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军队爱人民 人民热爱子弟兵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01月 -> 人民军队爱人民 人民热爱子弟兵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2-01-23 00:00

人民军队爱人民 人民热爱子弟兵

第3版()
专栏:

人民军队爱人民 人民热爱子弟兵
百家米
驻守东海前哨一个小岛上的人民解放军某部二连指战员,有一次用小船运回七百斤大米。由于海上突然刮起狂风,下起大雨,大米全部湿透了。这件事被共产党员、民兵排长李顺水知道了。他想:战士们日夜为保卫祖国站岗放哨,怎么能让他们吃被海水泡过的大米呢!应该发动社员群众把那些米换过来。他的想法得到全村社员群众的支持,很快就凑齐了七百斤大米。当他们把米送到连队时,战士们说什么也不肯换。可是社员群众一齐动手,把那些被海水泡过的大米换走了。
事情发生以后,二连指导员就以这七百斤“百家米”为教材,对全连战士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使战士们进一步增强了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不久,一股强台风袭击这个海岛。驻岛解放军指战员,顶风冒雨,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有些老年人、小孩走不动,战士们就扶的扶、背的背、抬的抬,很快把他们安置好。突然,战士们发现有两条渔船被大风浪冲走了。连长立即带领十几个战士,冒着暴风雨前去抢救。他们赶到海边,渔船已被巨浪冲离海岸,眼看就有被打碎或漂走的危险。连长高喊一声:“抢救人民财产要紧!”带领战士们往大海里游去。战士们经过一阵紧张战斗,终于抓住了渔船上的锚绳。这时,一排小山似的巨浪劈头盖脑地压来,把战士们全都埋在浪下,情况十分危急。战士们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牢牢地抓住锚绳不放。这时,村里的民兵赶到了。军民齐心协力跟风浪搏斗,终于把两条渔船从浪口中夺了回来。
拥军船
在人民解放军某部指战员中,传颂着“拥军船”的动人事迹。这艘“拥军船”上的七位老船工都是上了年纪的贫农老大爷。他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七十多岁了,最小的也有五十开外。
去年初,解放军某部执行任务来到黄河岸边。宽阔的河面,奔腾的激流,给部队执行任务带来许多困难。南河渡公社的这七位老大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拥军爱民”的伟大教导,主动把一只已报废了的旧木船,修了又修,补了又补,用来给部队摆渡。从此,不管是盛夏,还是隆冬,七位老大爷怀着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接送亲人,载运粮草。
一天深夜,乌云密布,狂风呼啸,咆哮的黄河波涛汹涌。老船工们正准备休息,九连指导员张作兴和一个战士赶来,要立即过河执行一项紧急任务。
这一段黄河险滩多,激流变化无常。夜间行船,看不见水面,眼下又风急浪高,渡河要冒很大的风险。可是,船长张新卓和六位老船工都坚决表示:“解放军执行任务为人民,就是有天大的危险,也要把解放军同志送过河去!”说着,他们把船迅速从河汊里划了出来,载着张作兴和另一个战士向黄河激浪冲去。
木船划出不到三百米远,就被卷进一股强大的激流中,船身被掀得上下颠簸,左右摇摆。老船工们奋力摇橹划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搏斗,终于冲出了激流。可是走不多远,又发生了意外的情况:木船被巨浪推上了一个浅滩,深深陷进泥沙里。张指导员和老船工们几次下水推船,木船仍然一动不动。张指导员和战士商量,决定涉水过河。张大爷为了保证亲人解放军的安全,对老船工们果断地说:“走,咱们下水把解放军护送过去!”说完,他和两个老船工纵身跳入水中,把张指导员和战士围在中间,向对岸冲去。这时,天空骤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狂风推着巨浪冲得人站不稳脚跟。一排恶浪猛地扑来,三位老船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巨浪,保护解放军同志。经过艰苦的搏斗,他们终于胜利地到达了黄河对岸。
爱民车
去年十月,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公社十里河水电站发电了,山区人民祖祖辈辈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人们望着雄伟的机房,看着明亮耀眼的电灯,个个喜笑颜开。大家异口同声地感谢亲人解放军的帮助。
修建十里河电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架高压线用的一百根水泥电杆,要从河南省修武县运回。通往那里的公路,弯弯曲曲,要穿过海拔一千多米的太行山。公路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电杆怎么才能运回来?人们心里非常焦急。
这件事传到太行山下解放军某部,部队领导决定立即派出汽车支援山区人民。
汽车班长路国安和副班长李德林等四位同志接受了任务。他们在一辆空车上绑上长杆,先在山路上试验。公路最宽的地方有六米左右,最窄的地方一辆汽车刚能通过,有九十多处陡坡和急转弯,有二十多处翻浆路。重重的困难摆在战士们面前。他们豪迈地说:“人民的军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困难再大,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不怕!”
抢运水泥电杆的战斗开始以后,三辆汽车满载着水泥电杆向丛山峻岭驶去。
到了山中间,公路上连一辆小平车都不能同时对面通过,如果打错了方向盘,人车就会掉进深渊;如果行车靠里边,电线杆就会撞到石崖上把车顶翻。战士们小心谨慎地驾驶着车辆,闯过了难关。
一天早晨,起了大雾,对面四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战士们正准备出发,又下起雨来。大家焦急不安地看着天色。班长路国安说:“眼下山区建设多么需要电杆,难道我们能被这小小的困难吓倒吗?”班长的话提醒了大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对!为了支援山区人民建设,天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汽车辗着泥泞的道路,穿过雨雾出发了。战士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战胜了重重困难,闯过一道道险关,把一根根电杆运到了山上。
高压线架通了。十里河电站工地上立即沸腾起来,“向解放军学习!”“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山谷。
送甘露
六月的一天晌午,骄阳似火。在东海前哨的南寨山下,芦山大队第一生产队队长李登雄望着干裂的稻田,感到十分焦急。原来,这个生产队的社员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把南寨山下一块历来没有种过水稻的旱地改为水田。可是正当水稻扬花吐穗时,遇上了长期干旱。李登雄知道离这里几百米远的山腰上,解放军某部八连的小水塘里还有半塘水,如果用来灌溉这丘水田,就可以战胜干旱。他转念一想:部队自己种了不少菜,也正缺水,怎么能给部队添麻烦呢。
八连副指导员柯金帮这天到田里了解旱情,发现生产队的稻田缺水。他想应该把山腰上小水塘里的水给生产队灌溉这丘稻田。柯金帮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连队生产组的同志们,大家都表示赞同。次日清晨,南寨山下这块稻田里,已是一片清水汪汪。
八连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南寨山的社员群众,他们热烈赞扬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夏收时节,这块水稻田获得了丰收。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军队爱人民 人民热爱子弟兵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