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全民文化”幌子下的货色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7年10月 -> “全民文化”幌子下的货色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7-10-30 00:00

“全民文化”幌子下的货色

第6版()
专栏:看苏修怎样在国内复辟资本主义

“全民文化”幌子下的货色 腐朽没落的活标本
今年,在伦敦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举办了一个苏联“现代”油画展览,展出“作品”近一百八十件。负责这次展览的一位苏联官员直言不讳地供认,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他表示希望全部展品都能推销出去,这样可以获到二万五千英镑。
为了使这个展览会能够“生意兴隆”,展出的油画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千方百计迎合英国资产阶级老爷太太的口胃。这些油画描写的是自然风景,诸如多云的天空、浓雾和细雨等,特别突出的是教堂占了很大的比重。负责展览的苏联官员宣称,“许多展品的手法是西方的,其中还有一名抽象派画家的‘任意结构’。”
为了招徕顾客,苏修集团竟不惜重金聘请早已为苏联人民所唾弃的民族败类——流亡英国并当上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秘书的一个沙皇俄国的“伯爵”夫人,即前沙皇驻英国大使的孙女担任全部展品目录的翻译工作。
苏修集团举办的这个被称为“苏联商品油画”的展览,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舆论的喝采。路透社报道说,“俄国已把意识形态搁置一旁了”,展品中尽是“静物画、风景画和教堂画,而没有一幅列宁的画像”。美联社赞扬说,“来自所谓无神论国家的作品,教堂却成了大家热衷的主题”。伦敦《晨星报》夸奖这次展览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创举”,“使人们增加了对苏联印象派画家和表现派画家作品的兴趣,并使他们的作品更接近西欧的主要传统”。 如此苏美“文化交流”
苏修统治集团加紧同美帝国主义勾结,大搞苏美“文化交流”。早在一九五八年,赫鲁晓夫叛徒集团就同美国签订了第一个“文化交流”协定,现在勃列日涅夫—柯西金集团正在执行第五个“文化协定”。
在苏联发行的《美国画报》,发行量现已从最初的二万多份激增到六万多份。宣扬色情、恐怖、暗杀的美国文学作品,也被大量翻译出版。苏修《文学报》主编曾供认:“苏联外国书籍市场上的畅销书是美国小说。”美国的黄色影片在苏联影院大量上映,其中一些影片,如《这是疯狂、疯狂、疯狂的世界》、《爵士乐队里只要姑娘》等,已成为苏联银幕上的保留影片。
去年六月,苏修举办了一次“第三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会”。苏修有意把女声独唱冠军让给美国,并在闭幕晚会上精心组织了一场苏美合作的丑剧。在这个晚会上,专门安排了美国男演员和苏联女演员对唱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片断,并有苏修党政头面人物出席,台上台下,打得火热。 发行美术彩票
在勃列日涅夫、柯西金之流统治下,艺术不仅是苏修统治集团麻醉人民的精神武器,而且成为精神贵族们招徕观众、盘剥人民的一种经济手段了。
一九六三年春,由约干松、库克雷尼克赛、茹可夫等几个“苏联人民画家”出面,在《消息报》上发表公开信,“倡议”发行美术彩票。据倡议者说,发行这种彩票可以:“使每个苏联人,能按人人买得起的价格‘找到幸福’,美化自己的住宅。”随后,苏联美术界对约干松等人的倡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胡说什么“发行全苏美术彩票是艺术接近苏联人民的新道路”。在一九六四年,由苏联文化部和美术家协会正式作出决定,开始发行美术彩票,当年即发行二万张。
据苏修《真理报》透露,一九六六年发行的第二批美术彩票要比第一次多六倍。 无耻的影展
苏修统治集团不久以前在莫斯科举办了一个摄影图片展览:“我的莫斯科”。
在这个所谓反映五十年建设“成就”的影展中,苏修篡改苏联历史,没有展出一张斯大林的照片,相反却展出了叛徒作家帕斯捷尔纳克、阿飞诗人叶甫图申科、意大利电影演员的巨幅照片。影展中有一幅照片名之曰“美国人在莫斯科”,画面是一群美国佬坐在汽车中乐滋滋地向外张望,车窗上挂着一面美国国旗。另一幅照片是:在某一国际体育比赛的裁判席上,并肩坐着苏联和美国的裁判,桌上插着美苏两国的小国旗。这种照片正是反映苏修集团追求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美梦”。
此外,苏修在这个所谓宣扬“成就”的影展中,竟厚颜无耻地展出了六七幅裸体女人的照片。这真是一种绝妙的自我讽刺!


查看完整版本: [-- “全民文化”幌子下的货色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