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戈壁滩上有“大寨”——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征服戈壁流沙的斗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5年12月 -> 戈壁滩上有“大寨”——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征服戈壁流沙的斗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梁鸣达 1965-12-31 00:00

戈壁滩上有“大寨”——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征服戈壁流沙的斗争

第1版()
专栏:

戈壁滩上有“大寨”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征服戈壁流沙的斗争
编者按:新疆的皮山县,位于我们伟大祖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解放前,这里的土地被戈壁分割得支离破碎,高低不平,风沙成灾,生产水平很低。
解放以后,维吾尔人民在中共皮山县委领导下,在社会改革的基础上,努力改造自然,征服戈壁修水利,植树造林制风沙。全县粮食连年稳定增产,油料、棉花、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皮山维吾尔人民经过八年的苦干、巧干,终于在戈壁滩上建成了大寨式的先进县。
今年皮山遭到解放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仍然获得了好的收成。怎样看待这个成绩呢?县委的同志们说:今年旱一下也好,把我们的头脑旱得清醒了。说得好。在大好形势之下,在巨大成绩面前,他们没有停顿下来,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果明后年比今年更加干旱怎么办?”皮山县委就是从这个前提出发,来考虑和部署水利建设和各项农村工作的。
毛泽东同志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打仗如此,建设也是如此。皮山人民能够实践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必然取得更大的胜利,预祝他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茫茫戈壁和滚滚流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能不能征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皮山县维吾尔人民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凿通戈壁修水利,植树造林制风沙,使得农业生产连年稳定上升,把皮山建成了大寨式的先进农业县。
皮山县的农田都靠喀喇昆仑山雪水灌溉。但是高山与绿洲之间,横隔着宽达几十公里至一百公里的戈壁砾石地带,水流经过戈壁时大部渗漏地下。在每年长达八个多月的枯水季节中,人畜吃水都很困难。季风吹来,黄沙滚滚,不断吞没着庄田。解放前,许多农民被风沙逼得弃家逃亡。在这方圆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十一万居民。再加上农田被戈壁分割得七零八碎,人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进行建设十分困难。
绿洲巨变
皮山的自然条件虽差,皮山人民的思想不差。八年来,他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向自然大进军,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大部分分散的绿洲现在已被渠道接连起来,一年四季绿水长流。过去只能在七八月间大洪水来时,播种一种“出土就熟”的低产晚玉米;现在已被高产早玉米所代替。过去因缺水不能种植的冬小麦和很少种植的春小麦,近年来面积逐年扩大。这里陆续种植了防沙林、农田防护林以后,减轻了风沙威胁,调节了农田气候。过去支离破碎、高低不平的农田,已被建设成渠系完善、田块整齐的新田园。许多房舍、道路得到重建,呈现一片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从一九五七到一九六四年,皮山县粮食连续八年稳定增产,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以上,单产也增加了百分之九十,油料总产增加两倍多,棉花总产翻了一番。今年虽然遇到解放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霜期又提前了六天,并受到风害袭击,农业生产仍然获得好收成。畜牧业也有很大发展。过去,皮山县粮食不能自给,一九五七年以后,粮食自给有余。九年间,已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亿九千多万斤。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一九五六年相比,去年社员的购买力增长百分之八十多。各社队都有一部分储备粮,公共积累逐年增加。
皮山县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当地维吾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精神所取得的。县委提出了“凿通戈壁,战胜干旱”的号召,从一九五八年起坚决地领导全县人民向大自然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进攻。
凿通戈壁
皮山维吾尔人民走上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展开了“凿通戈壁”的战斗。隆冬,工地上铺满白雪,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戈壁滩硬得象块铁板,一镐下去只刨个白印儿。有的人动摇了:“这样下去我的头发要白在工地上了!”阶级敌人讥笑说:“坎土镘不是金刚钻,硬戈壁变不成松沙土,渠挖不成会挖成麻扎(坟墓)!”这时,党就领导群众吐苦水,挖穷根,讨论为谁挖渠的问题。诉苦运动,激起了人们对旧社会苦难的憎恨,增强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决心。他们说:“坎土镘就是金刚钻,硬戈壁即算是铁板,我们也要凿开!”皮山人民冒着酷暑、严寒和风沙,一直在戈壁滩上奋战了八个年头。
为了大修防止渗漏的渠道,人们在渠道里铺进了四十多万立方卵石。这些卵石如果用汽车运,就需要十七万八千多辆。
就这样,皮山县人民在戈壁滩上修建起总长二百三十九公里的干砌卵石渠道,并把大部分绿洲接连起来,水的渗漏损失比过去减少一半以上。整个水利建设,共投资约一千一百多万元,其中集体投资占百分之九十二,国家投资仅占百分之八。
改建田园
从前,皮山县土地支离破碎,高低不平,渠道弯曲紊乱,道路弯曲窄狭,田间运输非常不便。皮山人民决心从头改造旧河山,逐步修建好渠道、好道路、好林带、好条田、好居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一斗争中,他们象在戈壁滩上修渠道一样,英勇顽强,苦干巧干。没有地形图,就实行领导、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自己动手测绘地形图。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平整了二十三万亩土地,改建和新修了很多干渠、支渠、闸口、桥梁、涵洞,使灌区内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五。经过改建的田园,耕地扩大了百分之九多,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九。全县土地机耕面积,已经占到总播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造林治沙
为了抗御风沙,皮山人民坚持不懈地大规模植树造林。从一九五八年到现在,全县平均每人植树近一百株,已培植起长达八十六公里的二十八条防沙林、四百四十多条农田防护林。许多林带都是在无水的戈壁上营造起来的。火箭公社老贫农社员沙的克从一九六一年起,一直在一个名叫阿克塔孜东(意为光秃秃的白梁梁)的荒凉沙滩上植树管树。多年来,沙的克一直吃住在沙滩上。他说:“解放前我被巴依(财主)打伤了膝盖骨,现在走路还不方便,只能作点轻劳动,植树算我为大伙为集体尽点心。”在皮牙曼绿洲,过去被风沙赶得一再搬家的坎吉阿洪、托乎提买买提等人,也是植树造林的积极分子。夏天,他们砍青草给树苗遮荫;冬天,他们又把幼树一棵棵地埋起来过冬,终于植树四十多万株,造起一道长达八公里的治沙林。
不断前进
皮山县维吾尔人民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迈进。今年皮山县遇到了解放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仍然获得较好的收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皮山县委的同志却说:今年旱一下也好。大旱,把我们的弱点暴露得更充分了,把我们头脑旱得清醒了。如果明后年比今年更加干旱怎么办?人民给自己提出了这个问题。皮山县委就从这个前提出发,来考虑今后的水利建设和各项农村工作。从今冬开始,皮山县水利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正在动手兴修水库,用以解决洪水和枯水季节水量的调节问题。他们在继续开发地面水的同时,又在打井,利用地下水。今年冬季已有二万多人上到水利工地,比那一年都多。皮山维吾尔人民正以这种勇往直前、永不停步的不断革命精神努力建设祖国边疆。本报记者 梁鸣达
(附图片)
下左图:皮山县维吾尔人民,正在戈壁滩上修砌渠道引水灌田。
茹遂初摄(新华社稿)


查看完整版本: [-- 戈壁滩上有“大寨”——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征服戈壁流沙的斗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