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不记私仇”的骨子里——电影《不夜城》中瞿海生形象剖析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6月 -> 在“不记私仇”的骨子里——电影《不夜城》中瞿海生形象剖析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张梅之 1965-06-23 00:00

在“不记私仇”的骨子里——电影《不夜城》中瞿海生形象剖析

第6版()
专栏:

在“不记私仇”的骨子里
  ——电影《不夜城》中瞿海生形象剖析
  张梅之
电影《不夜城》把瞿海生写成是一个共产党员,可是这个人物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思想品质,而是某种谬误观念的化身。当他的手被轧伤,资本家借机开除了他的时候,他本应该利用时机,组织工人斗争,可是,我们只看到他抽烟解闷、莫可奈何。后来,甚至销声匿迹,跑到苏北,脱离了群众,逃避了斗争。在激烈的阶级斗争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没有革命的战斗精神。这是瞿海生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
如果说,这时他还比较幼稚、缺乏丰富的斗争经验,那么,解放之后,他已成为党的负责干部、区委工业部长,就该有一番作为了。但又不然。解放后,影片写他干了两件事:一是批评妻子沈银弟。“五反”刚开始的时候,沈银弟要算海生断指的账,他责备沈银弟“胸襟不能这么窄”。二是教训老板张伯韩。银弟受了重伤,生命危殆时,他“语重心长”地教训张伯韩:“不爱惜工人是天大的罪过……工人阶级是不记私仇的……可你们也应该记住这个教训呢?”编导者似乎意图通过这两件事,说明党的领导力量和教育作用。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当然,我们并不提倡记私仇、泄私愤。记私仇,实际上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但是,在旧社会,居于被压迫者地位的工农群众,他们与压迫者剥削者之间的仇恨,其性质乃是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阶级仇,绝不是什么“私仇”。有些尚未觉悟的工农群众,在他们还意识不到这一点的时候,往往会把整个阶级的仇和恨,看作“私仇”。无产阶级作家的责任就是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教育他们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带领他们、激励他们进行阶级斗争。这才是正确的。《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身上凝聚着整个阶级的苦与仇。她起初认识不到这一点,而把南霸天对她的迫害看作个人私仇,在她和南霸天狭路相逢时,为个人复仇,便不听劝阻,打了南霸天一枪,结果违犯了纪律,破坏了整个战斗计划,因此受到连长和指导员的严厉批评。当她认识到革命不是报私仇之后,她就带着整个阶级的苦与仇,勇敢地参加了革命斗争,健康地成长起来了。
瞿海生所说的“私仇”是什么呢?这就是: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不改善安全设备和劳动条件,不顾工人死活,破旧的机器轧断了他的手指;但厂方不只不给治疗,反而把他开除出厂。瞿海生的这种不幸遭遇,是旧社会工人的共同遭遇。这不是个人的“私仇”,是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血债。瞿海生把这样的阶级仇恨缩小为“私仇”是十分错误的。谁都知道,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仇恨,从来不是什么个人的“恩怨”,而是两个敌对阶级之间的深仇大恨。假若牢牢记住这种仇恨,就是“胸襟窄”,工人阶级还要再搞什么阶级斗争,进行什么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呢?其实,尽管资产阶级从来就是剥削、压迫工人,解放后,工人阶级并没有剥夺、没收他们的财产,而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和平改造,并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作了种种适当的安排,真是仁至义尽。这能说工人阶级的胸襟“窄”吗?工人阶级的胸怀是最宽阔的,工人阶级的理想是最远大的,他们斗争的目标,不但是为了解放自己,还要解放全世界。也只有全世界都解放了,无产阶级才算真正解放了自己。影片把整个无产阶级的仇恨,化为个人的“恩怨”,把资本家对工人的阶级压迫,歪曲成是“不爱惜工人”,同时,把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又当作“胸襟窄”,对资产阶级分子脱胎换骨的改造,仅仅是要他们“记住教训”,这分明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骗人的呓语,它只能混淆是非,模糊阶级界限。
瞿海生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呢?是在“五反”运动和公私合营的时候。“五反”运动,是为打退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猖狂进攻;和平改造,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两条道路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正需要激发群众斗志,而瞿海生口口声声说什么工人“不要记私仇”、“胸襟不能窄”;自己好了疮疤忘了痛,不进行原则斗争,却责怪要求斗争的人“不懂党的政策”。说穿了,在“不记私仇”的骨子里,就是要工人阶级忘记阶级仇恨,放弃阶级斗争,同资产阶级和平共处。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对抗性的矛盾,可以当作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因此,党对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主要是教育他们。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斗争方式,决不是意味着取消阶级斗争。影片以“不记私仇”、“胸襟不能窄”为幌子,来否定阶级斗争,结果势必把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斗争一笔勾销,走上阶级投降主义的道路。
瞿海生“不记私仇”的说教,起了什么作用呢?请看,沈银弟在“五反”运动中不知道对资本家进行有力的斗争,却是去安慰、乞求。而资本家张伯韩也居然在他们这种“感化”下自觉地抛弃了“剥削阶级的臭名声”,主动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影片又以形象化的人性论替资产阶级涂脂抹粉,抹煞了阶级斗争,歪曲了党的政策。
瞿海生这样的人物根本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他是被歪曲了的党员形象,影片实际上通过他鼓吹忘记阶级仇恨,放弃阶级斗争。这是问题的症结。列宁曾尖锐地指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天,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阶级敌人不断用潜移默化、和平演变的斗争方式,妄图复辟。影片宣传调和阶级斗争,只能为资本主义复辟开辟道路,这是不容忽视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在“不记私仇”的骨子里——电影《不夜城》中瞿海生形象剖析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