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对专业对口的体会和认识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9年10月 -> 我们对专业对口的体会和认识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9-10-29 00:00

我们对专业对口的体会和认识

第3版()
专栏:

我们对专业对口的体会和认识
在教育革命探索中,我院派出的各小分队都遇到过关于专业是否要对口的问题。通过几个月的教育革命实践,大家明确认识到小分队下去办试点班的共同任务是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探索社会主义大学应当如何办,而绝不是单纯为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甚至为个人找出路。
专业是否对口,突出表现在小分队选点问题上。开始有的同志强调专业要对口,否则就无法探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小分队选点,不能过分强调到专业对口的工厂、工地,只要专业类别上大体相适应就行了。一方面,按专业对口探索教育革命的途径,确是必要的,这样有利于发挥师生在生产中的作用,更好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利于探索学校体制的改革。我院水利系一小分队下到崇阳县后,在生产劳动中对某水电站的厂房布置、机组安装等提出了不少的改进意见,并通过举办水电训练班,编写出新教材。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第一,由于旧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少是从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那里抄袭来的,有的专业分得过细过窄,有的专业完全脱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学生毕业出去,往往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第二,在探索社会主义大学应当如何办的许多问题中,专业设置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来设立专业,而不能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适应原有专业设置。我院赴光化县小分队,在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基础上,根据我国广大农村贫下中农的需要,提出了在我院设置农村电气化专业的设想,打破了原有电力系几个专业的界限,进行了破中有立的大胆尝试,就是一个例子。
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与师生过于重视自己所学过的东西也有关系。我院参加小分队的师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教研室。开始,有些人光抱着专业思想去搞教育革命。例如下去办试点班,有的教师说:“这不是我的专业”,不愿干。个别教师甚至以此为理由,要求离队回校。通过开展革命大批判,他们认识到,过去的教研室是单纯按业务范围来划分的,教研室愈分愈细,课程愈来愈多,教师的路愈走愈窄,越来越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实际。因此,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彻底改变过去的“单打一”现象。我院光化县小分队在为训练班上测量课时,在探索社会主义大学如何办的共同目标下,搞理论力学和数学的教师,一起参加辅导;在上农田水利工程课时,搞测量、数学、建筑力学的教师,也参加资料准备和辅导工作,从而促进了课程设置的改革,也初步改变了教师所学的“单打一”状况。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育革命组


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对专业对口的体会和认识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