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斥费多谢耶夫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7年08月 -> 斥费多谢耶夫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山东省“革宣”理论研究组 1967-08-29 00:00

斥费多谢耶夫

第6版()
专栏:

斥费多谢耶夫
山东省“革宣”理论研究组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高峰,是我们时代的灯塔。
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对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怕得要命,恨得要死,拚命加以诋毁和攻击。
苏修的反动哲学家、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费多谢耶夫,在苏联《共产党人》杂志第五期上,抛出了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主义》的妙文,疯狂攻击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应当怎样评价这篇文章呢?最恰当的评价就是:“桀犬吠尧堪笑止”。
在这篇文章中,费多谢耶夫俨然摆出了一副哲学“权威”的架势。好吧,我们就把他这篇又臭又长的文章中,专门谈哲学的一节,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辩证法和诡辩术》这一节,拿来示众,让大家看看这条“桀犬”是怎样狂吠的!
毛主席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费多谢耶夫就是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历史唯心主义者。他企图利用“经济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是起决定作用的”这个原理,来否定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攻击毛主席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暴力革命学说。胡说什么,主张暴力革命就是“低估或忽视经济发展和经济问题的意义”,就是“忽视经济条件”。在这里,他挂的是“唯物史观”的羊头,卖的却是历史唯心主义的狗肉。
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的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唯一的实际动力,而经济条件的决定作用,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表现出来。借口经济条件,来否定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这就从根本上背叛了历史唯物主义。
费多谢耶夫不仅否认阶级斗争,而且拚命反对国内革命战争。他这篇文章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毛主席关于战争的许多英明论断。
毛主席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一切关于战争的规律,都是进行战争的民族、国家、阶级、政治集团为了争取自己的胜利而使用的。”
毛主席这一英明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同政治的关系,阐明了战争在阶级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向革命人民指明,要争取革命胜利,就必须用革命的战争去反对反革命的战争。而费多谢耶夫却把战争同阶级斗争截然对立起来,同政治截然对立起来,歇斯底里叫嚷:谁说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谁就是要“阶级斗争服从战争”,谁就是要求“在政治中应当遵循的不是阶级斗争的规律,而是战争的规律”。这是彻头彻尾的历史唯心主义。其目的,就是要革命人民放弃革命战争。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帝国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装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
费多谢耶夫特别仇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真理。他说:这样就违背了“经济关系归根到底决定着国内政权属于谁”,就是“对军事力量的盲目崇拜”。
“经济关系归根到底决定着国内政权属于谁”吗?费多谢耶夫还是去读一读历史吧,历史上有哪一个阶级不是靠枪杆子来夺取政权,而是由“经济关系”自动把政权送到它手里的呢?
毛主席说:“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只有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这是历史的辩证法。费多谢耶夫试图反对这个真理,可是他除了说些“冷酷无情”、“输出革命”等废话之外,讲不出半点道理来。苏联修正主义集团关于“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三和”法螺,吹了十几年,“没有战争、没有军队、没有武器”的“三无世界”在哪里呢?
费多谢耶夫的种种歪曲和攻击,集中到一点,就是反对暴力革命。他同当年的杜林和考茨基是一丘之貉。
正当世界革命人民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日益觉悟到自己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时,他却用“神甫式的”腔调出来反对暴力革命,让世界各国人民继续忍受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压榨和剥削,这不充分证明他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走狗吗?
毛主席说:“只有现在的和历史上的反动的统治阶级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形而上学,不是把对立的事物当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去看,而是当作死的、凝固的东西去看,并且把这种错误的看法到处宣传,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其继续统治的目的。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
毛主席关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即“互易其位置”的论点,对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有着巨大的意义。革命就是转化。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就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被统治的地位到统治的地位的转化。
费多谢耶夫极端害怕革命,因此他特别仇视这个论点,反对把这个论点“用于革命过程”。
毛主席说:“……被统治的无产阶级经过革命转化为统治者,原来是统治者的资产阶级却转化为被统治者,转化到对方原来所占的地位。”又说:经过革命,
“……拥有土地的地主阶级转化为失掉土地的阶级,而曾经是失掉土地的农民却转化为取得土地的小私有者。”
毛主席的这些论述,鲜明地表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他用革命的辩证法鼓舞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起来进行革命斗争。通过革命,无产阶级由被统治者转化为统治者,失掉土地的农民重新取得土地。革命的转化,使费多谢耶夫之流惊魂丧胆。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统治,他居然把毛主席所论证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经过革命而发生的阶级地位的转化,无耻地歪曲为工人阶级“变为”资产阶级,并鼓吹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被统治地位和统治地位,是“从来没有也不会”转化的。这位副院长的历史知识等于零,他连《共产党宣言》也没有读过。《共产党宣言》中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假如事情真的象费多谢耶夫所说的那样,那么,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也就不必为夺取政权而斗争了,也就不必革命了。使革命人民放弃革命,这就是费多谢耶夫们的卑鄙目的。
费多谢耶夫下面这段话,最能表明他的观点。他说:“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时,本质上新的社会阶级结构也就形成。革命改造的结果,不是对立阶级位置的简单互换,而是各阶级本身发生根本变化,产生新的阶级关系。只有形而上学者才会认为:由于革命的结果,即使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而老的阶级仍然会留下来,只是改变位置而已。”这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论调。只有资产阶级和他们的走狗才极力鼓吹“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时”,“老的阶级”马上就会消灭。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老的阶级”即资产阶级被推翻了,但是它并没有立即消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留下来”。要消灭资产阶级,“第一步”就要使它由统治阶级变为被统治阶级。没有这种“位置”的转化,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永远也消灭不了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已经由统治阶级变为被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里,搞不好,资产阶级仍然可能由被统治阶级再转化为统治阶级,实行复辟。苏联就是如此。费多谢耶夫之所以竭力反对矛盾双方“互易其位置”的论点,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掩盖苏联资本主义复辟这个严酷的现实。
毛主席说:“大家知道,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战争转化为和平,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转化为战后的和平,中国的内战现在也停止了,出现了国内的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例如一九二七年的国共合作转化为战争,现在的世界和平局面也可能转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费多谢耶夫认为:“这个抽象的提法没有考虑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某种类型的战争不是转化为和平,而是转化为不同社会性质的另一类战争”。这位副院长先生的哲学水平实在“高明”。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战争与和平是矛盾着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它们的每一方自身,又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又可以互相转化。拿战争来说,民族战争可以转化为帝国主义战争,而帝国主义战争也可以转化为民族战争。但这是战争自身包含着的矛盾的双方的转化,不能把这种转化同战争与和平的转化平列起来。否则,就是根本不懂什么叫矛盾。不管战争的性质转化多少次,战争总是要转化为和平,绝不会永远战争下去。费多谢耶夫企图用某种战争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的战争这个事实,来否定“战争转化为和平”这个真理,其目的,无非是想吓唬世界革命人民,使他们不去从事革命战争,为苏联修正主义集团投降帝国主义的和平主义政策效劳。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是一条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经过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苏修集团实行了资本主义复辟,他们的日子也长不了,苏联人民肯定要再进行一次“十月革命”,把这一小撮苏修头目赶下台。革命的辩证法必然要胜利,一定要胜利。
费多谢耶夫这个反华小丑,妄谈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其实,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革命辩证法一窍不通。他妄图以此来攻击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适得其反,在毛泽东思想这面照妖镜下,却清楚地暴露了他反对世界人民革命,为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保镖,是地地道道的帝国主义走狗的原形。


查看完整版本: [-- 斥费多谢耶夫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