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海南岛上的大寨——记海南岛儋县石屋大队夺取粮林双丰收的斗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6年01月 -> 海南岛上的大寨——记海南岛儋县石屋大队夺取粮林双丰收的斗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徐士杰 邢增干 1966-01-31 00:00

海南岛上的大寨——记海南岛儋县石屋大队夺取粮林双丰收的斗争

第3版()
专栏:

海南岛上的大寨
——记海南岛儋县石屋大队夺取粮林双丰收的斗争
儋县那大公社石屋大队,是我们国家“最南的大寨”。“大寨”遍全国,我国的农业战线同其他战线一样,一片兴旺气象。
石屋大队的发展,跟其他大寨式单位同样,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
七十三个上山垦殖的人,一下减少到十二个。为什么?因为没有把人们的头脑武装起来,没有突出政治。不久,上山垦殖的人骤增到一百三十个。为什么?党支部用总路线的精神武装了人们的头脑,突出了政治。
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在一切问题上突出政治。这就是石屋大队的基本经验。
编者
五指山下,北部湾边,海南岛儋县那大公社的石屋大队,山上长着大片热带经济林,山下是米粮川,林木中间又套种着四季常青的香茅、菠萝、南椰等等热带经济作物。陌生人很难料到,几年前这里的山,大部分还是瘴疠交侵、野兽聚居的荒山。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一个只有一百零七户人家的石屋大队,以粮为纲发展热带经济林,没有花国家一个钱,依靠自己的双手、砍刀和镐,把荒山建设成了宝山。现在,这个大队被人们誉为我国“最南的大寨”。
一九五八年以前,石屋年年需要国家供应粮食。成立公社以后,石屋人在八年间平均每户为国家提供了一万多斤粮食。到一九六五年年底,集体储备的粮食也有十一万多斤。一九五九年,石屋大队每个社员交售给国家的农、林、副产品只值一百多元,一九六四年已经上升到三百四十九元,一九六五年继续增加到三百七十多元。
原来十分贫困的石屋,现在变得家大业大。到一九六四年,全队有集体财产一百二十多万元,并且有了拖拉机、汽车、打谷机和碾米机。
解放前,石屋人住的是草寮,经常缺钱缺粮,现在家家户户住上了瓦房。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有存款。
学愚公,奋战燕子潭
石屋人走的道路,是一条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道路。一九五九年,刚刚实现公社化后的石屋人,下决心要改变生产的落后面貌。但是天不作美,来了一场大旱,十一个月没下过一场透雨。五六十年没有断流的山溪断流了,长年积水的湖洋田裂了缝,旱作物枯死,水稻严重失收,社员生活发生了困难。两条道路摆在石屋人面前:是逃荒、等待国家救济,还是自己动手,生产自救?
党支部书记胡松说得好:“困难有天大,我们的志气就比天还大。革命者就是要在最困难的时候站起来走路。”经过讨论,石屋人选择了后一条路。他们一边在旱裂的水田种甘薯,一边上山开荒种木薯。一九五九年十月三日,由胡松带领的开荒队,上了全大队最大的一座山——燕子潭。燕子潭的老林里,响起了长砍刀、开山斧的声音。第一天,人们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但是第二天,有人就叫起苦来。这里树大根深,有两个人抱不拢的枫树,有根部特别发达的老榕树,有密密丛丛的荆棘和山藤。用简陋的刀斧对付这些树,自然非常吃力,几乎所有开山的人手上都磨起了血泡,脚上腿上血痕斑斑。有人动摇了,说:“国营农场有拖拉机和炸药,才能开山,我们一把刀一把斧能成吗?”于是,有的人找个借口回家,有的人干脆说不干了。不到几天,跟胡松上山的七十三个人就只剩下了十二人。初战失利了。
党支部总结了教训,从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入手,重整旗鼓。在党支部会上、团支部会上、社员代表大会上,人们拿总路线的精神检查自己,拿愚公精神对比自己。越讨论心里越亮,劲头越足。他们说:穷人有志气,一定要自己动手,克服困难。不开好山,就不下山。开山的队伍第二次上了山,这回不是十二人,也不是七十三人,而是一百三十人。这支经过阶级教育的开山队伍,经受住种种困难的考验。他们吃在荒山,住在荒山,冬夜没有被子盖,就升起篝火取暖;毒蛇、蜈蚣、毒毛虫等随时可能伤人,但是人们想出各种办法同它们进行斗争。燕子潭一带是解放前琼崖纵队活动的地区,胡松曾经为游击队送信躲避敌人追捕进过燕子潭。因此,在困难的时候,胡松就用战争岁月里的英雄事迹,来激励自己和同伴。
石屋人就这样接受磨炼,把一百一十多座荒山开垦出来,种上木薯。到一九六○年,粮食获得大丰收。
向前看,发展橡胶林
一九六一年,石屋人在医好灾荒创伤以后,继续探索前进的道路。这时,新垦的荒山上木薯收获了,沟底扩大了约占总耕地面积五分之一的水田和坡地,种的粮食也丰收了。全大队粮食已经自给有余。广大社员议论的问题是:大片新垦的山地今后如何经营?是安于现状,吃饱就算呢?还是发展经济林木,实行多种经营?
多数社员都主张长远建设,发展经济林木,特别是发展国家需要的橡胶林。有些上中农社员却打小算盘,主张木薯收后全部种香茅;这样一年最少也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过了两年地薄不能种了再撂荒。他们认为:种植橡胶树,每亩投资几十元,七八年后才有收益,不合算。甚至有的人说,百年大计是空话,眼前收入才是实。当时两种看法争论得很厉害。
贫农下中农社员反对单顾眼前利益的想法,主张既照顾眼前又兼顾长远建设。他们说:种橡胶树虽然收益迟,但能收三四十年,种了它是为建立牢固的集体经济打下根基,更重要的是国家需要橡胶;如果全部种香茅,山上水土不能保持,将来山上荒了,山下泥土压了田,那损失才大哩!
经充分讨论,明辨是非,最后社员一致决定:宁可眼下多吃点苦,少分几个钱,也要为国家和集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方向明确了。但是,种橡胶树的种苗需要大批资金,缺少资金怎么办?党支部找群众商量,大家认为不能向国家贷款,应该发扬开山时期的自力更生精神,自己采种,自己育苗。党支部采纳这个意见。于是,在石屋人的辛勤抚育下,大批橡胶树的种苗育成了。造林队伍再次上山,在骄阳下,他们光着膀子挖树穴;在大雨中,他们浑身淌着雨水栽种;刮起了台风,不少人在风还没有全停的时候就上山护苗。年近半百的老生产队长邱运,身体不好,还坚决搬到林里去住,看守着新造的橡胶林。
石屋人还巧妙地综合利用土地,实行多种作物的间作、套作,在林木中间种香茅、菠萝、玉米、芝麻等。胶林在幼林时期,需要抚育管理,间种农作物以后,通过经常的翻耕、松土和除草等活动,也有利于幼林的成长。一九六一年,全大队在热带经济林中间种粮食作物三千二百亩,收获粮食九十多万斤。在最初的几年,橡胶林每亩投资四十元,但是三年间幼林间作的收入每亩就达五十多元。
抓基建,粮食大增产
有了粮食才能发展热带经济林。石屋大队的新胶林就是在战胜灾荒,解决了粮食问题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新胶林长成了,石屋人又集中力量解决粮食的稳产高产问题。一九六三年冬天起,石屋人就抽调适当的劳动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他们挖了三万个土石方,修了九公里长的大渠,引水灌田,使原来占稻田总数百分之六十的“望天田”能够自流灌溉。他们还挖了一百多条总长一万多米的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改造低产的湖洋田。原来五百多亩一年只能一收的低产稻田,现在百分之九十种了双季稻。加上采用其它增产措施,这几年,石屋大队的水稻产量迅速提高。一九五七年平均亩产四百三十六斤,一九六四年增加到七百三十八斤,一九六五年达到八百多斤。林粮双丰收的事实,教育了原来不同意种橡胶林的人。现在他们说:亏得党支部的舵掌得稳,不然对国家拿不出这大的贡献,自己的收入也不能增加这么快!
石屋人要求自己不断革命,不断地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处处帮助兄弟社队。兄弟社队遭灾了,石屋人主动把自己的储备粮送到受灾的阶级兄弟手里。公社办的油棕农场经营单一,收入少。他们知道了,就派人前去进行技术指导,使这个农场一九六五年收入有了显著增加。
邻近的侨南大队是海南岛多种经营的一面红旗,家底比石屋厚,有些工作比石屋做得细致。石屋人不仅虚心向他们学习,而且也还帮助侨南更快地进步。侨南的旱稻产量低,石屋就把自己最好的旱稻良种支援了侨南。侨南的老热带经济林木比石屋多,劳力紧张,石屋就把自己的先进管理经验介绍给侨南。
有人说:石屋人傻,明看别人要超过自己了,还尽心帮助别人。石屋人却说:能帮助别人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正是我们的理想。
新华社记者 徐士杰 邢增干(附图片)
过去带领社员开山劈岭的石屋大队党支部书记胡松(左),又和社员一起开挖灌渠,把水引上山坡,迎接今年大生产。
新华社记者 何国正摄


查看完整版本: [-- 海南岛上的大寨——记海南岛儋县石屋大队夺取粮林双丰收的斗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