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不断革新的京剧《沙家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07月 -> 不断革新的京剧《沙家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5-07-27 00:00

不断革新的京剧《沙家浜》

第6版()
专栏:报刊文艺评论摘要

不断革新的京剧《沙家浜》
北京京剧团的革命现代戏《沙家浜》,继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之后,在上海连续公演三十场,场场客满,观众逾八万人次。上海报刊相继发表评论文章,热情赞扬《沙家浜》是“京剧革命化的又一个样板”。
许多文章提到,《沙家浜》原名《芦荡火种》,在去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期间,曾经得到广泛的好评。但是,北京京剧团的编、导、演,不因《芦荡火种》的声誉而停步不前,他们坚持京剧革命化的高标准,以不断革命的精神,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在这次公演前,改名重排为《沙家浜》——“从历史真实出发,依据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来提高剧本的思想内容,并且善于根据不同的生活题材,寻找最适当的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做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突出武装斗争的主导作用
《文汇报》发表的《突出了武装斗争主题》(施丕石作)一文认为:“《沙家浜》改得最成功的是从头到尾贯穿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它以沙家浜军民抗敌斗争为背景,形象地体现了毛主席的关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和‘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思想,从而提高和深化了主题思想。”
该报发表的《学习〈沙家浜〉的不断革命精神》(杨文龙作)一文中说:“《芦荡火种》原来有两条线,一是以阿庆嫂这条线为主的地下工作;一是以指导员郭建光为主的武装斗争。《芦荡火种》是以阿庆嫂这条线为主的,最后结局是阿庆嫂带领十八位战士化妆混入喜堂,活捉敌寇匪徒,解放沙家浜。这样把地下工作的作用强调得有些过分……现在《沙家浜》把这个关系摆正了,它把公开的武装斗争作为主线。剧情的发展,说明了解决沙家浜的敌人的统治局面的,只能是武装斗争,地下斗争起的是配合作用。”
有些文章强调指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性的大修改。”“只有这样修改了,才能正确地体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革命原理。”《文汇报》发表的《坚持政治第一》(胡锡涛作)一文还认为:“《沙家浜》突出革命武装斗争,不仅是为了符合历史真实,更重要的还在于深化主题的现实教育意义:重温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是为了使人们牢记革命武装斗争是夺取江山、保卫江山的传家宝。”
加强革命英雄形象的刻划
《沙家浜》增加了部队的戏,加强了郭建光的英雄形象,但阿庆嫂的形象并没有削弱,反而刻划得更加饱满完整。许多评论文章认为,这是《沙家浜》反复修改后的突出成就之一。
《解放日报》发表的《启示、教育、鞭策》(上海人民沪剧团作)一文说:“《沙家浜》在情节上作了较大的增删”,“在‘奔袭’、‘突围’、‘聚歼’这几场戏中,人民军队的英雄群象,得到充分的展示。戏还着重地刻划了指导员郭建光的形象,他的戏加多了。‘转移’一场,他和战士们一起与老乡们运粮,为沙奶奶扫地,以及他和沙奶奶、七龙母子的亲切关系的细节描写,一开始就在观众面前树立了一个干练、可亲、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政治工作人员的形象。随着戏的开展,指导员的形象就越加鲜明、突出。‘坚持’、‘奔袭’、‘突围’、‘聚歼’等场中,他领导部队战胜困难,指挥对敌作战等场面,充分刻划了作为一个政治指导员的坚定、沉着、果敢的精神面貌。作为戏的主要人物的指导员的形象鲜明地树立起来,戏的主题思想也就得到了鲜明的展示。”
该报发表的《突出武装斗争,加强英雄形象》(丁学雷作)一文中认为:“《沙家浜》根据深化主题的要求,对阿庆嫂也作了较大修改,大大提高了这个英雄人物的思想境界,使之更符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表现在:一,“武装斗争是地下斗争的后盾。地下斗争之所以顺利地开展,是由于武装斗争为其强大依靠。而地下斗争则是为武装斗争服务,配合部队去消灭敌人,在战争中起了有力的助手作用。正是由于新四军大部队向沙家浜进军,阿庆嫂才能充分发挥这一助手作用。现在突出了武装斗争这条线,虽然阿庆嫂的戏有所减少,但使她的活动有了更真实可靠的基础和更明确的意义。”二,“《沙家浜》将阿庆嫂同敌人进行的智斗,上升到党的策略思想的高度”。“‘授计’一场,将原来阿庆嫂贿赂刘副官的危险做法改成利用和扩大胡、刁矛盾的更稳妥的办法,使这个细节的真实性与党的策略思想结合起来,就更加提高了阿庆嫂机智勇敢的思想境界。”三,“地下斗争要取得胜利,还要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沙家浜》加强了阿庆嫂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智斗’一场开始增加了阿庆嫂照应乡邻逃难、援救被侮少女的场面,使人信服阿庆嫂在和敌人的斗争中,必然处处得到群众的支持。”至“全剧结束前,胡传葵还问阿庆嫂是什么人,她气壮山河地回答:‘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这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使优秀的共产党员阿庆嫂的形象更加深刻地留在人们心中,久久不能忘怀。”
音乐、武打方面的革新创造
在艺术形式方面,上海地区的观众和文艺工作者认为,《沙家浜》取得了与思想内容相应的成就,音乐、舞蹈和武打设计,体现出为主题思想服务,为塑造革命英雄形象服务的特色。
吴歌在《谈阿庆嫂的唱腔设计》(《文汇报》)一文中认为:“抓住戏剧冲突中具有决定性的规定情景和关键场合,用大段的抒情唱腔,集中地、突出地体现处在斗争激流和矛盾焦点中的角色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况,是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最为有力的艺术手段。《沙家浜》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的地方。”他还认为“在对立双方面对立斗争的戏剧冲突场合,如何重视和运用叙说性较强的板腔,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另外,他谈到“智斗”一场中有一段戏,在用“大段的抒情唱不行,正面的叙说唱也不行”的情况下,“采用‘背躬’手法,把它发展成为背靠背,同时表现不同角色内心活动的‘背躬,对唱’”作者认为,这是《沙家浜》唱腔设计的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成果,为今后努力开拓戏曲唱腔表现的新天地,树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范例。”
关于武功,有些评论文章指出:“《沙家浜》在表演兵的舞蹈动作和武打设计方面,既从思想内容出发,从生活出发,又运用京剧武行和吸取了新舞蹈,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上海京剧团演员李仲林在《具有时代精神的京剧武打》(《文汇报》)一文中说:“《沙家浜》打开了我们的眼界。在戏里,舞蹈和武打是为塑造英雄形象服务的,是为表现武装斗争的主题服务的。动作的节奏、舞台画面的安排、身段的组织,都服从这个最中心的任务。因此,在演员的舞蹈中就闪发出思想光彩。观众不只得到了艺术享受,而且通过鲜明的形象,更进一步领会到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这个真理。”作为一个武剧演员,他还说:看过京剧《沙家浜》之后,更深刻地理解到,“一切有出息的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当注意从生活中提炼新的表演形式,使艺术技巧为更生动真实地刻划工农兵英雄形象服务。”
此外,《文汇报》发表社论认为:“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是又一次革命。”“对于如何把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英雄的人民武装再现于舞台,这出戏提出了新的课题,提供了新的经验,成为这出戏的独具的特色。”“从《沙家浜》的宝贵经验,我们更加认识到京剧革命的丰富内容和深刻意义。”
《解放日报》评论员文章还着重指出:北京京剧团的同志,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进一步明确了为革命而演戏的道理,明确了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已有的成绩和缺点,因而直到现在,他们还抱着边演边改的决心,要使《沙家浜》越演越好,成为革命现代戏的优秀保留节目。这种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在戏剧革命中坚持高标准、不断革命、精益求精的革命精神,尤其值得戏剧工作者认真学习。


查看完整版本: [-- 不断革新的京剧《沙家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