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矿山上的一天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7年12月 -> 矿山上的一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晋卫东 1967-12-31 00:00

矿山上的一天

第3版()
专栏:

矿山上的一天
十二月一日,是山西大同煤矿大斗沟矿普通而平凡的一天。这天,革命和生产就象平常一样,热烈而有秩序地进行着。
但是,就在这座矿山平凡的一天里,发生了多少不平凡的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新鲜事……
从学习班回来以后
这天,在大斗沟矿的生产日报表上,除了各采煤队日产数字外,出现了一个新项目,里边记载着运输队常友小队日产量十六吨。大家都感到奇怪,常友小队是在井下管运输的,没有采煤任务,他们的十六吨煤是从哪儿来的呢?
运输小队长常友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但过去他有一个想法:“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我们只要每天把车皮调动好,采煤队出多少煤,保证运出就算完成任务了。可是最近他从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回来,思想有了变化,认识到过去对自己要求太低了。毛主席号召“抓革命,促生产”,我们绝不能仅仅限于搞好分内工作,还要千方百计搞好革命,多出煤炭。他跟大家商量:“今天我们小队除了搞好运输,能不能出煤?”全队工人听了,异口同声地说:“能出煤,我们的工作有潜力,坚决出煤!”
这天,常友小队下井以后,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有的调车,有的找煤源。他们在采空区的古塘里发现被丢弃的浮煤,就利用空暇拣煤。这天,采煤各队出煤特别多,需要大量的车皮,因而常友小队的工作就更加紧张。但是他们千方百计,满足了回采的需要,还腾出手来到古塘里去拣煤。他们说:“多出一车煤,就使阶级兄弟多得到一分温暖,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多一分胜利的保障!”这样,这天的生产日报表上,就多了他们的十六吨煤。
守着煤山不烧煤
这天,人们走进大斗沟矿的选煤楼,发现楼里有些异样:取暖用的大铁炉没有象往常那样烧得炉体通红。原来,选煤楼工人从今天起采用矸石来代替好煤烧炉子。
雁北的冬天是够冷的,选煤楼里每天有成千吨的好煤经过这里,为什么工人们守着煤山要烧矸石呢?
事情是这样的:选煤楼的工人阮凤桐昨天听了解放军驻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一个报告,知道当前铁路非常需要煤,全国人民生活也非常需要煤,他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今天,当他和往常一样,顺手拿起一大块乌黑的好煤要往炉里添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这样做对吗?他的耳边响起了毛主席的教导:“要节约闹革命”,“要提倡顾全大局”。他的手紧紧握住那块煤,想:煤炭是工业的粮食,非常宝贵,身边有矸石,为什么不能凑合着烧呢?选煤楼里好煤多,我们可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呀。毛主席的指示,学了就要一滴一点地去做。想到这里,他把手里的那块煤扔回到溜子上,然后拣了几块矸石添到炉子里。他下定决心要烧矸石,每天为国家节省一百多斤块煤。
坏条件下创造新纪录
这天,大斗沟矿的采煤一队创造了一个日产七百四十四吨的最新纪录。这个新纪录的可贵,不仅是因为这天产煤数量多,质量好,而且它是在很不利的生产条件下取得的。
这天,采煤一队的职工,在班前对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像,请领了任务,讨论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给煤炭工业战线职工的信》,人人感到肩上担子重,越重越光荣。
第一班下井之后,人人奋勇争先,生产还比较顺利。二班工人下井不久,割煤机出了故障,一时不能修复。怎么办?如果把责任推到机器上,能干多少就干多少,也不能说没有理由。但是班前在毛主席像前领受了任务的矿工们,没有这样作,他们齐声背诵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工人们说:割煤机坏了,我们人工装!于是干部、工人拿起铁锹,一齐动手,人工装煤。煤溜子隆隆运转,几十把大铁锹上下翻飞。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干!为了实现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任务,干!割煤司机赵有成带头装煤,检修工纪士威、杨亮在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下,也拿起铁锹干起来。工人们不分工种,互相帮助,互相支援,人们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三班下井后,割煤机还没有修好,三班工人向二班工人学习,继续用人工干。他们不仅把作业面上的煤全部装完,还把遗留在采空区古塘里的浮煤,也装到溜子上运了出去。
这天,采煤一队的工人们就这样创造了日产七百七十四吨的最高纪录,完成日计划的百分之二百二十二。采煤一队的职工在班后向毛主席汇报时激动地说:“毛主席啊,毛主席!有您的光辉思想指挥我们战斗,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晋卫东


查看完整版本: [-- 矿山上的一天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