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变先进的“点”为先进的“面”——论河北遵化实现全县大面积稳产高产的经验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7月 -> 变先进的“点”为先进的“面”——论河北遵化实现全县大面积稳产高产的经验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5-07-03 00:00

变先进的“点”为先进的“面”——论河北遵化实现全县大面积稳产高产的经验

第1版()
专栏:社论

变先进的“点”为先进的“面”
——论河北遵化实现全县大面积稳产高产的经验
积极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是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掌握这个领导方法,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既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革命的精神,又需要采取适当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具体办法。昨天,本报已经在以《先进经验要推而广之》为题的社论中谈了县级领导机关在推广先进经验中应当具有的革命思想;今天,再就河北遵化县的经验,谈谈县级领导机关在推广先进经验中应当采取的工作方法。
十几年前,遵化县的生产水平很低,粮食亩产不到二百斤。农业合作化以后,出现了一些产量较高的先进单位,有的还是全国闻名的先进单位,它们对于全县范围内提高生产水平虽然起了一定作用,但作用并不显著;近几年来,先进单位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就比较明显,去年全县粮食亩产量已经超过了四百斤。原因何在?除了政治思想方面的原因和其他原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委过去只是一般地看待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一般地号召全县各生产单位向先进单位学习,而不善于具体地运用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近几年,他们比较深切地了解到,要以点带面,要推广先进经验,是需要在“带”字和“推”字上做大量艰苦细致的领导工作的。
遵化县的经验说明,推广先进经验的工作要比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更艰巨、更复杂。如果有了先进经验,只是称赞不已,却不注意推广,那只是口说“好箭好箭”却不射出去,是有矢不放,不是有的放矢。一个县有了一些出色的先进典型,当然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自满起来,就认为自己的工作做得不错了。其实,有了一些先进单位,从全县范围内来说,仅仅是改变全县面貌的开端。遵化县委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以先进单位的“愚公移山”精神、“穷棒子”精神鼓舞了广大群众,又调查研究了本县各种不同类型地区的情况,以各种不同类型的先进经验解决各种不同地区的关键问题。这样,才使先进典型发挥了促进全县提高生产的作用。
遵化县的经验还说明,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在发现和树立少数比较突出的先进典型、推广它们的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在一般单位中间发现先进因素,扶植更多的先进单位。我们的社会主义时代是群英辈出的时代,行行出英雄,处处出英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创造了一定成就的先进单位,在每个县都不止一个、两个,而是都有一批。问题只在于县里的领导干部是不是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运用毛泽东思想去调查研究,了解实际的情况,总结群众的经验。遵化县在推广先进经验当中,不只是发现和树立了少数几个突出的先进典型就心满意足了,而且在每个公社、每片地区都注意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先进单位。这些先进单位认真地学习了全县最先进的几个单位的经验;它们又创造了一些新的经验,丰富了、补充了全县最先进的单位的经验。有了少数突出的先进单位,又有了大量的先进单位分散在全县各个地区,就更便于大家就近学习,适应群众中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思想;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经验的问题。而且新的先进单位越来越多,一些很重要的先进经验得到不断的补充、发展而变得更加完善,这些先进经验的优越性就得到多次的反复证明,就更加名扬四方、更加深入人心,因而也就更加有利于推广,更加有利于使推广先进经验形成一个广泛的群众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只依靠少数几个先进单位来“带”和“推”,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充分运用广大群众中的一切先进因素,才能形成互相推动的强大的力量。
遵化县的经验还说明,要使全县的农业生产普遍提高,既要抓先进的一头,也要抓后进的一头。在已经发现和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以后,县里的领导力量还要着重抓后进单位。决不能以为,有了少数先进典型,后进单位就会自动地跟着前进。先进典型固然也可能用榜样的力量对后进单位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许多事实说明,只有党委在后进单位加强了组织领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先进典型的经验同后进单位本身的积极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使先进经验在后进单位更有效地推广。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以为靠着影响就可以解决问题。那是迷信。……扫帚到了,政治影响才能充分发生效力。”后进单位之所以落后,是那里积存了一些灰尘,埋没了群众的积极性。要使后进单位改变面貌,县里的领导干部就要亲自扛起思想政治工作的“扫帚”,到后进单位去“洒扫庭除”。当然,这决不是说要去包办代替,也不是说要把先进单位的经验硬塞到后进单位去。要在后进单位推广先进经验,就要在后进单位发现和发扬先进因素。光是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往往并不能解决后进单位的特殊问题。在抓先进典型的同时,还要抓后进单位转化为先进单位的典型。有了后进变先进的活榜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带动别的后进单位前进。遵化前几年发现:增产幅度较大,工作比较先进的单位,大都是几十户、百十户的中小村庄。而全县七十多个三百户以上的大村和集镇,工作改进不大,粮食生产增长速度较慢,成为全县产量提高的一个障碍。后来,县委抽调大量干部,深入几个大村镇摸清存在的问题,集中力量抓这些后进单位的工作,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很快收到显著的效果。
认真推广先进社、队的增产经验,使先进的“点”扩大为先进的“面”,使几十亩、几百亩、成千亩有限面积的稳产高产田,扩大为几万亩、几十万亩、几百万亩的大面积稳产高产田,这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因此,各个县的领导机关都应当认真地研究和总结一下推广先进经验的经验。同时,也要好好总结一下改造后进社、队的经验。可以仔细地作个调查,排一排队,比较一下历年变化的情况,看看究竟有哪些先进经验已经推广了,效果怎么样;哪些先进经验还没有推广,原因是什么;有多少后进队已经转变了,变得怎么样;有多少已经变成了先进单位,有什么经验。先进和后进,是争取大面积稳产高产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的又是互相促进的:培养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就是为了带动一般单位和后进单位;把后进提高到先进单位的水平,又可以促进先进单位和一般单位不断前进,从而达到全面增产和不断增产的目的。


查看完整版本: [-- 变先进的“点”为先进的“面”——论河北遵化实现全县大面积稳产高产的经验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