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台湾人民的苦难生活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6月 -> 台湾人民的苦难生活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5-06-29 00:00

台湾人民的苦难生活

第2版()
专栏:

  台湾人民的苦难生活
在美国侵略者武装霸占和蒋匪帮黑暗统治下,台湾同胞过着暗无天日的苦难生活。
一群挨饿的人
《台湾日报》最近以《一群挨饿的人》为题,发表的一篇通讯透露,在台湾有许多人,“其境遇之悲惨,生活之凄凉,实在足以赢人眼泪”。彰化县芬园乡居民李炳轮一家人的遭遇便是其中一例。
三十二岁的李炳轮,是一个替人家做烧饼的工人。他每月的工资,只能自己勉强糊口,不能养活家人。他一家五口人平时连稀饭也喝不到,只是靠蕃薯叶和少许蕃薯熬点稀汤充饥。每逢邻居家快要吃饭的时候,他的妻子便含着眼泪领着孩子,跑到屋后的山上去,避免孩子闻到饭香引起哭泣。
几年来,这个穷苦人家,把能卖的都卖光了。在寒冷的冬季,白天全家大人、孩子身上只是披着一些破布片,夜晚,因为没有棉被御寒,全家人只好紧紧地挤成一团,以借身上的温度互相取暖。
通讯写道,凡是踏进李家的人,看到这间不遮风雨的小屋内空徒四壁,一群人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情景,都要洒下几滴同情的眼泪。
“自愿”卖身的青年
据三月十五日《台湾新生报》报道,台北市一个二十岁的青年黄武田,公开要求“卖身”,替他的父亲还债。
这个青年说,他的父亲原以织制捕鱼苗用的丝布来维持生活,后来经营失败破产了。他和兄弟三人因而失学做杂工,挣些钱来贴补家用,但是仍然不能使一家五口得到温饱,只好靠借债度日。最近,债主天天到黄家催逼债务,他的母亲和哥哥也先后患病,无钱医治,他的父亲几乎也被逼出病来。
黄武田哭得两眼通红,告诉人们:“有人认为卖身不是男孩子所应该做的……”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只好卖身还债”。
悲惨的家庭
台北市《自立晚报》不久前刊载了一条消息,标题是:《米尽柴光人病,破扉难掩哀声,妻不耐贫弃家出走,病榻呻吟儿女饥啼》。
消息说,在台北市永和镇一间破烂的平房里,靠墙壁的两边,停放着两张破竹床,上面铺着一张百孔千疮的草席,一个年约五十瘦得皮包骨头的男子,躺在这张草席上,唏嘘呻吟。他面上留有泪痕,睁着深凹的眼睛,欲语无言。在他病榻的旁边,仆卧着五个幼年子女,有的忍受不了饥饿,闹嚷着:“爸爸,我饿死啦!”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女孩子,看着她生命垂危的父亲,也在用轻微的口吻问道:“爸爸,我们怎么办呢?”
据这家报纸报道,躺在草席上呻吟的那个男子,名叫穆毓龙,平时靠踏三轮车过活,三年多的生活煎熬,“他用尽了精力,流尽了血汗,他的体力也渐渐的支持不下了”。一九六一年春天,他的妻子因为耐不住饥寒,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最近两年来,他又横遭“连绵灾害,百病缠身”,他曾想自杀,摆脱苦境,但又舍不得丢下儿女。他“为了孩子们的饥熬待哺,哭干了眼泪”。
现在,他已到了“油干灯枯”的境地,但是,却无人伸出援手。
苦难的父女
二月下旬,在一个凄风苦雨的早晨,从台湾基隆医院急诊室内,不时传出一个女孩子的阵阵哭声。这个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女孩子哭诉着说,她的肚子饿了,要她父亲给买点东西吃吃。但是,她的父亲摸了摸口袋,囊空如洗,蹲在墙角边无言对答。
这是台湾《民声日报》记者在一篇新闻通讯中描述的情景。据报道,那个蹲在墙角边的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名叫丁原忠,家住在台北市。他原是蒋匪军中的军官,退伍后做小生意。在他经商失败的时候,他的妻子便离婚了。他带着六岁女儿,以踏三轮车苦度日月。不久前,他的关节炎复发了,女儿的神经麻痹症也加重。在借贷无门,贫苦和病痛双重煎迫下,丁原忠抱着女儿准备跳海自杀。当时,他看着自己的女儿哭嚷着,不忍心,才没有跳下海去。
通讯写道,但是三餐难继的丁原忠“终于因厌世太深”,最近到药房里买了两包安眠药,一包给孩子吃,自己也吞下一包,随后登上由基隆到台北的公共汽车。车子开出不久,他父女两人便晕倒车上。幸好司机见到这个情况,立即把车子开回,把服毒的父女送进基隆医院急救脱险。但是,院方要马上把他父女推出医院。通讯说,他们出院后,将来的生活又不知怎样办,真是“远景凄凉”,可能“再走上自杀的险途”。
(新华社讯)


查看完整版本: [-- 台湾人民的苦难生活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