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6年01月 -> 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郝诚 1966-01-31 00:00

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

第2版()
专栏:

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是群众自己的事情,是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我们依靠群众,就是依靠群众的自觉、自愿和自动,这就是说,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郝诚同志以湘潭县推广双季稻的实践说明了这个道理。要真正作到这一点,没有“为群众”的满腔热情是不可能的。 编者
毛主席说:“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我们推广双季稻的实践,对主席的这个教导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湘潭县委推广双季稻,在思想上是有过斗争的。五、六年前,因为不注意群众觉悟程度,代替群众下决心,推广时过了头,部分地区失败了。近两年,特别是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来,纠正了以上倾向,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开展讨论,有重点培养一批样板队,创造了双季稻高额丰产典型,绝大多数生产队经过试种,尝到了甜头。于是,群众对推广双季稻的要求迫切了,决心下定了。去年的双季稻由前年二十一万亩扩大到五十万亩。
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从个人的愿望出发,不考虑群众现有的觉悟程度,代替群众下决心,喜欢“一刀切”,“一律化”,表面上看来似乎干脆利落,直截了当,事实上是命令主义,结果只能是失败。
推广双季稻的实践证明: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决心只能由群众下。推广双季稻是件好事,根据我县情况,在客观上也需要这种改革,我们看准了这件事,狠下决心,领导群众来办,这是非常必要的,完全正确的。可是当群众对双季稻能否增产,心存犹豫,甚至认为它不如单季稻,还不打算推行的时候,如果我们干部硬要代替群众下决心,采取分指标、压任务的办法,规定完成的百分比,就只能出现两种情况:要嘛是任务压下去了,按百分比完成了,群众没有积极性去培育管理,结果只能徒有“百分比”的面,不能起到增产的作用;要嘛是群众顶住了,不照你的办,其结果使群众心情不舒畅,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挫伤,“欲速则不达”。当群众对双季稻还存在着错觉,下不了决心的时候,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耐心地进行启发,并培养出样板,使群众看到双季稻的优越,自觉要求推广,主动下决心,这时,因势利导,组织群众去干,群众就越发加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扬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双季稻的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这样做不是慢而是快了。
对于客观上确实需要办,而又是看准了的事,干部要不要下决心去办呢?不仅要下决心,而且要狠下决心。领导者的决心,是非常必要的,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关键。不过,领导下了决心,不等于群众下了决心,更不能代替。因为我们所了解的东西,不一定群众都了解了;我们感到非办不可的事,群众不一定认为马上就要办;在群众中,也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别。比如,对农业技术上一些新的改革,新的措施,群众不能一下子都认为好,出现犹豫是正常的。在对新的改革、新的事物认识上,领导与群众的矛盾是存在的,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也是存在的。在出现这个情况时,我们不能把领导的决心强加于群众,一道命令叫群众接受,这是掩盖矛盾,并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尖锐。群众认识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某一先进事物的接受,必须通过实践,通过教育,才能认识,只有当群众认识了的时候,才能产生决心,命令群众下决心是违反认识规律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当自己经过实践,看准了某一关键,下了决心时,必须根据认识规律,积极地做工作,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分析群众为什么下不了决心,矛盾在那里,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解决疑虑,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群众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群众的认识,使群众自己下决心。特别重要的是深入下去,作出样板,取得领导群众前进的经验。当群众有了决心,有了要求时,看准火候,领导群众大办,这样,就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能真正领导群众,团结群众前进,立于不败之地。
湖南湘潭县委书记 郝诚


查看完整版本: [-- 必须由群众自己下决心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