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种水稻的启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1年08月 -> 种水稻的启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树林 1971-08-29 00:00

种水稻的启示

第4版()
专栏:

种水稻的启示
装甲兵某部团长 王树林
在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的照耀下,我们到塞外高原试种水稻。老乡告诉我们:“这里几辈子都没见过稻子,种上水稻恐怕也只能收点青稻草。”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认为没有种过水稻,并不说明不能种水稻。那种认为过去没有过的东西,将来也不会有的思想,是把事情看成静止不变的,即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事物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能改天换地,做大自然的主人。于是,我们对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这里气候虽然寒冷,但夏季晴天多,阴天少,日照较强,还靠近湖泊和水库,具备水稻生长所需要的阳光和水这两个基本条件。至于作物生长期短,可以种早熟品种。在这里种水稻还是有条件的。
第一年种的水稻,开始长势不错。但是,九月间眼看水稻丰收的时候,这里却下了霜,水稻大都冻死了。毛主席教导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原来,这里气候寒冷,霜期来得早。我们按照过去在别的地方种水稻的老经验办事,结果等不到成熟就遇上霜冻。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霜期是大自然的规律,推迟它是办不到的。而掌握准灌水、施肥、烤田的时机,提早水稻的成熟期,是可以办到的。因此,要想在这里夺得水稻高产,还得在促早熟上下功夫。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第二年,我们采取了精选良种、塑料薄膜育秧、带泥铲秧移栽等方法,并结合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水土温度等措施,提前育秧,提早了水稻生长的时间。为了促使水稻返青快、分蘖早,防止贪青,我们还摸索出浅水灌、大水淹、适时小落干、提前“搁水烤田”的管理办法,促成水稻早熟,躲过了霜冻。实践证实了我们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这一年,我们种的水稻,亩产却只有二百八十多斤。这说明,第一年得到的认识还不完全,还有待于补充和发展。
我们认真分析了第二年种水稻的情况,特别对产量较高的一块稻田进行了研究。这块田是最后插的秧,当时把剩下的秧都插到这块田里,平均一亩地多插了一千六百株。这块田的产量高,是和密植分不开的。我们第一年虽然得出了要促早熟的认识,却没有认识到随着成熟期的改变,株数也要改变,仍然按照过去在别地插秧的经验来安排株数,结果密度不够,粒数较少,粒重较轻,所以产量不高。因此,在这里要使水稻高产,除了促早熟外,还必须增加株数,增加密度。这就是我们在第二年种水稻的实践中,从感性认识得到的理性认识。
第二年实践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还要经过再实践的检验。于是我们在第三年种水稻时,进行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密植试验,结果试验田亩产达一千三百多斤,大面积平均亩产达五百多斤,超过了《纲要》。但也有一部分稻田密植过度,造成稻秧封行,通风透光差,结果歉收。于是,我们对于怎样密植才算合理的问题又进行了调查研究,摸索出大垄双行插秧法。这样宽一垄、窄一垄,利于光照和通风。后来,我们获得了好的收成。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通过这三年种水稻的实践,我们加深了对毛主席关于实践第一和两个飞跃的基本哲学观点的理解。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如果我们没有第二年和第三年种水稻的反复实践过程,就不能肯定在寒区种水稻必须促早熟和必须密植的正确认识,而且也不能纠正认为“水越多越好”和“秧苗栽得越密越好”等错误认识,从而获得丰收。在实践中经常地产生新事物、新问题,需要人们去探索,去解决。人们正是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的。
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我们对于种水稻的理性认识之所以能够逐步深化,正是由于在三年的实践中,注意到了大面积被冻坏的稻田的情况;注意到那块密植程度较高因而产量较高的稻田的情况;注意到一部分稻田密植过度,通风透光不好因而歉收的这种现象。我们就是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经过认真的思考、分析、判断而得出理性认识。
但是,人的认识并没有完结。比如:病虫害的出现,土质的变化,优良品种的变异以及其它一些现在还预想不到的情况,都会影响水稻的生产。我们还将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新的认识。


查看完整版本: [-- 种水稻的启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