苦练是攀登世界高峰的唯一途径,反对骄娇二气,提倡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一步一步提高,努力掌握尖端技术。这样,运动员就能以高度的自觉对待长期艰苦的训练。他们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顽强地在意志品质、技术战术和身体各方面锻炼提高自己。每次练习,挥臂上万次,跑动几千米。手指磨起泡,贴上胶布再练。脚掌结上茧,垫上海绵再练。练得精疲力倦时,以“再坚持一下”的精神尽可能多打几板。庄则栋、林慧卿对一个球常常打几百板、上千板。以巧闻名的徐寅生,也是千百次挥拍苦练出来的,由于日积月累的磨练,他的球拍上已经磨出了一道槽和两个指印坑。他们不仅苦练过硬功夫,还努力开动脑筋,一抓住球拍就想到比赛,带着“敌情”练兵,做到每次练球:“带着问题上场,带着收获下场”。他们常常为了琢磨改进一个动作,钻研掌握新的技术战术而废寝忘食,千方百计地争取尽快提高运动水平。
他们这样平日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比赛中就能够以高姿态出现,打出高风格、高水平。人们在比赛中,看到他们高度精确的击球动作,在惊险的情况下,不走样,不变形,正是他们平常不厌其烦地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从最简单的动作练起,一板一眼,千百次反复,点点滴滴提高,所逐步形成的准确的技术定型。他们临场得心应手的战术变化,鲜明的技术风格和克敌制胜的绝招,都是在对各种基本技术有相当功夫的基础上,磨练钻研出来的。他们在比赛中的胜利信心,是落实在过硬的技术上的。而他们过硬的思想,又使得优良的技术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胜利。人们从这里看到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越高”的辩证关系。
平日训练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比赛中,而比赛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会加强或削弱这个成果,甚至影响到比赛的胜负。
比赛特别是重要比赛期间,由于任务重,对手强,又有胜负的刺激,运动员的思想变化往往比较剧烈、复杂。这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性、针对性、时间性都很强。临场的活思想抓准了,解决好了,就可以立竿见影,直接带来比赛的胜利。而抓不准,做不好,隔靴搔痒,丧失时机或抓小不抓大等等,都可能带来比赛的失利。运动员的活思想,必须及时了解及时处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拚”、“加油”等空洞的口号,去做临场鼓动工作,有时可能起一点作用,但效果是不会大的,甚至有时会产生副作用。更重要的是,临场思想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关键,找出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去解决。
庄则栋对日本后起之秀高桥浩的比赛,是男子单打中的一场关键战。
庄则栋在团体决赛中曾输给高桥。大家和他一道分析了情况,找出了失败的原因。从现象看,是输在一些具体技术问题上,从本质看,是输在他的思想上还有一些包袱,没有很好的解开。
近年来,庄则栋滋长了求稳思想,他认为走稳路是老运动员的规律,自己不必象新手那样冒险了。因此,他的主动进攻的打法削弱了,敢打敢拚的风格有所减色。他学习了辩证法,正确地分析了稳与险的关系,认识到求稳不敢打,本身的优点发挥不了,尽是别人打自己,实际上最危险;而自己原来那样主动打在前面,使对方的优点很难发挥,看来险,却最稳。认识提高后,实践中有所改进,但进步还是不巩固的。当他在团体决赛中遇到某些技术上的困难时,求稳思想又有抬头,没有能够打出风格,打出水平。
在这次单打比赛前,进一步解决了他的求稳思想,又帮助他解决了这次发生的具体技术问题,在对方已经比较适应他的某一特长技术的情况下,他改用了一种虽非自己最特长而是对手所不熟悉的技术。这样,就消除了抑制他技术全面发挥的思想因素和技术因素,结果打得很好,以三比○战胜了高桥浩。
庄则栋的胜利,又一次说明了,任何事物都不可一成不变地、凝固地、孤立地去看待。思想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老的思想问题,在新的条件下还会出现。在一定条件下,技术问题和思想问题会互相转化。比赛双方技术上的特长与非特长是相对而言的,由于对手的不同,特长与非特长会互相转化。而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得比较深透,不致就事论事,抓不着要害。
运动员临场思想活动虽然比较复杂,但还是有规律性的。抓住规律,因势利导,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大量的、一般性的问题。从运动员比赛期间的思想活动看,普遍担心的问题是临场紧张失常。引起紧张失常的原因有种种,有的是事先准备不足,临场出现意外;有的是受客观影响,对新的条件不适应;有许多是对比赛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赢得起、输得起的器量和风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平日训练中,要从根本上提高运动员的思想觉悟,加强思想修养,培养运动员不怕紧张的坚强意志品质,充分估计困难,做好准备。
在临场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排除一切杂念,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一分一分地拚,打完一局想下一局,不要分散精力去考虑场外对自己如何,赢了输了如何。
这几届世界乒乓球比赛,乒乓球队按照贺龙副总理的指示,提出“打出风格,打出水平”的口号,帮助运动员端正对比赛胜负的态度。这个口号,既鼓舞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去争取政治、思想、技术的全面胜利,实现比赛的目的,又贯穿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要求运动员做超越客观可能的事,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运动员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失败,是应当允许的,但在比赛中表现不良作风,却是不允许的。体育运动中,我们一向反对不择手段取胜的锦标主义。“打出风格,打出水平”的要求,是为“赢球又赢人,输球不输人”的目的服务的。
张燮林在单打中对西德著名削球选手绍勒尔苦战五局后输了,尽管他在战术处理上还有可以改进之处,但总的来说,是打出了风格和水平的,做到了输球不输人。他表现了中国运动员应有的好风度,赢得了观众的赞佩,把他当胜利者一样看待。当庄则栋接着以三比○战胜绍勒尔时,人们不仅赞誉庄则栋个人的打球风格和技术“无愧于世界冠军”,而且惊叹:“中国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最后终会打出来。从这个场子里,看到了时代的缩影。”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打乒乓球和世间万物一样,是充满矛盾的。红与专,胜与败,攻与守,学习与创造,继承与革新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一分为二。必须如实地看待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用一分为二的革命辩证法,去解决这些矛盾。
乒乓球队努力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②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地、比较符合实际地看待自己、看待对手,就能比较正确地对待有利和不利因素。
对这次比赛形势的分析,就是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去看的。有利中看到不利,不利中看到有利,充分估计不利,尽力争取有利。
对女子比赛形势的分析,曾有人认为,日本女队是四届团体赛世界冠军,拥有三个半杯子(女子三项加混合双打),实力强大,个别主力队员曾“打遍中国无敌手”,我队技术实力尚不足以相抗衡。这是从表面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我们认为,日本女队固然强,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她们在去年北京国际邀请赛中,虽然囊括冠军,但与我选手互有胜负,个别人员保持全胜,多数场次是在落后情况下追上取胜的,反映了两队技术实力差距缩小,主要问题在于我队思想不过硬,不敢胜利。这次参加世界比赛,我队同日本队和罗马尼亚队比较,名次低,又是新班子,缺乏经验,应当着重从不利看有利。从思想看,我队雄心大,干劲足,上届比赛失利,没有冠亚军的包袱,她们说:“我们一穷二白,什么‘军’也没有,就有个大学解放军。”从阵容看,日本队力量不均匀,罗马尼亚队没有新人,而我队人材比较整齐,打法、风格多样,刚柔皆备。从技术看,经过两年刻苦锻炼,我队大有进步。获胜的条件是具备的,问题在于如何成功地运用这些条件。这样一分为二地看,就大长自己的志气,从而信心大增。
正确分析了形势以后,再强调具体准备工作多搞几手,充分准备艰苦作战。对日本、罗马尼亚队比赛的作战方案,都是两种准备。争取三比○胜,同时准备即使○比二落后,也要拚到底。在比赛中,经过运动员的努力,实现了第一种可能。这证明用两点论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最能调动主观能动性,也最符合客观实际。
这两场比赛的阵容,先以刚克柔,后以柔克刚,出人意料,被认为是“冒险”。其实,我们只是从实际出发,根据“以我之长,攻彼之短”的战术原则,针对不同对手,运用不同对策,采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
对男队比赛形势的分析,除了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力量对比、有利不利外,鉴于男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着重从有利看不利,卸包袱,从各方面找出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使之转化为有利。
乒乓球比赛双方是一对活生生的矛盾,从比赛一开始到最后结束,双方始终处于对立的斗争地位。如何促使矛盾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呢?关键在于运动员们在比赛中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处理比分领先、落后或相持等各种局势,去看待对方的强弱,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比赛形势有利于自己。
在乒乓球队里提倡:“领先不松劲,落后不泄气”。既要估计到领先可能转化成落后,胜利在望不等于胜利在握;又要估计到落后可能转化成领先,全局未败决不能认输。在最后一个二十一分未打出来以前,每一分都埋藏着胜败的转机。
在比分领先时,他们总是强调不能有侥幸轻取的心理,要估计到对方可能搏杀,防止自己因求稳或麻痹,而失去将要到手的胜利。一定要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精神,穷追到底,不获全胜不收兵。女子团体赛决赛,我队二比○领先时,郑敏之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林慧卿说:“要当作○比○打。”她们一鼓作气,拚到最后胜利。
在比分落后时,他们总是强调奋起直追,使对方心虚手软,有隙可乘,使自己转危为安。李富荣在男子团体决赛中对日本主将木村一战,在十六比二十时,就是以临危不惧的气概,利用对方求稳心理,主动变化,猛打轻吊,一口气连追六分,反败为胜。有些场次,即使经过艰苦追赶,最后还是输了,也能使对方吓一大跳,流一身汗,可以为下一局、下一场的胜利奠定基础,这和眼看不行就轻易认输所给予对方精神状态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相持不紧张,关键不手软”。这也是他们处理比赛局势的一条经验。在比分相持,特别是在十五分以后比分紧紧咬住的情况下,双方都容易紧张,这时,你怕对方,对方也怕你。谁能掌握主动,谁就能使局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必须鼓起勇气,沉着大胆,思想集中,充分运用己之所长,攻彼之短,克敌制胜。庄则栋、李富荣等往往一到二十平,感到自己已无退路,就剩一个拚字,反倒不很慌了,而是利用对方这时常有的紧张心理,大胆搏杀,取得成功。我国选手在这次比赛中,有三十局是打到二十平后获胜的。
乒乓球队还提倡:“遇弱不懈,遇强愈勇”。任何弱的对手都有其长处,而任何强的对手也都有其短处。所以,要防止自己因思想松懈而丧失技术的优势,或因畏惧而不敢打出自己的水平。对强手,不仅要不畏,而且要愈勇,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用以弥补技术的不足,增加技术的威力,扩大制胜对手的可能。初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十八岁新手李莉,先后以三比○淘汰世界名将福尔迪妮和关正子,正是因为她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找到强大对手的弱点,以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精神,越战越勇,压住了对方的技术优势,使自己的技术得到充分发挥。
乒乓球队对每场比赛的胜败,历来要求全面的分析,强调从胜利中找缺点,失败中找优点,防止胜骄败馁。坚决反对“胜了一切都好,败了一切都不好”的形而上学观点,和“胜了就是政治挂帅,败了就是政治不挂帅”的简单化的结论。一般来说,胜了往往是干劲比较足,思想方法、战术运用比较对头,充分发挥了技术。但有时干劲足,也认识到比赛规律,却由于技术所限,战术想变也变不了,而失败的。也有些比赛,虽然双方实力相当,但由于临场一些难以全部驾驭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在接近胜利的情况下失败了。总之,必须对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找出思想上、技术上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我国乒乓球队有优良的球艺,在比赛中敢于胜利,却并不认为自己就不会输。例如,遇到新技术,一时不能适应而失利,是完全可能的。这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找出制胜的办法。有了政治挂帅,有了革命干劲,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进步快。真正政治挂帅的运动员,是无论胜败都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而永远前进、迅速进步的人,而不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只打胜仗而不打败仗的“英雄”。
走自己的路 学诸家之长
在上一届比赛中,中国队充分展示了百花齐放、独树一帜的技术风格。如果说,那时主要还是指男子队而言的话,那么,通过这届比赛,女子队也可以无愧地说,她们以刚柔相济、风貌各异的打法,赢得了世界乒坛人士的惊佩。人们赞赏梁丽珍、李赫男和李莉的凌厉快攻,也震惊于林慧卿和郑敏之不同于欧洲横拍的奇妙削球。这是中国选手一贯虚心学习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的先进技术经验,不断丰富提高,创造发展自己独特风格的结果。
运动比赛总是按照规则,针锋相对地比技术,斗战术,决胜负。中国选手要在世界乒乓球运动中占优势,仅仅一般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不够的,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和适应各种打法,并有自己独创的足以制胜的本领。
乒乓球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一个运动员要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突出特长。而中国乒乓球队是从千百万乒乓球爱好者中,挑选富有才能的运动员组成的。全队一盘棋,百花齐放,就能有计划、有领导地培养出一个各具特长而花色齐全的阵容,尽可能地集纳世界各种打法,使各种流派在这个“小世界”里互相竞争,互相适应,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进步,共同提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样的熔炉中,就能够锤炼出一些更高、更新、更全面而又有鲜明特色的风格,冶炼出一批批既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特的制胜之道的优秀选手。
中国选手重视学习世界优秀选手一切好的东西,重视继承传统中一切好的东西,但既不是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也不是重复历史,而是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以科学的批判态度,有目的、有选择地吸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创立独特的风格,走自己的路,走在世界的前面,走在时间的前面。例如,学日本、欧洲的弧圈球,一方面,为了适应它、打破它;另一方面,为了掌握它,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改造它,发展它,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弧圈球,成为制胜的武器之一。我国弧圈球选手余长春在双打中,拉出特别快速和强烈前冲的弧圈球,制胜了被称为“弧圈球专家”的木村,这是引人深思的一例。
在百花齐放中,我们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在攻球手中,坚定不移地培养“快、准、狠、变”的风格。这是在力争主动的战术指导思想下,发展了传统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吸取了亚洲一些强队准确和旋转的长处,锤炼而成的。快、准、狠、变四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统一于力争主动之中。首先要打得快,争取时间,就有利于力争主动,先发制人。快而不准,不能主动得分。因此,在快的同时,要克服因为快而容易出现的失误。仅有快、准而缺力量,也不能把球打死。因此,还要狠,打得重,而且要狠狠打中对方的要害。有了快、准、狠,再要求多变善变,机智灵活,就能更好地调动对方,掌握主动,充分施展己之所长,制胜对方。
在削球手中,大力提倡“守得稳,削得低,旋转变化好,两面能反攻”的风格。这是从打守球的特点出发,根据积极防御的战术指导思想提出的。通过削守技巧,不仅要抵住对方的进攻,而且要以削球的旋转与落点变化控制对方,调动对方。这种防守形式,实质上是一种进攻,常常可以使对方因判断错误或来不及回球而失分,并创造机会反攻对方。削球运动员的战术,基本上是后发制人,以慢制快,以柔克刚。但在运动员发球或有机会反攻的特定情况下,仍然应当快攻快挡,出其不意,扰乱对方。这套风格能够比较完善地发挥削球手的技巧。
在重点提倡上述攻守两套风格的同时,决不排斥其他风格,而是提倡百花齐放。因为各种风格比较而言,虽有一定的优劣长短之分,但并不都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更不都是正确和错误的对立,而各有自己的长处和局限,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乒乓球运动做出贡献。重点提倡的某种风格,也只有在与中外各种流派的较量中,才可能得到发展提高。清一色,一律化,是自杀政策。全国全队都是庄则栋式的打法,庄则栋也就不成其为庄则栋了。何况,运动比赛中常常出现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甲种打法对乙种打法特别有利,但对丙种打法则不易奏效,而乙种打法在对丙种打法时却很占上风。更重要的是,打法之间的限制和反限制,主要取决于人掌握运用它和适应克制它的程度。
张燮林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在上届比赛中轻取日本队,而与他同样打法的其他一些中国选手,由于掌握运用的熟练程度和造诣不及他深,对日本选手就失利了。两年来,日本队精心研究了他的技术特点,并在实战中逐步熟悉和适应了他的打法,这一届比赛时,对张燮林就有胜有负。这说明,任何一种打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不是不可适应、不可制胜的。当然,日本选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他和制胜他,并不意味着他的打法就失灵了,没用了。即使这次日本选手完全胜了张燮林,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张燮林对自己打法的掌握运用,也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重要比赛后,特别是世界比赛后,很容易出现一股风。用某一种打法获胜了,就群起仿效,而用某一种打法失利后,这种打法就受到冷淡。这次世界比赛后,国际乒乓球界有些人又在争论直拍好还是横拍好。我们一向认为,胜负不取决于握拍法和打法本身,而取决于运动员对它掌握运用的程度。用某种打法胜了,必定有其可取之处,引起大家的学习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用某种打法败了,也必定有其可改进之处,指出不足也是必要的。但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一律照某个模型办事,必定会走弯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常常要对一律化、随风倒的现象作斗争。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体,人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运动才能和条件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客观存在。必须顺客观发展行事,因势利导,有计划地提倡各种流派风格,来适应需要。我国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的。
我国乒乓球队历来反对生搬硬套和保守思想,大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主张以我为主,百花齐放,走自己的路,学诸家之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继承与革新相结合。在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乒乓球坛呈现了万紫千红争春斗妍的局面,各种风格打法自成一派,各有他们的代表人物。同一打法的人又各有自己的风格。这届我队参加男子团体赛的五个人中,四位具有快、准、狠、变风格的攻球手,又各有其最突出的特色。庄则栋快,李富荣狠,徐寅生巧,周兰荪凶。在女子团体赛的两名削球手中,林慧卿更稳,郑敏之更刁。各具特色的风格使外国选手应接不暇,各种打法威力的高度发挥,构成了我国乒乓球技艺的优势。国际乒乓球界一些知名人士指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百花齐放,给世界乒乓球运动指出了方向。许多外国选手,常常从中国选手不同打法的胜利中吸取力量,看到了自己打法的前途,鼓舞了信心。
贯彻三结合的群众路线
领导、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三结合,是群众路线在运动队的具体运用,是解决运动队问题的重要法宝。要做好运动队的工作,必须把政治领导的作用,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主导作用和运动员的自觉性、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三结合的着眼点,在于充分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三结合的关键,在于领导是不是相信群众,能不能依靠群众。
在乒乓球队里,曾有人认为,运动员比较年轻幼稚,有事只要与几个干部、教练员商量就行了。这是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工作中,逐步扭转了这种认识,不断加深和提高了群众观点,较好地实现了领导、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三结合。
在集训时期,国家体委组织了一个领导班子到乒乓球队蹲点,和队的干部一道,深入训练和比赛现场,以身作则,全面关心人、关心队的工作,带动教练员、运动员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向教练员、运动员学习,与他们同生活、同商量,充分发扬民主,好话坏话都听,坚持群众路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在队内创造人人畅所欲言,敢于争论问题的条件,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做到上下通气,息息相关,打成一片,结成一体。群众的心事,成为领导的心事,领导的意图,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
教练员也全面关心运动员的成长,不是光教技术不教人。在技术训练中,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特别在学习了郭兴福先进教学法后,注意抓活思想,做人的工作,把练技术战术和练思想作风结合起来。在训练中,做到言传身带,发扬技术民主,互教互学,教学相长。
在运动员中,逐步形成了人人关心集体,有问题大家议论,大家解决的风气。队内有许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三结合的方式解决的。除了三方面人员参加的会议和一些技术研究小组外,技术训练中的难题,常常用“集体会诊”的办法解决。比赛方案的制定,总是开诸葛亮会,献计献策。出人排阵问题,也是在队内广泛酝酿,反复讨论,各抒己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领导集中起来,作出决定。
这次男女团体赛的出人问题,都是经过这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领导倾听了各种不同意见,反复比较了各种方案的利弊,最后决定实行的。如男子团体决赛谁打?大家讨论,从实力看,五名团体赛队员都能打。出哪三个更有利呢?第一个,一致主张出庄则栋,他的思想、技术都比较过硬。第二个,一致主张出张燮林,他虽已不象上届比赛那样“神秘”,日本队对他作了精心研究和多方适应,但他的打法对付日本队还是有利,他的基本功也很好。第三个出谁?有三种意见。徐寅生说:“出我稳,出周兰荪凶,出李富荣凶稳结合。”代表团领导还考虑到李富荣更年青,求战心最切,最后选定了他。从比赛结果看,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
过去女队三结合解决得不好,上两届比赛的出人问题,常常成为最棘手的难题。大家意见分歧,领导犹豫不定。有时次日比赛,头天晚上讨论到半夜,还决定不了出谁作战。勉强作出决定,也是思想不统一,行动不协调。不能做到疑兵不用,用兵不疑。结果,运动员虽然上阵了,气还是不足,很难把球打好。女队总结了教训,作了切实的改进。加强了团结,有事大家商量,充分讨论,取得一致,一旦决定执行后,就不论胜败,不动摇,不埋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敢于为人之所不敢为,决心在关系祖国荣誉的重大比赛中出奇制胜。这是团结的胜利,群众路线的胜利。
在乒乓球队里,充分注意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集体基础上的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基础上的坚强集体,人人力争上游,许多奋发有为的个体组成坚强有力的集体。既有全队统一的训练计划,又有个人的训练计划,以更好地照顾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因才施教,使之更快地进步。在比赛作战方案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也注意到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比赛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估计到客观情况的发展,运动员可以在执行原订作战计划的原则下机动处理。郑敏之和林慧卿在团体赛决赛和单项决赛中的双打,作战方案都是以稳削的技术特长作为主要的战术。特别是郑敏之的攻球准确性还不够,更强调以稳削制胜。但同时对她讲清楚,比赛中出现机会,应当大胆进攻。这样,她上场后,敢于在比赛的最后关键时刻,及时抓住临场出现的机会,大胆起板得分,胜利地结束了这两场战斗。如果用死的作战方案去限制运动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坐失战机,或者,运动员虽然捉住战机,却担心把握不大,不敢果断行动,而带来失败。
在体育运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十几年来,我国群众性的乒乓球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为乒乓球队提供了强大的后备。而乒乓球队的示范,世界冠军的接连出现,又强烈地吸引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踊跃参加这项运动,并给群众运动以有力的指导。普及基础上提高,提高指导下普及,是我国体育运动,也是乒乓球运动迅速发展的一个根本措施。在“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毛泽东时代,处处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乒乓球坛上一派滚滚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的大好形势,显示了我国乒乓球运动欣欣向荣、生生不已的光辉前景。
从乒乓球队成长的过程中,可以鲜明地看到,是毛泽东思想指引着这支队伍由弱变强,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乒乓球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锦标赛中的成功,又一次显示了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的威力。女子队从上届世界比赛中被挫败,到这届一跃而为两项世界冠军的获得者的过程,也清楚地反映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变物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是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针,是指引我们走向胜利和更大胜利的伟大革命学说,谁把毛泽东思想越学得好,用得好,谁取得的成绩就会越大。这个真理在乒乓球队的实践中,又一次得到证实。乒乓球队学习运用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成绩,但学和用都还做得不够。这次比赛暴露了思想、技术上不少问题,需要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去正确解决。
从整个体育战线来说,这几年,广大体育工作者、运动员遵循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积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创造优良的运动成绩,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但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还很不够,比起乒乓球队,还有相当的差距。今后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坚持四个第一,继续大学解放军,进一步开展四好运动队和五好运动员的比学赶帮运动,以乒乓球队为榜样,迎头赶上,努力做出更多的贡献。
乒乓球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比赛取得胜利的时刻,在巨大的荣誉面前,更牢牢记住了毛泽东同志的教导:“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他们看到自己还存在着很多缺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任何事物一样,是永无止境的。比赛一届接一届,在世界各国选手竞相争雄中,不进则退,甚至不速进也会退。我国乒乓球队要在世界上继续领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客观规律,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大胆探索的勇气,不断革命,努力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有所发明创造,更快地前进。我国乒乓球队正在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去迎接新的任务,攀登新的高峰。
①《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
二年八月第二版,第四六八页。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34页。
(原载一九六五年第七期《红旗》杂志)


查看完整版本: [-- 从第二十八届世界比赛看我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