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毛泽东思想振起恩施山区县委革命精神 看到了建设山区的有利条件,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加快了山区建设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6年06月 -> 毛泽东思想振起恩施山区县委革命精神 看到了建设山区的有利条件,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加快了山区建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林晰 王一平 1966-06-08 00:00

毛泽东思想振起恩施山区县委革命精神 看到了建设山区的有利条件,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加快了山区建设

第3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振起恩施山区县委革命精神
看到了建设山区的有利条件,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加快了山区建设
编者按:近两年来,恩施山区建设的步伐加快了。这是毛泽东思想挂帅,突出政治,促进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的结果。恩施山区的干部用“两分法”看山区,用发展的观点看山区,用无产阶级的感情对待山区人民,这样,他们就看到了山区人民最宝贵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山区的积极性。正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摆脱盲目的自满思想,振起革命精神,把山区人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股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
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山区的生产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山区在很多方面仍然是比较落后的。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的面貌,还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把毛泽东思想红旗插上高山,同山区人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山区,这是在山区工作同志们的光荣任务。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山区,曾经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广大山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要地。山区有着勤劳、智慧的人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加快山区的建设,是需要提到各级领导部门议事日程上的大事。
要建设山区,领导干部就要到山区人民群众中去亲身参加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具体地知道山区要做什么工作,才能真正掌握改造山区的客观规律。
“是站在高山顶峰朝前看,看得更远,还是躺在山窝里,坐井观天,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这是在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中,恩施山区许多县委同志向自己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
站得高,就该看得更远
富饶的江汉平原西部,是大巴山东延伸入湖北境内的高山地带——恩施专区。这里群山高耸,河谷宽展,资源丰富,是个得天独厚的山区。但是,由于解放前残酷的阶级压迫,即使这样优越的“天”和“地”,也无力造福于人民。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这里的生产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以粮食来说,一九六五年全区总产量达到十四亿斤,比解放初期的九亿斤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五点五。公路建设从解放时的不足四百公里,发展到二千多公里。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对国家贡献逐年增加。应当说,成绩是很大的。
过去,有些同志一提起山区来,总觉得山区不如平原。他们爱平川不爱高山,一说就是“穷山沟”“前途不大”;他们强调山区条件差,建设山区就是应当比平原地区迟一些,因此只要生产年年有点增长,也就心安理得了。一九六四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象春雷一般打破了这深山幽谷里的安宁。广大的贫农下中农对县委领导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还凭老爷爷留下的一点水田梯地过日子,怎能还靠毁林开荒“吃饭”呢?他们说,这是“吃了祖宗饭,砸了子孙锅”。领导落后于群众,震动了许多县委同志安于现状的思想。
“创业,还是守业?”“好山好水好群众,为什么面貌改变不快?”问题一个又一个的在许多同志的脑子里起伏。建始县委的同志说:“山没变,水没变,主要是县委领导思想没有变。”利川县委的同志说:“利川县城海拔一千二百米,站得高本该看得远,可是,我们被周围一千七八百米的高山挡住了视线,关起门来只看自己的脚后跟!”他们为自己在这样好山好水的地方,长期以来没有领导好群众做出更大的成绩而深深抱愧。
群众的批评和县委同志的自我批评,推动了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他们打破了安于现状的思想,好象从狭小的盆地跳上高山,眼光豁然开朗。山区,确实有它不利的方面:山陡岩硬,阱大沟深,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等等。但是,这仅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山区,还有它极其有利的方面:山高林密,世界稀有名贵树种——水杉出产在这里;桐、茶、漆、棕和药材,到处可以栽种;这里有草场,是发展耕畜的好地方;这里有丰富的矿藏,等待人们去开发。一句话,山之所有,是平川没有的,而平川所有,山里也可以有。以粮食来说,只要修了梯田梯地,只要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产量就可能成倍增长。有些同志说:山是宝山,地是宝地,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更要爱山,要鼓起劲头来建设山区。思想指导行动,恩施山区各县前进的步伐从此加快了。
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
当然,已经加快的步伐还是不一致的。有的县快些,有的地方慢些。而快慢的分界线,主要决定于一个县委革命化的程度,决定于他们对山区人民有没有正确的看法。今天,仍然有人说:山区人民的要求不高,过去他们满足于“包谷加合渣”(包谷就是玉米,合渣是黄豆做的一种食物),今天已经满足于“包谷加腊肉”了。意思是说,山区人民从来是知足的,而“知足者常乐”。怎样理解和看待这种说法呢?
的确,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山的地方,如何正确地看待山区人民,对县委领导同志来说是首要的问题。许多同志在恩施山区土生土长,不少同志也在这里住久了,他们也都承认这里的山是富饶的,但是有些人对改变山区的面貌总是有点劲头不足。为什么?因为看不到山区人民中间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恩施山区的红旗——巴东县泉口公社,几年之间改变面貌的事迹,可以使山区人民壮胆量,长志气。这个公社三百六十二户,分居在两架被深沟隔开的大山上。有人说,这里陡峭的地形是“风吹石头滚下河,老鸦歇脚土就梭”;人们形容土层薄,说是“三天太阳晒死苗,一场急雨现岩壳。”四千五百亩土地,只有五百来亩可以用牛耕地。过去,年年要国家供应粮食。一九六○年,在公社党委领导下,这里的人民奋发图强,大搞农田建设,当年就做到粮食自给。现在,队队粮食有余,茶桐成林,猪羊满圈。去年,每户仅经济作物的收入就达到八十八元,百分之九十的贫农下中农住上了瓦房。
这些变化怎样来的?是由于干部的思想革命化,调动了山区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老虎笼生产队队长黄兴昌,在陡峭的山坡上跌断了脊梁骨,有个阶级异己分子幸灾乐祸地说:“搞什么改天换地,看你还过得硬?”黄兴昌被人抬到家里,立即在床前召开队委会,激动地说:“这口气一定要争,说什么也要把这秃山头变成金银窝。”他稍好一些,就拄着拐棍上坡指挥生产。这个硬骨头队长就是泉口人民的代表。泉口,只不过是建设恩施山区的一个缩影,全专区还有许许多多社、队同泉口一样,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山区的面貌。泉口的事迹生动地说明:山区是能够迅速改变面貌的,而改天换地决定的因素是人,是山区勤劳、智慧的人民。
今天,恩施山区的生产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去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虽然超过了解放初期的一倍,也还只有三百斤左右;这里有大量的宜林宜牧的地方等待开发;人民的穿着和文化生活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毛泽东同志说:“穷则思变”。变,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要变,这是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说山区人民已经满足于“包谷加腊肉”了,这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断革命的观点,也显然是缺乏阶级感情的说法。这种说法之所以十分有害,是因为它束缚着一些同志的思想,使他们缺乏革命者的那种大无畏的进取精神。我们必须看到山区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就是山区人民最本质的东西,最可宝贵的东西。
领导思想革命化的威力
在我们访问了恩施、建始、利川等县之后,深深感到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的威力。去年,在建始县委进行自我革命的基础上,全县在一半人口的地区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这里,我们听到开山炸石的声响从四面八方传来,到处是农田基本建设的兴旺景象。这个县的罗家公社五星大队去冬以来,新建了成百亩的石坎梯田;落水公社桃园大队建成了一座小型蓄水坝和四公里长的依山渠道。多少年代没有办的事,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办成了。“群众的劲头为什么这么足,前进的步子为什么这么稳?”桃园大队有个社员回答说:“我们干,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当然,也是因为有人领着我们干,干得有个准头。”
谁领着他们干?是经过革命化教育的建始县各级干部。猫坪区委书记江其寿同志说:“过去,我们多半是催耕催种,这里跑那里转,说得多,具体指导少,效果不大。”这在以往是有代表性的。现在,建始县各级干部绝大部分都下乡蹲点去了。我们来到县委、区委或者是公社党委,书记都在自己的“点”上,只有个把同志留在家里值班。
群众普遍反映,下来蹲点的同志,作风比以往扎实了。我们所到之处,都看到他们在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讨论政治和生产的关系,以便统一认识,突出政治,促进思想革命化,带动当前的生产。在利川和建始,我们同几个生产队的干部交谈,他们都主动地谈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尝到的甜头,生动地说明了毛主席著作在群众中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
领导思想的革命化,还表现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抓关键问题。恩施地委和一些县委的领导同志,为了解决山区人民穿衣的困难,亲自种试验田,证明低山、二高山(八百米至一千二百米的山)都可以种棉花,而且能够高产。由于他们是“带着阶级感情去种棉花”,由于个别指导多于一般号召,全专区去年棉花总产量,达一万担以上。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 × ×
建始县委书记董昌同志说得好:“好山好水好群众,还要有个好领导。”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恩施山区县委同志们发自内心的一股巨大力量。有了这股力量,他们就一定可以阔步向前,攀上险峰,极目望去,那是山区无限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林晰 王一平


查看完整版本: [-- 毛泽东思想振起恩施山区县委革命精神 看到了建设山区的有利条件,带领群众不断前进,加快了山区建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