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送女下乡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8年12月 -> 送女下乡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8-12-27 00:00

送女下乡记

第5版()
专栏:

送女下乡记
二十一日晚上,南京部队工程兵某部助理员田方有,从广播里听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最新指示,心情无比激动。他和爱人王振卿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连夜给两个月前奔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介绍了他们学习毛主席这一最新指示的心得体会,勉励女儿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大道走到底。
两个月前,田方有的大女儿田蕴玉初中毕业了,他和爱人商量把女儿送到农村去落户。但是,他爱人有个活思想,觉得夫妻俩都有工作,孩子多,家务重,里里外外现在全靠着蕴玉,她一走,就象缺了一只胳膊,家务事没有个帮手了。田方有发现他爱人有这个活思想,就和爱人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教导:“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夫妻俩边学习、边议论。田方有说,咱家的孩子老待在家里,不去经阶级斗争的大风雨,见阶级斗争的大世面,这样下去可要变修啊!让孩子到农村去锻炼改造,这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下一代的大问题。毛泽东思想照亮了田方有爱人的心,她也表示,不能用“私”字捆住孩子。夫妻俩下了决心,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把女儿送到农村去。
接着,夫妻俩又和女儿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起斗私批修,批判刘少奇的“读书做官论”,提高了女儿的路线斗争觉悟。蕴玉愉快地表示坚决奔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让女儿到条件好的苏南还是到条件差的苏北去?田方有的爱人又有自己的考虑。她想:老田的故乡是在苏南,那里是鱼米之乡,把女儿送到那里去,生活条件好些,还有亲人给照顾。田方有看出了爱人的小算盘,他想:培养革命后代,不能在温室里培养。艰苦炼红心,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一南一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条路线斗争在头脑里的反映。于是,他召集全家开了一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用自己的家史进行活生生的阶级教育。在旧社会,田方有的父亲从小给地主放牛、当长工,眼看六个孩子在饥饿中挣扎不下去了,先是被迫把田方有四岁的妹妹卖了,后来又把田方有弟兄三人送给了别人。直到解放后,一家人才重新团聚。田方有血泪斑斑的家史,激起了全家人对旧社会、对党内头号走资派刘少奇的刻骨仇恨,更激发了他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田方有的爱人又一次斗掉了“私”字,她站起来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为了干革命!干革命就要艰苦奋斗,我赞成蕴玉到苏北农村去安家落户。蕴玉听了爸爸的忆苦,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她说,党内头号走资派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我们轻视劳动,轻视工农,想把我们引到复辟资本主义的邪路上去,我们决不上他的当!她当场向全家表示,坚决听毛主席的话,到艰苦的地方去安家落户,一辈子扎根在农村,一辈子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全心全意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蕴玉临行的前一天晚上,田方有全家在毛主席像前开了一个家庭欢送会。田方有把一套《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五篇”送给女儿,又把一枚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挂在女儿胸前,希望她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革命征途上阔步前进!母亲也千叮咛万嘱咐,要蕴玉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康庄大道。
现在,蕴玉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思想越炼越红,身体也越来越壮,贫下中农都夸她象个农村姑娘了。
(新华社南京二十六日电)


查看完整版本: [-- 送女下乡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