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干旱的穷山坡变成了丰产的“大寨田” 上沟大队以愚公移山精神劈山修渠填沟造地,夺得粮食连年增产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0年03月 -> 干旱的穷山坡变成了丰产的“大寨田” 上沟大队以愚公移山精神劈山修渠填沟造地,夺得粮食连年增产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0-03-31 00:00

干旱的穷山坡变成了丰产的“大寨田” 上沟大队以愚公移山精神劈山修渠填沟造地,夺得粮食连年增产

第4版()
专栏:

  干旱的穷山坡变成了丰产的“大寨田”
  上沟大队以愚公移山精神劈山修渠填沟造地,夺得粮食连年增产
据新华社兰州三十日电 甘肃省武都县石门公社上沟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教导,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修渠,填沟造地,把一季难保的陡坡山地变成一年两熟并可以灌溉的水平梯田。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大队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一九六七年比一九六六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二,一九六八年又比一九六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九。一九六九年,在遭受严重霜冻和旱灾的情况下,又夺得粮食丰收,总产量比丰收的一九六八年又增长百分之十点五。
上沟大队座落在两面靠山的沟口上,地势陡峭,土层瘠薄,解放前是个十年九不收的苦地方。解放后,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在农业生产上极力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使这里的穷困面貌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深入地开展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
“老三篇”和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教导,坚决表示:一定要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劈山修渠,把水引上山来,彻底改变上沟的穷困面貌。
一九六六年六月,一场劈山修渠的战斗打响了。当时,上沟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资金,三没有工具和物资。怎么办?他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从中汲取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在修盘山渠的过程中,广大贫下中农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自动报名组成突击队,专抢难度最大的工作干。经过一百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战,他们终于把五座山中的四座劈开,一座打了个长洞;把十二道深沟填平了七道,在其他五道上架设了五座木渡槽,胜利地建成了长十里的盘山渠道。
上沟人民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认识到,引水上山仅仅是战胜干旱的第一步,要保证粮食稳产高产,不断为国家做出贡献,还必须削山填沟,造水平梯田。他们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改地造田,打响了夺取农业丰收的第二个战役。这里的地势陡峭,耕地犹如挂在山上,坡度多在四、五十度左右,并且砂石混杂,非常坚硬,但他们不畏艰苦,每天挖山不止。经过三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全大队修造“大寨田”一百四十五亩,使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一百来斤,猛增到七百五十斤。
去年春天,一场霜冻使近三百亩小麦严重受灾。在灾害面前,贫下中农勇敢战斗,大干十天,又扩大了八十亩复种面积,补上了因霜冻造成的夏粮损失。八月间,正在玉米生长期的关键时刻,一场强风又把一百二十多亩玉米全部刮倒在地。这时,大队党支部就组织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的教导,社员群众又一次同自然灾害展开了搏斗。全队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把刮倒的一百二十多亩玉米一株一株地扶起来,又一株一株地培上土,还增施了肥料,结果使一百二十多亩玉米获得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七百五十斤。


查看完整版本: [-- 干旱的穷山坡变成了丰产的“大寨田” 上沟大队以愚公移山精神劈山修渠填沟造地,夺得粮食连年增产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