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定要抓好典型——大寨公社革委会抓典型的调查报告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0年05月 ->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定要抓好典型——大寨公社革委会抓典型的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0-05-29 00:00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定要抓好典型——大寨公社革委会抓典型的调查报告

第1版()
专栏: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定要抓好典型
——大寨公社革委会抓典型的调查报告
编者按: 大寨公社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的伟大教导,认真地抓典型,扎实地做工作。他们带着面上的问题在点上解决,又将点上的经验拿到面上推广,先抓好三分之一,再及其他。
在面上推广点上的经验时,他们注意到各大队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内在的积极因素,真正使大寨的经验在各个不同的大队生根、开花、结果。这样以一点带多点,多点连成片,使先进经验迅速得到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大寨公社革委会认真落实毛主席指示,在抓典型上狠下功夫的精神和做法,值得学习。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革命委员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的伟大教导,在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抓典型,树样板,以一点带多点,多点连成片,先进促后进,后进赶先进,使大寨大队的先进经验迅速推广到全公社,结出了丰硕果实。
抓典型要少而精,要集中力量下硬功夫
大寨公社所在地就是英雄的大寨大队。大寨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就立即作出决定:坚决落实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让大寨红花迅速在全公社遍地开。当时,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群众要学大寨,受到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阻挠,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左一个框框,右一条戒律,束缚群众的手脚,妄图破坏农业学大寨;现在无产阶级掌了权,群众学大寨的自觉性提高了,推广大寨的经验不成问题了。因此,公社干部只忙于组织全社干部、社员到大寨参观,满以为大家看了回去就干,全社很快会变样的。可是,事后一检查,效果却是另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群众批评说:“过河要搭桥,上楼要架梯,学大寨不摆个样子不沾。”群众的意见是十分中肯的,公社革委会及时组织干部向毛主席著作请教。毛主席说:“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根据毛主席的教导,公社革委会经过反复讨论,认识到要落实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指示,光靠一般号召,光靠组织参观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抓典型,树样板,用典型指导一般。
开始抓典型的时候,有的同志有一种“一锹就挖出个井来”的思想。一个时期现场会接连不断,干部忙得团团转。抓来抓去,也抓不出个眉目。群众批评这种做法是:“伸着巴掌抓跳蚤,出的力大收效少。”大寨公社革委会又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不要全面动手,而应选择强的干部在若干地点先做,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波浪式地向前发展”的伟大教导,认识到满把抓不符合毛主席倡导的工作方法。
克服了满把抓的缺点以后,又出现了乱抓点的现象。有的同志在抓典型中,“那里生产赶前,就往那里跑,那里产量高,就往那里找”,结果是:东抓一个,西抓一个,春抓这个,夏抓那个,秋天又换成另一个,抓点不见点。群众尖锐地批评说:“你们心中无数,乱插旗,让俺们怎么学?”公社革委会对照毛主席的教导,检查自己乱抓点的做法。毛主席说:“应当注意收集和传播经过选择的典型性的经验,使自己领导的群众运动按照正确的路线向前发展。”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大家认识到,抓点必须有目的地抓,有选择地抓,而不能不分轻重、先后乱抓。
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大寨公社革委会的同志认识到:不抓点不行,满把抓也不行,乱抓点也不行,抓点要少而精,集中力量下硬功夫。
抓典型要抓到点子上,树样板要有针对性
如何少而精,下硬功抓点呢?大寨公社革委会的做法是:带着面上普遍性的问题到点上解决,用点上创造的经验去指导面上的学大寨运动。
开始,公社革委会成员深入下去调查,发现有一种活思想,说什么:“大寨好是好,就是咱们差的太远了,何年何月才能赶上?”这是一个有普遍性的活思想。为了解决这个思想问题,全公社树立了两个学大寨的样板队,一个是落后变先进的武家坪大队,一个是先进更先进的厚庄大队。
武家坪有二百七十多户,是全社离大寨最近的一个大队。一九五六年,它和大寨大队是一个高级社。那时,武家坪和大寨的粮食亩产量都是三百来斤。可是,由于上面有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大砍合作社,下面有地、富、反、坏破坏合作社,在一九五七年春天,武家坪和大寨分社了。过了几个年头,武家坪和大寨成了两个天地。大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持自力更生,走社会主义道路,旧大寨变成了新大寨,穷大寨变成了富大寨;而武家坪搞的是物质刺激,工分挂帅,土地越种越赖,粮食产量下降。武家坪的土地比大寨好得多,但粮食亩产从三百来斤下降到二百四十斤,大寨却上升到九百多斤。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武家坪大队总结了过去的教训,开始学大寨。大寨大队党支部也热情地帮助武家坪大队改变落后面貌。这样一来,武家坪大队连续五年获得高产丰收,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产量更是突飞猛增。一九六六年亩产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六七年亩产“过了黄河”,一九六九年亩产“跨过长江”,比没学大寨前平均年产量翻了两番。
厚庄大队是一个学大寨的老先进单位。人口、土地、劳力和大寨差不多。这个大队早在一九五九年就开始学大寨,集体生产一年比一年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更自觉地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过去,他们看见大寨变化快,觉得很奇怪。陈永贵同志对他们说:“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干劲估不透,力量用不尽。”当时,他们对这些话还不大理解。这几年,厚庄学大寨,全队大变了样,实践教育了他们,认识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确实是干劲估不透,力量用不完。学大寨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就什么也不难。因此,这个大队党支部领导群众学大寨,就紧紧抓住学大寨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破私立公,彻底改造世界观。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中,人人鼓干劲,个个争上游。全大队粮食亩产,一九六六年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六七年“跨过了黄河”,一九六八年“跨过了长江”,一九六九年虽然遭受了严重干旱、风灾和霜灾,但经过抗灾斗争,粮食亩产仍然达到九百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三年来,共交售给国家粮食五十五万斤,等于一九六六年粮食总产量一倍半。
公社革委会认真总结了武家坪、厚庄学大寨的经验,在面上大宣传,对全公社震动很大。群众反映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学大寨不得了,学了大寨了不得。”那些原来认为“大寨高不可攀”,对学大寨缺乏信心的人,受到了极大的教育。金石坡大队和武家坪大队对比,他们说:我们和武家坪一样,都和大寨山连山地连地,武家坪大队大变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大变。于是,他们开展革命大批判,大破右倾保守思想,大树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决心学大寨,赶武家坪。这样一来,金石坡大队也很快赶上来了。和大寨隔着一座虎头山的井沟大队,原是一个学大寨的老先进单位,以老先进自居,经过和厚庄大队一对比,认识到自己落后了,马上急起直追,学大寨,赶厚庄。一九六九年,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七百六十多斤。
在推广武家坪、厚庄学大寨的经验中,发现一部分小村、小队变化不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公社革委会领导同志深入下去调查,发现许多小村、小队有一种活思想,说什么:“大寨走远了撵不上,武家坪、厚庄村大人多不好撵,咱村小、人少,条件差,学大寨困难,如果国家帮一把,咱也能很快起变化。”这是一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依赖思想。如何解决呢?当时,有人主张找一个条件好一些,工作搞得有起色的小村队做样板。公社革委会讨论以后,没有立即作出决定,而是组织人员下去调查。结果发现一向不被人注意的南垴大队却正在发生着一场新的变化。南垴大队是昔阳县有名的穷山庄,六十多户人家住在三里长的一道梁上。条件不好,基础差,特别是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农村刮起的复辟资本主义黑风的影响,生产逐年下降。人们说:“南垴、南垴,真是难‘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南垴广大贫下中农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彻底批判了刘少奇复辟资本主义的狼子野心,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广大贫下中农坚定地说:“大寨贫下中农靠毛泽东思想,用自己的双手,把一个旧大寨变成了新大寨。只要咱们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大寨路,南垴虽小虽穷,也能换新天。”
南垴大队广大贫下中农,不靠天,不靠地,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靠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实干苦干了三年,这个小村小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亩产一九六六年是二百来斤,一九六九年猛增到七百斤;过去每年吃国家供应粮二、三万斤,现在三年卖给国家余粮二十七万斤,光一九六九年卖的余粮比一九六六年的总产量还多。
大寨公社革委会又抓住了南垴这个活的样板,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在全公社推广。许多小村、小队的干部和社员看到南垴的变化,再没有二话可说了,都下定决心实干苦干,改变落后面貌。和南垴紧挨的河南大队,土地比南垴平,居住条件比南垴好,前几年粮食亩产比南垴高得多。这个队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游思想,他们认为怎么搞也不会不如南垴。可是,没料到南垴变了,而且跑到了他们的前面,一九六八年的粮食亩产量超过了河南大队。开始,河南大队不信,也不服气,有的人还认为南垴的丰收是多偏了一场雨。后来,公社革委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南垴,并组织大家参观南垴,河南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才真正认识到自己学大寨落在南垴的后边。不怕落后,只怕泄气。河南大队落后了不泄气,把压力变为动力,一九六九年学大寨大干一年,革命和生产很快赶上来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寨公社各大队学大寨,一批批先进队更先进了,一批批后进队变先进了。现在,大寨公社二十一个大队,分为六大片,片片都有学大寨的活样板,各个样板队都各有各的特点。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学大寨,要赶武家坪的班子,厚庄的思想,南垴的志气。”贫下中农说:“有了典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革命和生产都起劲。”
抓典型要抓到根本上,
树样板要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推广大寨大队经验,也是这样。公社干部选点抓点,在点上推广大寨大队的经验,都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各生产队的内因起作用。大寨公社各大队情况不完全相同,各有各的特殊性,如何学大寨,也各有各的特点,但有几个共同性的根本问题。抓住这些根本,就能充分发挥各个生产大队内在的积极因素,真正把大寨大队的经验学到手。他们体会有三条:
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大寨的经验“千条万条,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农民的世界观是第一条”。过去,大寨公社有的队学大寨,看了大寨房新,回去就盖几间房;看了大寨地好,回去就垒几道坝。结果,由于没学在根本上,人的思想不变,新房盖不成,大寨田也修不起来。现在,学大寨先搞人的思想革命化,破私立公,改造世界观,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人的思想新了,地也新了,房也新了,产量也增加了。
二是抓阶级斗争这个纲。大寨贫下中农常说:“千重要,万重要,抓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最重要”。后龙风垴大队土地多,土地好,前几年学大寨,只抓土地,不抓阶级,只和土坷垃打交道,不和阶级敌人斗,搞来搞去变化不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抓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一九六八年,大力开展革命大批判,粮食产量大增。全大队粮食总产量由一九六七年的四十九万斤猛增到八十一万斤,是全县增产幅度最大的一个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爱生深有体会地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了阶级斗争,抓了革命大批判,就出现了粮食大增产”。
三是建设一个革命化的领导班子。大寨贫下中农说得好:“这要紧,那要紧,建设革命化的领导班子最要紧。”大寨大队所以能够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成为全国农业学习的榜样,关键在于它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学大寨也是如此。那个队的领导班子好,那里学大寨就学得好,变得快。相反,领导班子弱的大队,学大寨的速度就慢一些。大寨公社革委会在实践中体会到,建设革命化的领导班子很重要,每个大队有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了一帮好干部,又有一个好班长,旗有人举,纲有人抓,同天斗,同地斗,同阶级敌人斗,有带头人领路,群众跟着就冲上来了。红联大队是由三个小村合成的一个大队,居住分散,过去领导班子是各放各的炮,各点各的兵,扭不成一股劲。公社干部到红联大队抓点,首先帮助他们整顿了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搞得好,就有力地带动了群众的思想革命化,长期落后的山村很快变了样。
抓典型树样板,大寨红花全社开
大寨公社在推广大寨大队的经验中,通过抓典型,树样板,先抓好三分之一,再及其余,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认为有以下好处:
一、及时传播了大寨经验,大寨自力更生精神深入人心。过去没有实践时,有些人怀疑,说什么:“咱也是种田,大寨人也是种田,大寨一个小村,没国家帮助,能打下那么多粮食,能盖下那么多新房吗?”现在,他们亲自干了,也没有要国家一分钱,一斤粮,几十万、几百万斤的粮食打下了,一排排的新瓦房和青石窑洞盖起来了,人们从心眼里服气了,说的话也和大寨贫下中农一样了:“这办法好,那办法好,还是自力更生办法最好。”“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干劲估不透,力量用不尽。”
二、促进了公社干部的思想革命化,提高了公社干部的领导水平。他们说:“抓一个典型受一次教育,先抓好三分之一,胸中有全局,手上有典型,工作起来真得劲。”
三、全社上下一条心,干群拧成一股劲。贫下中农说:“社干部、队干部都和咱心贴在一起,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学大寨,夺取粮棉双丰收,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四、全社比、学、赶、帮、超革命竞赛大开展,共产主义风格大发扬。过去队与队之间各顾各,现在一队有困难,全社队队帮。水泉大队是全社最偏僻的一个队,居住分散,条件差,困难大,前几年牲口缺草料,厚庄大队让他们把五十多头牛赶到厚庄喂了一冬。一九六八年水泉大队粮食自给,他们要主动卖粮给国家,兄弟队的同志们说:“你们的家底还薄,你们多储备一点,我们多卖给国家一些。”这一年,水泉储备了四万斤粮。一九六九年,水泉除完成了三万斤卖粮任务,储备粮达到七万斤。
五、先抓好了三分之一,全公社面貌大改观。全社二十一个大队,队队学大寨,人变、地变、产量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全公社平均亩产三百多斤。一九六七年亩产就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六八年亩产就“跨过黄河”,一九六九年亩产达到七百斤。全公社的粮食总产量,一九六六年只有五百八十万斤,一九六九年达到一千三百万斤,三年翻了一番多。农林牧副总收入,三年也翻了一番多。卖给国家余粮,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三年,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三年多了三百七十五万斤。集体储备粮成倍增加。广大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学大寨,赶大寨,先抓好三分之一来得快,以点带面办法灵,大寨红花全社开。”
昔阳县革命委员会调查组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定要抓好典型——大寨公社革委会抓典型的调查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