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从分散办学到统一办学——北京石景山地区统办全区职工业余学校的调查报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6月 -> 从分散办学到统一办学——北京石景山地区统办全区职工业余学校的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于庆 炯天 1965-06-29 00:00

从分散办学到统一办学——北京石景山地区统办全区职工业余学校的调查报告

第5版()
专栏:

  从分散办学到统一办学
  ——北京石景山地区统办全区职工业余学校的调查报告
  于庆 炯天
一九六三年九月,北京石景山地区八个国营工厂的职工业余教育,从管理体制上试行了一项重要的改革:由各厂分散办学改为由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联合办学。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入学人数由原来的六千五百多人增加到九千三百多人,增加百分之四十三,出席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巩固率(期末人数与期初人数之比)达到百分之八十六,都是最近几年来最高的水平。目前全地区业余学校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从扫盲识字到多科目的业余大学,从政治文化到技术业务学习,从单项课程的短期学习到系统的专业进修,形式多种多样,内容适合生产和职工的需要,成了为工厂培养人材的一个重要阵地。
石景山地区是一个工厂比较集中的地区,这里的八个国营工厂,规模大小不同,建厂有先有后,职工人数也多少不等。过去,为了满足广大职工的学习要求,各厂都先后采取了工厂办学的形式,收到了相当的成效。到了一九六三年,除规模最大的石景山钢铁公司业余学校班级比较齐全以外,其它规模较小或建厂较晚的工厂,由于教师缺乏,教室有限,都只开设了一部分班级和课程,不少职工不能参加业余学习。这种情况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在工厂集中的地区,是不是所有工厂都要各办一套由扫盲到大学的业余教育呢?有没有可能经过当地政府的统筹安排,把有关各厂的教学力量组织起来,联合办学,来多快好省地解决全地区职工的学习问题呢?
经过有关各方的充分研究和协商,认为工厂分散办学,人力物力不能互相调剂使用,开班开课难以满足职工的需要;教学工作不能实行专业化领导,教学研究活动不易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快;同时,工厂领导也常常为这些非生产性的业务分散了领导生产的精力。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各厂一致决定将自办的业余学校,交给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在集中管理的条件下试行联合办学。
教师教室不增添 入学职工增两千
各厂业余学校由政府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以后,即根据合理使用人力、物力、方便职工的原则,把八个厂的职工业余学校加以适当合并,设立了石景山地区职工业余学校总校,同时按地区成立五个分校。在原有人员、设备和经费的范围内,总校和各分校适当作出了统一安排:各厂教师根据需要互相兼课,教室、图书和仪器等也互相交叉使用。
在工厂各自办学时期,人力物力归各厂所有,由各厂支配使用,要互相借用,在各厂制度、时间安排和职工思想上阻碍很多。古城住宅区有石景山钢铁公司的十一间教室,每星期一、星期五上课,利用率很低;可是附近的锅炉厂和特殊钢厂没有专用教室,只得利用办公室、厂房和楼道上课,不能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职工们说:“同是国营工厂,彼此又是邻居,就是界限分明,不能借用教室。”同时,石钢职工在每周两天上课的时候,也是教室不足,学员拥挤不堪,为此曾打算停办高中语文班。学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着急,有的说:“挤破脑袋也要念。”但是就在离石钢业余学校不过三百米远的地方,还有一所新古城小学,学生白天上课,晚上有不少教室空闲,这所小学也因为教室不足,有一些二部制的班级没有辅导活动的场所。
这些厂、校都是独立的单位,各自进行经济核算,上班时间和业余活动的安排也不一致,因此互相借用教室矛盾很多。现在,在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下,有关工厂将职工每星期两天的业余学习时间交叉开来,石钢职工星期一和星期五上课,星期二和星期四就将教室借给锅炉厂和特殊钢厂的职工上课,解决了四百三十多名职工的学习问题;同时,古城地区的小学又借出十四间教室,给石钢等三家工厂的职工晚上上课,解决了五百多名职工的学习问题。石钢也借给新古城小学六间教室,为二百四十多个孩子提供了辅导活动的场所。人们称道这件事情说:“集中管理好处多,一个教室顶三个,孩子大人都念书,各厂不分你和我。”
现在,仅仅由于实行上述办法,全地区八个工厂的入学职工就增加了两千多人,占统一管理前入学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小学生由二部制改为全日制的人数,也增加了一千一百多人。
同时,各厂的教师也实行了互相兼课的办法,这样,一方面发挥了专职教师的潜力,另一方面,有些中小厂由于师资不足,有些班级和课程开办不起来的困难也解决了。石景山钢铁公司和特殊钢厂的教师为锅炉厂职工兼课,这个厂的入学职工由一百余人增加到三百七十多人,增加了两倍多。金顶街分校组织有关厂的教师互相兼课,入学职工也增加了六百多人。据古城和金顶街两个分校的统计,联合办校以后每学期各厂互相兼课的教师都达到二十多人。
由于教师互相兼课,教室互相借用,在各厂的支持下,学习时间也比较稳定,各个班级都能有始有终地办下来。有的职工说:“过去念了两年初中,没有啃完《一个苹果》(初中语文第一册上的第一课),现在一口气就啃完了。”
班级课程多种多样 学习情绪空前高涨
业余学校集中管理以后,进一步纠正了办学工作中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偏向,针对各类职工的不同特点,根据做什么、学什么和急用先学的原则,开设了多种多样的班级和课程,吸收不同情况的职工入学,使业余教育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现在,全校除了从扫盲到高中的文化课以外,新设了七十四个相当于初等、中等和大学专科程度的技术学习班和短期专修班。为了提高企业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政治工作干部的理论水平,学校配合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了工业经济、工业会计和政治选修班。适应某些老工人和工人干部的需要,举办了应用数学班、总结报告班。工厂的生产组长、工长、工段长、车间主任等生产第一线的指挥人员,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但是他们工作最忙,难以按时参加一般班级的学习,普通的课程内容也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学校就编选了有关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厂应用文方面的文章作教材,给他们单独编班开课。保育员、炊事员等与一般职工的上下班时间不同,有的分校就把他们单独组织起来,在他们合适的时间上课。这些班级都是征求了老工人、青年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有关领导部门的意见以后开办的。目前在这些班级学习的职工已达两千多人。
这个地区的八个工厂,过去只有三个单独或联合办过业余大学班,其它五个厂都没有业余大学,有些职工念完高中,就只好不上学了,集中管理以后,业余学校总校部以石钢业余大学为基础,加以适当扩充,把它变成地区性的业余大学。这样,附近各厂职工都可以到这里来上大学了。经过总校部的组织和联系,业余大学还设立了电视大学工作站、函授学习辅导站,从工厂聘请了十五名职工担任兼职辅导员,指导职工的学习。
这些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使各种条件不同的职工,都能够很方便地入学;从事不同工作的人,能够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愿意深造的人,也有了继续提高的机会。
这样多的班级和课程,是在不断纠正办学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过程中开办起来的。过去,有的学校干部片面追求系统性、完整性,把基础课的分量安排得很重,以致职工不能较快地学到所需要的知识;有的职工要求学习应用文,但是学校却认为这是舍本求末,不愿调整教材内容。工人批评这样的教学远水不解近渴。集中管理以后,在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总校部组织了各级教学人员反复学习有关毛主席教育思想的著作,明确了业余教育的任务、方针和办法,接着又组织他们到生产现场参加劳动,到工人家庭进行访问,举行各种座谈会,调查职工的需要,职工们热情地提了许多建议,有些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还表示愿意接受学校的聘请担任兼职教师和给学员答疑,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各式各样的班级和课程就陆续开办起来了。
现在,职工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他们最满意的是“学了就能用”,认为“学习和工作不再是两层皮,而是血和肉了”。石钢烧结厂党委会宣传科长那起顺,参加总结报告班学习后,懂得了写材料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的道理,找到了写报告的“入门的钥匙”。外线电工韩燕,过去领取铁丝,都是按斤论捆的要,往往领多了或者要少了。学了应用数学,他明白了用比重和重量求长度的道理,已能熟练地计算出所需要的铁丝。石钢铸造厂工会主席李玉增,参加政治选修班学习后,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工厂的实际,辅导工人学习毛主席著作,工人说他把课讲活了。水泥制品厂电工任玉丰,运用学到的电工理论,改装了配电室的电容器设备,利用旧料制成电容器架,为工厂节省了费用。现在,一到业余学习时间,职工们就成群结队地涌进学校,精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不少人下了课还留下来探讨问题,回家的路上也谈论着学习的收获,出现了新的学习热潮。
教学研究有发展 教育质量有提高
工厂分别办学时,业余学校是本厂工会或有关科室领导下的一个机构,教职员常常被安排去做一些别的工作,不能专职专业地从事教学工作。多数业余学校由于教师人数少,所教的课程不同,也不便于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因此教学质量提高不快。集中管理以后,总校和五个分校都分别设有专职校长或教务主任,领导教学工作,教员也适当集中了,分别成立了语文、数学、理化等教研组,按时集体备课,举行观摩教学、教学试讲等活动;原来工厂分别办学的许多优点,例如专职教师参加工厂的生产劳动、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担任兼职教师、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工厂的生产和中心工作等等,也都继承下来了;总校部还从教师思想、教学方针和教学业务上加强了领导,多次组织经验交流,从而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水泥制品厂的一位语文教师,过去讲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课,是按照一般说理文的方法讲述的,由于分析各阶级的部分内容很多,讲的时间很长,学员听了以后,不得要领,还要借他的笔记去琢磨。现在他参加了古城职工业余学校中学语文教研组,通过教学研究会和观摩教学,学习了另一位老师的经验,事先列出纲目。这样教学,学员们都称赞他讲的脉络清楚,前后连贯,“一看自己的笔记,对全篇内容就能一目了然了。”现在中学语文教研组讲授的每篇语文,教师们事先都分工负责,写出教案,一人试讲,大家评议。由于加强了集体研究,一些过去比较难以说明的词义和篇章内容,都能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加以解释。例如在研究“固执”一词怎么讲解时,有的教师解释为“坚持己见”,大家觉得不够确切,但又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解释,有的教师就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他过去问过工人,工人说固执就是“认死理”,这样不但很好地解释了这个词,而且帮助大家找到了改进备课的方法。
教师力量组织起来以后,还对一些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语文组的教师们经过试验,以毛主席著作的两种选读本为基础,增选了一部分政治思想性强和实用性强的文章,作为初中和高中班的语文教材,大受职工欢迎。有的班每学一篇文章都要组织讨论,有的学员还联系自己的思想改造写了学习心得。他们说:“这样的学习和我们的需要对上口了”“不但学了词章结构,提高了文化,还学到了毛主席的思想。”数学教师们经过集体讨论,提出了一个缩短代数学时的方案,试教证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把代数的学时缩短三分之一。学员们认为这样教是给他们在学习上“抄了近路”,学时短,效果好。为了使职工们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很多教师都在革命化、劳动化的号召下,深入现场,搜集生产中的应用题充实教学内容。数理化教师们在一个学期中,就搜集了一百一十九个题目,经过研究整理,其中有部分题目已经用于教学。水泥制品厂电工班的教师改变了脱离实际、照搬书本的教学方法,从本厂新型压砖机正在安装的实际情况出发,讲授这台机器的构造原理和操作知识,并且实行了现场教学,工人们高兴地说:“老师活教,我们活用,这台机器也活起来了。”
×  ×  ×  ×
石景山地区把分散办学改为联合办学的试验表明,在原有人力、物力和经费范围内,没有多花国家的投资,仅仅由于改变了业余教育的管理体制,使业余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就取得了这样显著的成绩,它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各项事业实行集中领导、统筹安排的优越性。现在,不仅业余教育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工厂领导干部的非生产性事务也减轻了。一些工厂领导干部满意地说:“学校办得这样好,我们不但少操心,而且也放心了。”
目前,改革办学体制的试验时间还比较短,工作还不够完善,有几个工厂由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有关业余教育方面的一些改进没有来得及实施,各个分校之间工作的进展也不平衡,有关部门正本着一分为二的精神,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把这项试验进一步搞好。


查看完整版本: [-- 从分散办学到统一办学——北京石景山地区统办全区职工业余学校的调查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