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遵化是怎样做到全县高产的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7月 -> 遵化是怎样做到全县高产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千峰 1965-07-03 00:00

遵化是怎样做到全县高产的

第2版()
专栏:

遵化是怎样做到全县高产的
本报记者 千峰
在群山绵亘的河北省东部,在古长城脚下,有一个遵化县。这个县的自然条件不很好,山地、丘陵占全部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每年无霜期只有一百八十天左右。解放初期,粮食平均亩产还不到二百斤。
但是遵化县的人们并没有被这些不利条件束缚住手脚。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人的因素,逐步地改变了低产面貌。从合作化开始到去年,这个县除去遇到两年特大自然灾害减了产,每年的粮食产量都在上升。去年和前年上升的幅度最大,前年比一九六二年亩产量提高百分之二十一,去年比前年提高百分之十七。去年遭受了几场比较严重的风灾和雹灾,全县平均亩产量仍达到四百一十八斤。它向国家交售了一亿零五百万斤粮食,平均每户合一千一百五十多斤。
一个县做到全县高产,原因当然不是很简单的,这需要把政治、经济、思想、技术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这里只谈谈他们的领导方法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把先进的“点”变成先进的“面”?
“车头”要和“车厢”挂钩
遵化县有一个特点:不仅少数先进队的变化很大,大量后进队的变化也很明显。这种情况在近两年表现得最明显。全县总共有六百九十一个生产大队,一九六二年达到亩产四百斤以上的只有一百一十个,占百分之十五。去年则增加到四百三十六个,占百分之六十三。一九六二年有三百一十六个亩产三百斤以下的大队,去年只剩了二十二个。这向我们说明:要使一个县的粮食产量提高起来,不只要加强对先进单位的领导,更要加强对落后单位的领导,使落后的能赶上先进水平。在有了一批先进的或由落后变先进的生产单位以后,更重要的工作是运用这些先进单位的经验来带动和推动一般单位不断前进。
他们是怎样做到这一步的?这里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变化过程。
遵化县委从很早以来就重视个别和一般相结合的领导方法。他们曾根据本县的自然特点和发展生产的需要,先后发现和树立了君子口、沙石峪、建明社(西铺)、西下营和周桥子等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号召全县普遍地向他们学习。
这些单位本身的先进经验突出,而且各有特色,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单位,对一般单位确实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很多荒山秃岭,在君子口这个植树造林的样板带动之下变成了绿树满山。一些山区大队看了沙石峪山地建设的成就,增强了信心,搞起了高标准的水平梯田。一些生产条件困难的单位,从西铺“三条驴腿”起家、勤俭办社的事迹受到很大鼓舞,决心以“穷棒子精神”办好集体经济。有些大队看了周桥子创造的“混合高温积肥”的方法,不再满足传统的沤肥方法,改进了积肥工作。
可是,全县多数大队并没有因为这些先进单位的出现,而明显地改变面貌。遵化县是一个有着四十多万人口和将近七百个大队的大县,能够亲自跑到那些先进单位去实地看的干部和群众只是少数。就是能够亲自和这些先进单位见面的单位,也因为没有学习这些先进单位的先进思想,不了解这些先进单位的生产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只看到先进单位的生产建设的成果,就认为各自条件不同,无法向先进单位学习。因此,先进的尽管先进,落后的依然落后,一般单位积极向先进单位学习的不多,大部分单位的变化不大,全县的产量依然提高的很慢。
怎么办?看来,应当使先进单位当火车头,使中间单位和后进单位能和先进单位挂起钩来。
找“一点红”,带“一片红”
一九六三年从山西传来了“一带二”的经验,县委的同志感到很有启发。他们当年冬天在周桥子开了个先进单位代表会,号召全县各个大队和周桥子大队以及其他先进单位挂钩,互相比学赶帮。
但是响应的单位很少,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山区的人们说平原地区条件好,自己比不起。平原地区的人们说山区土地潜力大,增产的幅度赶不上。
至于说要和那些全县著名的红旗单位比,一般后进队更是觉得望尘莫及:
“要我们赶沙石峪?它什么基础,我们什么基础?它一亩地打五、六百斤,我们才二、三百斤,我们可以增产,它也可以增产。赶不上。”
“周桥子什么条件?它那里骡子大马胶皮车,我们瘦驴瘦牛圪瘩套。他们那里守着河可以拉沙子改良土壤,我们没河又没沙子。赶也赶不上。”
还有一部分长期落后队的干部,甚至带着一种自馁情绪说:“要我们和他们比学赶帮?它帮我队行,我队能帮它什么?要钱没钱,要物没物,我这个干部也不如人家本领大!”
是这些后进队统统都不要求上进吗?不能这样看。那么问题在哪里呢?他们向实际调查,发现全县原来已经有十五个片,包括几十个大队,已经自己组合起来,手携手地互学互帮了一个很长时期。这十五个“片”,在革命精神上是向沙石峪或是周桥子学习,在生产建设的技术经验上的学习对象,主要是自己附近的产量比较高的队。有个和山西大寨同名的大寨大队,因为几年来学习沙石峪的结果,粮食产量提高得很快。附近的几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群众,通过身边的大寨大队,更清楚地看到了沙石峪的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由于大寨大队的具体条件和他们的具体条件差不多,他们在学习先进的增产技术措施方面也就更有信心。以大寨大队为中心的这几个单位互相鼓舞、互相学习,一九六三年的产量都达到了五百多斤。还有一片村庄叫东北宅、西北宅、东南宅和西南宅,这四个大队村连村,地连地,条件大体相等,但东北宅的亩产量总是高出其他三个大队。其他三个大队全都向着东北宅学习,东北宅的干部也经常到那三个大队去传授自己增产的措施,大家有学有比,四个队里的产量也都提高得很快,他们自己叫做“三宅赶一宅,一宅帮三宅”。
县委还发现:周桥子周围的左阳庄、后毛庄、李庄子等五个大队,自从周桥子成为先进单位以后,产量增长的速度都很快。向左阳庄和后毛庄的干部一问,他们说:“我们同周桥子村连村,地连地,周桥子能连年亩产五、六百斤,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了这个心劲,就下工夫学周桥子、赶周桥子,产量就上来了。同时周桥子的干部也说:“左阳庄、后毛庄这几年使劲赶我们,我们更得鼓劲干,稍一松劲就落后了。”
这样一些事实,给了县委的同志们一个启发:要把周桥子、沙石峪等突出的先进单位的经验在全县普遍推广,光是一般地号召,光是宣传先进单位怎样好,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针对各种单位各类地区的具体情况,做许多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也不能光靠县、社干部去做这些工作,而要贯彻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从一般单位以至后进单位中发现积极因素,发现许多学习先进经验最积极的单位,促使他们较快地变成先进单位,并依靠这些分布在全县各地的大量的先进单位来带动全县。这样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先进经验的推广更便于做到因地制宜,并且能使周围的群众看得见,学起来方便。
大量先进的“点”从哪里来?
最初曾有人有过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心目中的先进单位必须一开始就是十全十美的,要求的条件很高。但是县委总结了全县一些老先进单位的历史,指出:君子口、沙石峪、建明社、西下营,都是从“一点红”(某一方面做得特别好)发展起来的。县委还组织县、社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使他们懂得:新生事物一出现,很难十全十美,领导的责任就是要热情地对待群众的点滴创造,积极扶植新生事物。
思想通了,办法也就有了。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矮子里头挑将军”,或者叫做找“一点红”。根据找“一点红”的办法,全县在一九六四年年初就树立了一百多个先进或比较先进的“点”,分别把六百多个大队“带”起来。
帮的愿帮,学的愿学
有了这些“点”并不等于所有社队都能真正行动起来。有些队和队把比学赶帮误解为“比输赢”,认为这会“伤和气”,他们说:“我们两个队向来关系很好,搞这套干什么,还是各管各的。”有些人还有锦标主义思想,他们说:“将来我们的产量低你一斤,你把我们的牛牵走!”也还有的在比起来以后互不交流经验,互相封锁消息。针对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县委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了做到以“点”带“面”,还要做好以下三项基本工作:首先是对“点”要加强思想领导,使它的工作的确过得硬,这样别人才能信服。其次是要做周围村庄的工作,引导周围村庄的干部和群众找到自己同先进单位的差距在哪里,应该向“点”上学习什么。再就是帮助“点”上的干部和群众确实认识到主动帮助周围面上的单位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并且找出一套帮和带的好方法。
周桥子创造了高温发酵积肥法,产量骤然上升。按道理它的积肥经验是可以顺利推广开来的。但最初在附近的左阳庄和后毛庄等几个大队就遇到了阻力。因为这几个庄子都知道周桥子在不久以前还是一个后进队,现在成为先进单位,他们总是心里不服气。
周桥子的干部和群众在县委的教育下,不仅没有计较这些冷言冷语,并且找上门去宣传高温积肥的好处和方法。他们的经验也就慢慢被人相信了。可是,要采用这种办法积肥,先要有革命思想。例如,采取这种积肥办法,不但挖大的积肥坑和运送大量秸秆要花费许多劳动力,而且要有专人到各家各户收集人粪尿;如果缺少革命精神,就会怕干这种“脏”活。于是县委就发动干部带头干这件事,全县一百多个支部书记和公社书记带了头,这种积肥法才渐渐推广开来。
要使“点”和“面”挂起钩来,先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有了一个共同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的思想,才能使帮者愿帮,学者愿学。
在正确的思想基础上,他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以“点”带“面”的方法,其中几种主要的方法是:
一,“点”上做生产计划时请附近的单位参加并提意见,通过自己的计划安排带动面上的单位。沙石峪党支部书记从河北省开会回来,就邀请周围大老峪、万子峪等十个大队的干部到自己队上来听汇报。在这个会上,他报告了本队的生产计划,介绍了将要采取的措施,然后请十个兄弟大队的干部提意见。所有参加会议的人一面听,一面议,大家互相取长补短,结果既交流了经验,又在一个比较先进的思想基础上订全年的奋斗目标。以后他们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到制订计划时就共同来议一次,到秋后再来共同总结一次。
二,“点”上邀请“面”上的大队来检查自己的生产措施,通过这种检查把“点”上的先进措施介绍给“面”上的单位。城关公社新力庄大队就邀请周围的队来检查麦田作畦灌水的方法。过去大部分地区没有春灌的习惯,并且有着所谓春天浇水会使小麦受寒的错误说法。新力庄从外地学来了春灌的办法,一九六三年春灌过的小麦比一九六二年没有春灌的,在同一块地里和同样多的肥料的情况下,每亩多收将近一百斤。于是在春灌时就邀了附近五个大队的干部来参观,用实例说明春灌的好处,结果有水利条件的队都学到了这种办法,并且都增了产。去年有六个大队以新力庄为中心组成了一个“工作交流站”,互相约定每个生产季节在一起交流一次经验。
三,“点”上的干部或技术员还经常到“面”上的队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传送自己的经验。东张庄大队支部书记孙百珍一向重视参加劳动,他们常常听到附近的双清寺大队的社员把他来和自己的支部书记周满贵比较。于是孙百珍总是抽空到双清寺和周满贵亲切谈心,并帮助他安排农活;自己队上开会也把双清寺干部请来参加。这样经过一年的时间,双清寺的生产就发生了一个显著的转变,一九六四年粮食产量比一九六三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六。
遵化县的同志们取得了“以点带面”、夺取大面积高产的经验,是由于他们不断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工作。
领导农业生产是一门无穷无尽的学问,人们都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在找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以点带面的方法以后,如何使得全县所有干部都能够对于这一方法运用自如,使它不致于产生这样或那样形式主义的偏向,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个别“点”上有的干部单纯强调“比”而不强调“学”,在有的地方过多地组织参观评比,还有个别单位提出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和指标,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纠正和克服的。


查看完整版本: [-- 遵化是怎样做到全县高产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