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场思想领域里的大革命——记江西省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插队落户一年来的变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69年12月 -> 一场思想领域里的大革命——记江西省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插队落户一年来的变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69-12-30 00:00

一场思想领域里的大革命——记江西省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插队落户一年来的变化

第4版()
专栏:

  一场思想领域里的大革命
  ——记江西省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插队落户一年来的变化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一年前,江西省广大城市医务人员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走出城市到农村插队落户。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他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他们肩扛锄头,身背药箱,不管白天黑夜,山高路远,酷暑寒冬,坚持送医送药上门;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使贫下中农患者除去痛苦,使垂危病人转危为安。他们的事迹如烂熳山花,开遍了大小村庄,深山老林。贫下中农称赞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深刻的变化
从为城市少数人服务的“高级医师”,到为贫下中农服务的“赤脚医生”,从住在高楼等病人,到身背药箱走上门,从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到放下架子,当普通劳动者。这一切,对于城市医务人员来说是严峻的考验,触及每个下放医务人员的灵魂。
谈到思想感情的变化,到宜黄县风岗公社桥头大队插队落户的余仲甫,想起文化大革命前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一天中午,时针指着十一点三十五分,一个老工人抱着呼吸急促的病孩到余仲甫所在的南昌市第三医院看病。只因为差五分钟,没赶上挂号时间,只因为病孩体温差一度够不上“急诊”,医院当时没给诊疗。老工人只得抱着病危的孩子等到下午。可是,等到下午医生来上班,孩子停止呼吸了。老工人气愤不过,向“老爷医院”提出了抗议。余仲甫当时并不在乎。直到他下乡落户,走在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的时候,他才觉得以往的这件事情,就象火一样炙着自己的心。
如今,余仲甫可说是另外一个人了。为了给病人争取“五分钟”,他可以二十四小时不下班,为了抢救垂危的病儿,他可以口对口地吸出病儿口中的浓痰。
余仲甫带全家到农村安家落户后,贫下中农给他上阶级教育课,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声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罪行。一天,一个贫农儿子砍柴误伤了食指,鲜血直流。余仲甫急贫下中农所急,争分夺秒,多方救治,保住了患者的手指。一个老贫农拉着他的手说:老余,你们早来几年,我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就有救了!原来,这位老贫农的儿子也是砍柴砍伤了手腕,由于缺医少药,没有及时治疗,流血不止而死去。老贫农字字血,声声泪,对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的控诉,深深地教育了余仲甫,使他想起了自己过去沾染的老爷作风,越想越痛恨大叛徒刘少奇;越想越觉得对不起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不起工农兵群众。他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彻底肃清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在自己身上的流毒,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方面来,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余仲甫过去在大医院当了十三年医生,没给病人打过一次针,倒过一次尿,灌过一次肠。现在他思想感情变了,过去不做的事,如今能做了。一位老贫农五六天拉不出大便,服药无效,又没有灌肠工具。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余仲甫不怕脏,不怕臭,用手把病人的大便一点一点挖了出来。余仲甫就这样在继续革命的大路上,改造自己,勇往直前。
请再看看,原在宁都县石上公社担任卫生院院长,后来在湖岭大队落户的彭峰的变化吧!
彭峰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但由于过去受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一度丢掉了劳动人民的传统,忘了贫下中农的疾苦。公社卫生院本来就是农村医院,他却照城市医院一套办,追求“大、洋、全”,“正规化”。他很少看病,贫下中农称他是“相公医生”。去年十一月份,彭峰来到了生产大队落户。贫下中农帮助他忆苦思甜,斗私批修,使他提高了阶级觉悟,增强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决心勤勤恳恳为贫下中农服务一辈子。
他把过去那个窃踞大队医疗大权的地主分子定的“七不出诊”(路远、路近、下雨、下雪、晚上、天气热、没有油水捞不出诊),变为七出诊,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贫下中农什么时候叫,就什么时候去。他说:只有不出诊的思想,没有不出诊的天气。为了把医药送到贫下中农家里,他一天走上百里路,也不叫苦。他常常为了抢救危重病人,通宵达旦守护在病人身旁,一年多来,他没有睡过一夜囫囵觉,经常把三顿饭并做一顿吃。他把住房、厨房空出来,做病房、手术室,自己住到潮湿的小房子里。今年夏收夏种期间,他的肾结石病复发,尿里带血。他忍着剧痛,坚持替贫下中农看病,一连抢救了十五名危在旦夕的阶级兄弟。老贫农关切地对他说:“彭峰啊,你日夜为我们贫下中农东奔西走,为我们操心,真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
江西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刘大鉴,来到德兴县等候分配时,天天翻地图,希望分配到一个交通方便,离家较近的地方。谁知偏偏分到一个深山沟里插队落户。他一度不安心。贫下中农看出了他的心思,便给他讲村史、家史,同他一起学习“老三篇”。贫下中农和当地赤脚医生的言传身教使刘大鉴的思想感情起了很大变化。现在,他放下了“知识分子”的架子,成了同贫下中农心贴心的赤脚医生。
今年八月间,刘大鉴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深夜接到电话后又出诊去抢救一个患中毒性消化不良的贫农孩子。途中被毒蛇咬伤,伤脚马上肿了起来。和他同行的两位贫下中农社员,要赶快找草药医生为他治疗。是先救小孩,还是先救自己?就在这“公”与“私”斗争的紧急关头,毛泽东思想的灿烂阳光照亮了他的心,他断然决定:先去抢救小孩!他用从草医那里学来的土方法,在路旁水塘里捞起一把水草,擦了擦伤口,作了临时处理,忍痛前进。走不多远,就寸步难行了。贫下中农把他抬到病儿家里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钟。病儿严重脱水,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刘大鉴忘记了自己的安危,立即给病儿进行急救。直守到凌晨六时,孩子呼吸平稳,脱离了危险,他才想起自己的伤口。
象彭峰、余仲甫、刘大鉴这样的事迹,在江西何止千百例。许多下放医务人员,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已经开始把立足点移到工农群众方面来,阔步走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光辉道路上。
有了一颗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红心,就能学会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本领
过去,内科医生离开了爱克斯光、显微镜,看不了病;外科医生没有血库、助手,开不了刀。山沟里没有这一套东西,凑不齐这班人马,“怎么服务”?这是下放医务人员在明确了“为什么人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后,急需解决的“如何为”的问题。
下放医务人员通过一年的实践深深体会到:只要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有一颗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红心,就能学会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本领。有了这颗红心,条件可以创造,技术可以学会,困难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在瑞金县沙洲坝公社七堡大队安家落户的杨木香,原是江西儿童医院的护士。在旧医院推行的等级森严的修正主义制度下,她只管打针发药,从来没有看过病。下到七堡后,她给患二十多年支气管哮喘的贫农唐绍坤治疗。起初治疗没见效果。夏收夏种时,唐绍坤旧病复发,杨木香背上药箱去探望。唐绍坤却带病下田去了。杨木香赶到地里,要他休息。他说:“我的病不要紧,现在正在双抢,我不能休息。”老革命根据地贫下中农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革命种田的高贵品质,深深教育了杨木香。她想:这样好的贫农,我一定要想法替他治好病。她主动去找中医,学习医治支气管哮喘的方法,终于替唐绍坤治好了病。去冬今春,七堡麻疹流行,不少病孩并发肺炎。在公社和大队革委会的领导下,杨木香同赤脚医生一起投入了紧张战斗,使全大队的麻疹病儿,无一死亡。群众称赞她是又红又专的好医生。
在井冈山下遂川县于田公社安家落户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李国贤,对眼科本来一窍不通。在“九大”召开期间,他为了使两位七十多岁的老贫农看到救命恩人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他想方设法克服没有器械的困难,因陋就简,“土洋结合”,成功地为这两位老贫农进行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在“九大”胜利闭幕前夕,这两位老贫农实现了多年愿望,见到了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他俩手捧红宝书,仰望着毛主席像,纵情高呼:“毛主席万岁!”
下放在铜鼓县棋坪公社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中,有一个是江西省结核病防治所的胸外科主治医生。初来,他嫌卫生院设备简陋,没有助手,不敢大胆进行手术,总觉得在这穷山沟里“英雄无用武之地”。贫下中农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使他逐渐培养起对贫下中农的感情,积极投入了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的战斗。花山林场老工人陈漱霞的孙子得了腐败性脓胸,送到棋坪卫生院时已奄奄一息。病孩胸腔积存大量脓液,出现了中毒症状,必须立即开胸排脓。但是,没有胸科手术器械。医务人员决心救活工人的后代,他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破“唯武器论”,用一把消了毒的裁衣剪代替肋膜剪,打开病人胸腔,引出脓液,手术做得很成功。手术后不到两星期,孩子的体重增加了七斤。出院时,老工人领着七岁的孙子在毛主席像前高呼:“毛主席万岁!”老工人激动地说:“文化大革命前,我的儿子也是得的这种病,由于这里缺医少药,送了命。是大叛徒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害死了我的儿子;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救活了我的孙子。”
老工人的声音,赤脚医生们的事迹,使省里来的那位胸外科医生认识到:只要有了毛泽东思想,洋教条可以破,洋拐棍可以丢,到农村不是“无用武之地”,而是“大有可为”。
在井冈山下的莲花县安家落户的医务人员,有一些曾离职学过中医,但是,他们只会开中药方,却不认识草药。来到农村落户后,他们拜当地的赤脚医生和贫下中农为师,刻苦学习,把上山采药当作劳动课,钻进深山密林采集草药。有的人上山时闪了腰,仍然坚持战斗,有的跌进齐胸的河里,爬起来继续前进。就这样,有的人已经能认识二百多种常用草药。为了试验草药的性能,探索有效的单味中草药,有的人在短期内先后服用七种草药,纵然引起剧烈的呕吐,引起接连几天的腹泻,也无所畏惧。经过一年来的探索,他们不仅仅学到了多快好省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本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与工农结合的路子,和锤炼了为工农服务的颗颗红心。
只有赤胆忠心为革命,才能“赤脚”一生为人民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和工人农民交朋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也有一些人到工厂农村去,结果是有的有收获,有的就没有收获。这中间有一个立场问题或者态度问题,也就是世界观的问题。”在下放医务人员中,也同样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数人收获很大,少数人收获比较小。怎样才能得到较大的收获?决心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人认为:农村课堂最大,教师最多,教材最丰富,每时每刻都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吸收最丰富的政治营养。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最能锻炼人,关键看你是不是有决心干一辈子。干一辈子,还是干一阵子,这是衡量每个医务人员是彻底革命还是半截子革命的试金石。
去年七月,来到永丰县古县公社安家落户的青年医生魏建国,经过一年的下放锻炼,对怎样当一个赤脚医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他由不赤脚到赤脚的过程,充分说明,要成为贫下中农欢迎的赤脚医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由“干一阵子”到“干一辈子”,需要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
一个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黑夜,魏建国从十多里外抢救一个烧伤的小孩以后,正在回家,途中迎面碰到了官塘大队贫农李贵材两弟兄,他们是来请魏建国去看病的。魏建国已经很困乏,再爬二三十里雪路,确是有困难。这时,他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主席的教导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二话没说,到附近的一个卫生所,借了一些必要的药品和一辆自行车,赶往李贵材家去。这时寒风阵阵,雪路上象铺了一层玻璃。自行车没法骑,只好扶车背药,一步一滑地前进。刚爬上半山坡,就连人带车滚下坡来。他坐在雪地上真想休息一会儿。可是他又想:病人在等着我,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就在这时他发现,脚下打滑,是因为球鞋的鞋底磨光了,唯一的办法是打赤脚。于是他脱掉鞋子光脚走,果然脚下踏实了。但是赤脚与冰雪接触疼痛刺骨。穿鞋子还是打赤脚?考验赤脚医生的时候到了!胸中有颗红太阳,天寒地冻无阻挡。他想:天冷只能冻坏我的肌肤,冻不坏我无限忠于毛主席的赤胆忠心。他坚持赤脚踏雪前进,终于在深夜十二点钟赶到了病人家里。经诊断,病孩是麻疹并发肺炎。他急忙给孩子打针服药,使小孩转危为安。这次雪夜出诊,他深深体会到,只有赤胆忠心为革命,才能“赤脚”一生为人民,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
农村是破私立公的战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好课堂。城市下放医务人员在这个大课堂里,改造得怎样,归根结底要靠自觉革命。下放医生胡克敏,一年前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来到瑞金县金星大队插队落户。刚来时能热情为贫下中农服务,时间长了,思想改造没有抓紧,渐渐有些厌烦。一天劳动回来,一位贫农妇女找上门来看病。胡克敏有些不高兴,没有照顾病人,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她越想越觉得这样做不对头:我在休息时间不愿给贫下中农看病,这不是把城市老爷卫生部的一套作风带到农村来了吗?她想到这里脸红心跳,放下手里的活,直往病人家里跑。她一面斗私批修,向病人道歉,一面给病人量体温。病人正在发高烧,胡克敏心里更觉难过。晚上回到家里,在灯下学习“老三篇”。她越学越觉得对不起贫下中农,越学越觉得头脑里的资产阶级旧思想需要彻底改造。现在,她的思想感情在变,作风也在变。为了给病人看病,常常一碗饭要放下好几次,菜也顾不上吃,毫无怨言。通过一年来的锤炼改造,她深有感受地说:贫下中农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贫下中农。贫下中农替我们治好了思想上的病,我们就能更好地替贫下中农治疗身体上的病。
广阔天地,大路向阳。江西省下放医务人员前进在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兵结合的大道上,越走同贫下中农的感情越深。他们决心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一辈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辈子为贫下中农服务。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查看完整版本: [-- 一场思想领域里的大革命——记江西省城市医务人员到农村插队落户一年来的变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