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挑药上门治病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9年11月 -> 挑药上门治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云祥 1969-11-21 00:00

挑药上门治病

第3版()
专栏:赤脚医生在成长

挑药上门治病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好力宝大队赤脚医生 王云祥
我们大队位于县城西部偏僻的草原上。过去,由于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控制,缺医少药。贫下中农小病抗,大病拖,根本得不到治疗。一九六六年冬,公社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派我到这个大队去建立卫生所。广大贫下中农得讯后,都高兴地说:“过去有病请不到大夫,现在托毛主席的福,医院建到咱家门口了。”
卫生所办起来了,但是怎样方便群众,支援农业生产,这个问题在我思想上并没有解决。有一次,老贫农包洪臣赶大车送病人来卫生所看病,一进门就着急地说:“生产这么忙,用队里的车送病人看病,耽误了生产,咱心里真过意不去呀。”老贫农的话很简短,我听了心里沉甸甸的。贫下中农对集体生产这样关心,而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太差了。为了更好地执行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我决心打破几千年来病人找医生的常规,走出卫生所,主动去找病人。我们卫生所三个人成立了一个巡回医疗小组,送医上门。我们这样做,很受贫下中农的欢迎。他们说:“过去是用车接大夫,现在是大夫找上门。”
在巡回医疗中,我们背的药包子小,只能装一些急救药品,慢性病需用的药就解决不了,病家还得去大队抓药。如果能象货郎那样,挑药担下去,看完病,就手把药抓了,这该多么方便群众呀。可是又一想,挑成药还行,中药可怎么挑呢?自古以来也没听说过中药离开药架子。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毛主席的教导,给我指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我想,挑中药虽有困难,但是可以克服的。我把挑药下乡的想法和同志们说了,大家决心破旧俗,立新风,让中药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我们用两个木箱子装药。根据过去掌握的发病规律,常用药多带,一般不用的药少带。每种中药用纸口袋装好,写上药名,分层装在箱子里。一副担子足有七十来斤重。
肩上的担子虽重,但是我们决心要把这副重担永远挑在肩,永远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前进,完全、彻底为贫下中农服务。当我们把药挑到生产队,贫下中农象见到了久别的亲人,都围上来,高兴地说:“自古以来也没听说过医生挑药下乡,你们办的是‘扁担医院’啊!你们把我们贫下中农的疾苦都担在你们身上了。”
有一次,我们挑着药刚进三队的屯子,就听说五保户高大娘一个人在家,得了重感冒,发高烧,突然昏倒了。我们听说后,立即赶到她家去,经过抢救,高大娘清醒过来。我们又给她熬药。她一边喝药,一边说:“这都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好。你们听了毛主席的话,才救了我的命。”


查看完整版本: [-- 挑药上门治病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