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冀中八分区 怎样动员群众挖井防旱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9年04月 -> 冀中八分区 怎样动员群众挖井防旱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超祺 1949-04-30 00:00

冀中八分区 怎样动员群众挖井防旱

第2版()
专栏:

  冀中八分区
 怎样动员群众挖井防旱
记者 超祺
播种季节已到。冀中八分区仍未下雨。要完成今年农业增产计划、动员群众设法防旱挖井点种,成为目前农村工作最主要的一个环节。但因过去各地大都缺乏挖井习惯,村干部和群众普遍地存在着靠天思想。对挖井多抱消极态度,强调土质不宜;或说挖井费劲大,作用小等。冀中八分区各县通过下述动员方法解决了这些思想问题。
一 以支部为核心,党员团结带动群众。
交河一区三里庄是个没打井习惯的村庄,区干部一提起挖井,村干部们都说挖个土井得用好大工程,也不准行。在讨论中便反复解释,说明今后党员的基本任务就是领导群众生产,现在天旱种不上怎么办?这样慢慢的诱导到只有挖井点种才能解决问题,同时也认识到挖井的好处。搞通了思想。如党员干部郭绍先就首先组织了四个人,两天打成一个土井 他就宣传说:“打个土井并不费什么劲。四个人两天即能打成”。在他宣传带动下,又组织了十二个人,分成三组打了三个土井,这样就带动了全村群众起来突出挖井。
二 深入调查,打破顾虑
(一)以积极群众教育群众,经过宣传教育后,就必须抓住群众中的积极骨干分子,带动落后的。交河任老村,区干部一提出打井,有的群众就说:“净硷水,不能浇地。”当时有的群众解释说:“一亩三泉,水不一样”,“即使打出个硷水,地这样干,点种上也坏不了地”,区干部马上支持这正确的见解。这样打破了群众固执于水不好不能浇地而不愿挖井的思想。
(二)以群众已有的经验去教育群众。交河段庄村利用了打井有经验的老农张墨龙向群众宣传解释说:“我年年打井,这个活并不难,天旱了就浇,我的庄稼那年比别人的不强啊?”这样使群众了解挖个土井并不难,而且好处很大,全村群众便动员起来,现在已打成了二十五眼。
(三)以具体事实去教育群众。交河尹店村,用了程景章种早熟作物而渡过了春荒的实例,教育大家,那时他种了几畦豆角,十几沟瓜,点种了二分快棒子,一春只用了一口袋谷子,两口袋糠,掺上种的瓜菜就接下了粮食,全家渡过了春荒。他自己说:“我那年也离不了种瓜菜和快棒子,今年我还多种。”这样群众想通了,就自愿打井现已完成了十二个。
(四)以群众靠天受害的痛苦教训教育群众。交河任老鸦村召集群众开会时问:“生活如何?”“粮食不够吃,是那来的害”。“过去灾荒年为啥挨饿受罪”等。并介绍了西部(安国一带)地区用水浇地,不下雨同样能收成。这样联系了群众目前的切身利益,打破了群众靠天吃饭的思想,提高了打井的信心。现已打成了八眼。
(五)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加强领导组织打井。任何陈屯村(共一七○户)在动员挖井时,群众中就有“一人不能打井,雇人又没钱招待”的顾虑。领导上抓住这一机会组织群众合伙互助。现该村已组织了三十四户,四天内打成土井十三眼。任河交香与河间的一部份村庄,群众认为沙地打土井落不住。后与村干部等共同研究出挖“老牛槽式”(长方形,下面窄)的井不易塌。这样解决了认为沙土不能挖井的困难,就都开始打起来。
(六)抓住妇女切身要求,发动其男人打井。一般妇女很愿穿衣使线用棉方便。抓住她们这个切身要求,提出“过日子没有布做衣裳不行”,“种棉有衣穿不遭难”的口号,教育了不少妇女劝男人挖井渡荒。
截至四月二十日止,冀中八分区十二个县六百七十二个村不完全的统计,共打好砖井五九眼,修好砖井一八二眼,打好土井五六九一眼,正在打的土井一九三九眼。但在观望的群众为数也还不少。必须贯彻动员与领导群众,使突击挖井点种成为自觉的群众运动,才能保证按时完成播种的任务。


查看完整版本: [-- 冀中八分区 怎样动员群众挖井防旱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