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穷山沟开始飞跃了!——记小云盘沟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变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8年10月 -> 穷山沟开始飞跃了!——记小云盘沟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变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8-10-28 00:00

穷山沟开始飞跃了!——记小云盘沟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变化

第4版()
专栏:

穷山沟开始飞跃了!
——记小云盘沟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变化
今年,北京市郊区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社员兴高采烈。延庆县白河堡公社小云盘沟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更是喜在心头,笑在脸上。因为他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战天斗地,基本上解决了缺水的问题,粮食产量大大提高,穷山沟换了新面貌,成了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小云盘沟是一个只有八户人家、三十三口人的小山村。八户人家全是贫下中农。全队十五个男女整半劳动力,平均年龄在五十三岁以上,其中只有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就是这十五个人,胸怀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红心,凭着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打了一场战天斗地的硬仗。他们用了两千八百九十个劳动日,在乱石滚滚的山坡上修成一条长九百二十七米的引水渠,引来了泉水,灌溉了一部分耕地,提高了粮食产量,由向国家要粮变成了向国家交粮。
小云盘沟是一个人少、地薄、石头多的穷山沟,共有一百四十二亩半沙石地。这里十分缺水,喝的水也要爬坡越沟到二里外的地方去挑,根本无水灌溉。村里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下雨满地流,旱年渴死牛,吃水贵如油,吃粮更发愁。”每年春旱一到,汗珠遍地洒,播种难发芽,粮食产量很低。解放以前,亩产量最高只有七八十斤;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好年成也只有一百五十多斤,年年向国家要粮,向兄弟队借粮。这个队的干部、社员对于这种状况十分不满,他们下过几次决心,要改造自然,改变贫穷面貌,但由于中国赫鲁晓夫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他们改造自然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判了中国赫鲁晓夫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死刑。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照耀着小云盘沟。
小云盘沟的八户贫下中农聚集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像下,忆苦思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批中国赫鲁晓夫的反动谬论。他们说:什么“阶级斗争熄灭论”,什么“剥削有功”、“三自一包”、“工分挂帅”,统统都是毒药,吃了要转向,要走进死胡同。我们小云盘沟人绝不上中国赫鲁晓夫的当。我们要的是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
经过革命大批判,小云盘沟贫下中农更加深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他们对毛主席更忠了,对毛泽东思想更爱了,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更亲了。家家户户端端正正地挂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像,整整齐齐地摆着毛主席的宝书。每当红日东升,小云盘沟的贫下中农齐声高呼:“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晚上,会议室里灯火辉煌,他们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里畅谈学习毛泽东思想,斗私批修的收获和体会。老队长陈永顺人老心红,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放松。他要他读初中的儿子进行辅导,学会了毛主席的许多语录。四十九岁的妇女队长郑玉兰一字不识,但她把“老三篇”背得很熟,对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记得牢,用得好,成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今年光荣地参加了首都的国庆观礼,见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她翻身不忘阶级苦,到现在还保留着她爷爷留给她的唯一的一件“财产”——一床补钉搭补钉的破棉絮被,作为旧社会阶级剥削的见证,批判中国赫鲁晓夫,教育青年一代。会计陈明还代表生产队出席了北京市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毛泽东思想的灿烂阳光,照得小云盘沟人胸怀更宽广,革命斗志更昂扬。人人为社会主义革命种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劳动。他们说,毛主席号召我们“农业学大寨”,我们就学大寨人,走大寨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改变贫穷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改变小云盘沟的面貌,关键是解决缺水的问题。
这里没有河流,也没有水库,到处干巴巴的,水从哪里来?他们总结了过去打井失败的教训,决定把二里外的“啖羊场”的一股泉水引过来。要引水,就要开山挖石,翻过两个大山坡,跃过一条深沟,修二里来长的渠道。这里都是大青石,地质坚硬,而劳动力只有十五个,修渠是很困难的。可是,社员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豪迈地说:老愚公一家能用锄头挖掉两座大山,我们比老愚公多七户,又有毛主席给我们撑腰,有毛泽东思想给我们壮胆,这点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我们一定要把渠道修成。于是,他们从大队借来两把钎子,一根撬棍,一把铁锤,带着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在一九六六年向啖羊场的那股泉水进军了。
战斗一打响,就碰上了硬仗。大石头一个挨着一个,大的石头,全生产队的人都来也抬不动。用炮崩吧?没有炮手。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毛主席著作请教。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主席的教导给了他们巨大的力量。老贫农朱德先第一个站出来说:“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我来放炮!”这个从小给地主放牛牧羊连花炮也没放过的老贫农,在小云盘沟点响了第一炮。
一个困难克服了,新的困难又来了。水渠挖到石盆头地方,碰到的全是房基大的石头,形状象个扣着的大盆子。要想让水通过,必须在石盆头上凿一个石槽,最深的地方要凿一丈八尺深。社员们在这里施工的时候,因石槽又深又窄,人转个身都很困难,每往上扔出一锨碎石,还溜回半锨去。很多社员的手和胳膊肘子都碰伤了。这时候,有些过路的人给他们吹冷风,说:“工程不小啊!你们这几户人家打算哪年哪月完工呀?”这时,他们又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光辉著作。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指出的要“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斗志。他们不怕苦,不动摇,在石盆头上打起了攻坚战,终于攻克了这个难关。
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战胜了石盆头,一座高大的土崖子又横在面前。挖明渠吧,工程太大;打洞,又没有人会测量。怎么办?他们又向毛主席著作请教。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大家开了一个“诸葛亮会”,打洞的办法就有了。结果,他们用自己想出的土办法,找准了挖洞的方向,开出了一条五十三米长、一米多宽、一米多高的隧道,使渠道穿过了土崖子。
经过一九六六和一九六七两个年头的战斗,渠道修成了,啖羊场清清的泉水流进了村里,灌溉着一部分耕地。有了水,第一次种上了小麦和大白菜。另外,他们还填平了一道沟,扩大了耕地面积十亩。有了水,这个队连续两年获得丰收,一九六七年粮食亩产量提高到一百九十多斤,今年又提高到二百一十斤。队里有了储备粮,增加了牲畜,还植了四亩树。
水有源,树有根,饮水不忘掘井人,丰收不忘毛主席。贫农社员朱德先家第一次吃上自己种的小麦和大白菜时,他把全家人带到毛主席像前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他对全家人说:“旧社会我给地主放羊扛长工,过年时连顿白菜馅的饺子也吃不上。现在,我们小云盘沟吃上了自己种的小麦、白菜,这不是简单的事啊,这是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社员们在讨论怎样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都一致主张多卖粮,卖好粮。去年,他们向国家卖粮八千斤,平均每户一千斤。今年丰收了,他们准备卖更多更好的粮食给国家,向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献忠心。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穷山沟开始飞跃了!——记小云盘沟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变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