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陆良看养猪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6月 -> 从陆良看养猪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金雨困 张殿光 1965-06-16 00:00

从陆良看养猪

第5版()
专栏:

从陆良看养猪
本报记者 金雨困 张殿光
蚕豆和猪
从昆明东行二百余里,便进入滇东著名的陆良坝子。除滇池平原外,这里是云南最大的河谷盆地之一。陆良坝子的小春主要是蚕豆,其次是油菜和小麦。今年的蚕豆长得特别好,在去年大丰收的基础上,又有增产,豆糠可增产三成左右。过去陆良的小春种得很少,主要是因为缺水。近几年来,水利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小春种植面积也随之迅速扩大。今年全县小春种植面积已达耕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小春作物中,比较多的是蚕豆,社员认为种蚕豆好处很多,它不仅是高产品种,每亩可产三四百斤,比小麦产量要高一二倍;而且蚕豆的根瘤菌还能肥田,一般种蚕豆的田比种小麦的田下季水稻产量可增加二三百斤;蚕豆不仅可作人的口粮,还是猪和大牲畜的主要饲料,豆子本身是很好的精饲料,蚕豆的秆和叶碾碎后成为豆糠,也是很好的粗饲料,比米糠的质量还好。一亩蚕豆的豆子和豆糠,一般可养三头肥猪,一头猪所积的肥料,可肥两亩水田。这就是说,一亩蚕豆,可带来三头肥猪和六亩稻田的肥料。陆良县近三年来,每年增加一万亩到二万亩蚕豆,不仅增加了粮食和大牲畜的饲料,养猪还增加一万头至二万头,多积厩肥三成左右,因此近两年来水稻连续增产百分之十到二十。
从五万头到十万头
陆良是滇东主要的小猪生产基地。每年都有大量仔猪供应附近十多个县。过去全县养到五万头至六万头,就再也上不去了。一九六三年后才有所发展。去年年底猪的存栏数比前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今年第一季度,又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增长了百分之十。目前猪的存栏数已近十万头(不包括小猪),平均两人多就有一头猪。
为什么过去养到五六万头,就再也难以发展了呢?
过去陆良县水利条件不好,稻谷产量很低。近几年来,根治了南盘江,又有了机械排灌,使坝子里数十万亩农田免除了旱涝的威胁,大部农田做到了旱涝保收,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条件。过去这里粮食产量不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严重缺磷的低产田比重过大。近几年来,积极推广了磷肥,使大量的低产田得到彻底的改造,增产幅度一般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由于粮食逐年增产,就可能腾出较多的蚕豆用来养猪,这是一九六三年后养猪事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有了水利,有了磷肥,要进一步增产粮食,就需要大量优质农家肥,就得多养猪。一九六四年全县粮食产量比一九六二年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主要原因是厩肥多了。全县平均每亩水稻所施厩肥,由过去平均二三十担增加到五六十担。
一个穷社是怎样翻身的
在了解发展养猪业的过程中,我们访问了具有代表性的大沟公社。这里在一九六二年前,还是一个穷社,粮食产量较低。目前这个公社平均每户养猪已达到三头半,今年计划发展到每户四头。养猪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增长是成正比例的。这里历史上产量最高的是一九五六年,全社养猪八百头,每亩水田施厩肥三十担,全社大小春平均产量达七百六十斤;一九六三年猪增加到近千头,每亩厩肥达四十担,全社大小春平均产量达八百六十多斤;去年,猪发展到一千五百头,每亩厩肥达到七十担,全社大小春平均产量达到一千一百多斤。全社的总产量由一九五六年的一百二十万斤增加到二百五十万斤。肥料增加一倍多,粮食产量也增加一倍多。这个公社的第七队,原来是全社最穷的队。靠发展养猪业积累了资金,购买了马车和牛、马、骡,还办起了粉坊,开展了多种副业生产。此外,集体还储备有粮食五万多斤,平均每户九百多斤。这里在发展社员养猪的同时,也注意了适当发展集体养猪。
粉坊之利
陆良县几乎每个生产队都办起了粉坊。云南的粉丝都是用蚕豆加工的。蚕豆加工粉丝后的副产物——粉渣和粉水,是养猪的好饲料。一百斤蚕豆,可以加工出粉丝三十斤,除掉粮食的成本,还可赚四元多钱;一百斤蚕豆加工粉丝后的粉渣,可作饲料的部分并不比原来减少。据大沟公社的计算:原来养一千头猪,要用蚕豆四十万斤,办起粉坊后,用粉渣养猪,有三十万斤蚕豆的粉渣就够了。
办粉坊,也是国家扶植困难队的一个好办法。沙沟公社第一队,每人只有耕地七分,原来也是一个很穷的生产队。要养猪,没有饲料,困难得很。一九六二年,商业部门拨出了一部分蚕豆,帮助他们办起粉坊。留下的粉渣粉水,三分之二分给社员养猪,三分之一留给集体养猪。这样,猪就迅速发展起来了。一九六二年,这里猪少,每亩水稻施厩肥二十担,单产三百六十多斤。两三年的时间发展到平均每户养猪五点七头(包括集体饲养的),去年每亩水稻施厩肥达一百担,单产猛增到九百多斤,全队粮食总产量增加一倍半,由穷队变为富队。
养猪还有很大潜力
陆良县的养猪业发展是很快的,总的看来公私养猪都有了发展,但也有一些问题。以三岔河区为例:去年这个区集体养猪发展较快,增加了近六倍,而社员养猪只增加了约百分之五。是否社员养猪已达到饱和点了呢?不是。按目前条件,社员养猪要发展到每户三头是完全可能的,而现在平均每户仅养一点八头,这说明继续发展养猪业的潜力还相当大。社员养猪发展较慢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干部思想认识上有片面性,偏重发展集体养猪,忽视了社员养猪。中共陆良县委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帮助区委总结了经验,使大家认识到社员养猪仍然是发展养猪业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情况来看,社员养猪是比较经济的。集体养得过多目前也还有不少困难。
思想认识明确了,各区开始重视挖掘社员养猪的潜力,决定把大部分蚕豆和豆糠分给社员(一般为百分之七十以上),并合理制定投肥报酬,调动社员养猪积肥的积极性。此外,积极扶植无力养猪的贫农下中农也养起猪来。三岔河区原有七百多户没有养猪,经过国家和集体的多方面帮助,最近大部分都养了猪。全县养猪的户数已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查看完整版本: [-- 从陆良看养猪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