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陇南山区大寨花——记中共成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带领群众建设山区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1年10月 -> 陇南山区大寨花——记中共成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带领群众建设山区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1-10-28 00:00

陇南山区大寨花——记中共成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带领群众建设山区的事迹

第3版()
专栏:

陇南山区大寨花
——记中共成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带领群众建设山区的事迹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峰峦起伏的陇南山区,涌现出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这就是甘肃省的成县。
这个县的广大社员和干部,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山区,在短短三年中获得了很大成就。如今,这里河水上了高山,沟里有了稻田;一条条盘山公路正在向僻远的村庄伸延,一座座小水电站在深山峡谷中发出光和热。随着水平梯田的增加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林木覆盖面积的扩大,农作物产量逐步上升。去年,全县粮食单产即比一九六九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八点五,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木材、干果、花椒、蜂蜜、药材等多种经营产品的总产值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一倍多。今年夏粮又获得了丰收。
中共成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在回顾全县的变化,总结这几年的工作时深深体会到: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是这里三年巨变的根本原因。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狠抓思想革命化
成县的总面积达两千五百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是山川交错的丘陵平川区,四分之三是纯山区。县革委会成立后,作出了坚决学大寨,用毛泽东思想建设山区的决定。为什么这样重视山区建设?因为他们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旧县委的一些人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单纯为了创高产,用主要力量去抓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四分之一的丘陵平川区,农业投资、农械分配、干部配备,也给这里“吃偏饭”。结果,由于对山区建设抓得不紧,山区的粮食亩产量一直在一百斤上下徘徊。
县革委会作出加强山区建设的决定后,山区的广大群众和干部欢欣鼓舞。但是,有的干部和社员有畏难情绪,认为:“山区是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很难改变。”有的有依赖国家的思想,要求国家多多地给钱给物。针对这个情况,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的教导,首先狠抓了山区各级领导成员和社员群众的思想建设。他们带领县、社两级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到立新公社草坪生产队参观学习。过去这里是一个“石多地又陡,耕地摔伤牛,十种九不收”的穷地方,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六八年,这个生产队认真学大寨,领导成员狠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带领贫下中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闸沟造地,兴修水平梯田,对山、水、田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奋战一年,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草坪生产队的变化,使县、社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说,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依靠集体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定能把山区建设好的。
就象组织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到草坪生产队参观学习那样,从一九六八年以来,县领导成员用先进典型引路的办法,紧密联系实际,在全县干部和群众中,先后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中心的思想教育运动。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觉悟,坚定了他们以大寨为榜样,靠毛泽东思想建设山区的斗志。
学大寨,建设山区,领导是关键。几年来,成县县委和县革委会联系当地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实际,狠抓全县各级领导成员的革命化建设。地处高寒山区的南康公社,是全县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方。这个公社有的领导成员不安心在这里工作,县委副书记杨克明就三次来到这个公社,同干部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正确认识南康,坚定了公社干部在这里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的信心。大坪公社有些干部,过去有“好人主义”思想。在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中,公社党委组织全社干部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大大提高了干部的觉悟。从此,全公社的干部狠抓阶级斗争,带领群众深入开展“一打三反”运动,使全社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几年来,县委和县革委会还先后增派了一百多名干部、教师、医务人员到山区参加建设。在山区培养了三百七十多个农机、水利、兽医等技术人员。调进山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也比过去大大增加。全县各行各业都努力为建设山区服务。这样,就有效地加快了山区建设的进程。
调查研究开红花,艰苦奋斗结硕果
有了建设山区的雄心壮志,还必须有革命化的工作作风。成县县委和县革委会领导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的教导,首先兴起调查研究之风。他们冒严寒,顶酷暑,走遍了全县的二十二个公社、二百多个大队,对全县的山川地理、农时作物、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了普查,从而掌握了领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山区建设的主动权。
成县中部山区经常受旱。一九三二年大旱时,有个叫贺永春的贫苦农民,为了给自己的二亩稻田找水,在深山沟里一连挖了几天,一滴水也没有找出来,最后急成疯癫死了。从此,这里的人就断定干山沟没有水。究竟有没有水?为了揭开这个“谜”,县委书记张世清在这一带徒步走了一百八十多里,爬过了一座一座山头,越过了一道一道深沟,访问了数百名老农和基层干部,召开了三十多次座谈会,做了细致的调查了解。一天,他和县委的两个同志来到凤凰山下,发现有一股小水,他们立即沿着清流往上找,终于在十多里外的深山峡谷里找到了这股水的源头。接着,又和当地社队干部一起找到了六七条山涧小溪。这次调查,使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中部干旱山区的水文资料,得出了“沟沟有水,水量不大,涝季成灾,旱季干涸”的结论。根据这种情况,几年来,县委和县革委会在领导中部山区兴修水利的工作中,采取了蓄、引、提并举,以蓄为主的方针,先后修建了渠库塘坝四十九处,提高了中部山区抗御干旱的能力。
毛主席教导说:“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建设山区的斗争中,成县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十分注意培养自己具有艰苦奋斗、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几年来,他们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那里有困难就出现在那里,那里有问题就到那里去解决。
红川公社境内有一条河。过去,河水流经“一天门”这个地方时,因石崖阻挡,绕了一个月牙形的大弯流了过去,使大片平地变成了河床。为了根治这条河流,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来到红川公社,同社员群众一起调查研究,制订治河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又多次冒着风雪和社员一起凿壁穿岩,拉沙运石,经过五个多月的战斗,终于炸开了石崖,让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驯服地流入了新的河道,腾出了大片平地。现在这片平地已经改造成为农田。
在县委和县革委会领导成员的带动下,几年来,全县社、队两级领导成员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勤务员,促进了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成县山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山上山下可以大量种植果木和用材林,地边地堰到处可以栽桑;从春到秋,杂花生树,蜜源满山,是发展养蜂的好地方;崇山峻岭上有许多药材可供采挖,阴湿地带的芦苇、荆条,可以用来编席、编篓、编筐。
成县的自然特点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实践中,县委和县革委会认识到,全面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是搞好山区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山区面貌的必由之路。如果不抓粮食,山区建设就没有巩固的基础;但是不搞多种经营,不筹资金,也要影响山区建设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因此,他们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决心领导群众把多种经营开展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把多种经营搞上去呢?店村公社柏柳大队张院、安沟两个生产队发展多种经营的情况使县委和县革委会受到了启发。张院生产队原是个穷队,他们在发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中,坚决执行党的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既注意扩大公共积累,又注意在增产的年景下使社员增加收入,因而农、林、牧、副各业连年丰收。另一个比张院条件好的安沟生产队,由于领导班子中存在着“积累越多越好”的错误思想,片面地强调了多积累、少分配,结果多种经营得不到发展,苹果、蚕茧的产量逐年下降。
县委和县革委会从这两个生产队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发展多种经营关键在于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于是,他们多次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全县干部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县委领导成员带着执行政策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深入山区进行调查研究,突破一点,指导全面,把党的政策迅速变为群众的行动。二郎公社是全县有名的蜂蜜产地,产蜜量占全县的三分之一。以前由于在执行政策上有问题,这个公社的蜂蜜产量下降了。后来县委有个领导成员,来到这个公社,认真落实政策,有效地促进了集体养蜂事业的发展。去年,这个公社的蜂蜜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一倍多。
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有一次,县委书记张世清去宋坪公社,路上看到川区一些社队农田基本建设已经全面铺开,但山区的宋坪公社连小豆还没有收完,柿子还挂在树上,大部分队的农田基本建设还没动手。经过了解,原来是劳动力紧张。就拿交售征购粮来说,宋坪公社一年上交二十几万斤粮食,从宋坪到国家粮库,有六十多里山路,每年仅交征购粮就要用六千到八千个工。宋坪公社每年光是柿饼一项就可收十五万斤,但因为缺少劳动力,大部分运不出来。
这两件事就说明,要进一步发展山区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交通,一个是机械化。于是,县委和县革委会发动群众,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建设山区公路。从县革委会成立到现在,全县一共兴修公路一百四十二华里,架桥二十八座。同时,在几条河流上先后兴建了九座水电站,解决了山区农副产品加工的动力问题,腾出了一批劳动力。三年来,由于多种经营的迅速发展,为扩大再生产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山区不少社队用上了脱粒机、粉碎机、柴油机等农业机械,偏僻山村第一次发出了机器的轰鸣声。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周恩来总理十月二十七日会见了美国友好人士谢伟思和夫人。这是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查看完整版本: [-- 陇南山区大寨花——记中共成县委员会和县革委会带领群众建设山区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