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佐的基夫运动怎样解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9年05月 -> 佐的基夫运动怎样解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49-05-30 00:00

佐的基夫运动怎样解释?

第4版()
专栏:问答

  佐的基夫运动怎样解释?编辑先生:
昨阅五月二十二日贵报载郭沫若在哈市欢迎会上演讲词全文,中说“尤其是苏联的工人,一面在奖励斯达哈诺夫运动,一面又在奖励佐的基夫运动”云云。关于佐的基夫运动这一个名词,确是第一次遇到,查了许多的书籍,始终没有查出。希望贵报予以解答。范中坚拜启
答:亚历山大·佐的基夫(又,译为朱特基克)是莫斯科最大纺织企业之一-红色贺尔姆纺织厂的一个技师助手。他是一个斯达哈诺夫运动者。在社会主义竞赛热潮中,他建议组织高等质量产品的竞赛。今年一月下旬,他和他工作间的纺织工人承担了专事生产高等质量的纺织品义务,并且提议发动“争取头等货品生产工作队的称号”的运动。在他的工作队里,制造物品上的废品,已减少到千分之几,使红色贺尔姆纺织厂每天产品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头等货。在苏联打有苏维埃国家截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完美的,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而红色贺尔姆纺织厂的货品,就获得了这个荣誉的商标。佐的基夫的倡议,仅仅几天,便得到各纺织厂全体工人的响应。他的成功的新闻很快就传遍全苏联,于是几百个其他企业都热烈响应。列宁格勒、伊凡诺夫、萨拉多夫、塔什干、喀山及其他许多城市的轻工业及地方工业的工厂,掀起了“争取头等货品生产工作队”的运动,并已产生了数千个优等的工作队。因为这个运动是佐的基夫发起的。故称这个运动为佐的基夫运动。佐的基夫运动是斯达哈诺夫运动的新的发展,是把产品从量的提高进步到质的提高,使苏联工人的生产又前进了一步,这是苏联工人阶级文化的技术的高涨的成果,充分表现了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的结合。同时这个运动的发起正是苏联劳动人民英雄主义的高度表现。这种劳动人民英雄就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苏联才能出现,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是绝不可能有的。
          本报时事组


查看完整版本: [-- 佐的基夫运动怎样解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