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引我们夺高产——记白杨河第四生产队长李志歧坚持科学实验夺高产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02月 -> 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引我们夺高产——记白杨河第四生产队长李志歧坚持科学实验夺高产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2-02-28 00:00

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引我们夺高产——记白杨河第四生产队长李志歧坚持科学实验夺高产的事迹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引我们夺高产
——记白杨河第四生产队长李志歧坚持科学实验夺高产的事迹
位于嘉峪关外祁连山麓的甘肃省玉门市清泉公社白杨河大队第四生产队,土地贫瘠,气候高寒,农业生产历来处于广种薄收的状态。在旧社会,这个地方的粮食产量最高是亩产八十斤左右。
解放后,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闹生产,粮食亩产翻了一番,但长期以来平均亩产还是只有一二百斤。眼看着一面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三面是大戈壁的自然环境,人们很难相信这里的粮食产量会有多大的提高。
一九六三年,生产队队长李志歧,从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实践论》中得到启发,带领队里的贫下中农,坚持搞科学实验,终于在瘠薄的土地上闯出了一条粮食高产稳产的路子,使全队的粮食亩产量一跃跨过了“黄河”。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在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一年间,除一年因特大干旱亩产七百七十三斤以外,其余四年都在八百斤以上,相当于解放前粮食亩产量的十倍。与此同时,他们还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上千个县、社和生产队提供了优良品种五十四万斤,为促进兄弟地区的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
实践出真知
解放前从河南省逃荒讨食到甘肃的李志歧,对旧社会无比愤恨,对新社会无比热爱。一九五九年他被选为生产队长以后,就下决心要和全队贫下中农一起,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早日改变落后面貌。
怎样才能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呢?李志歧从毛主席哲学著作《实践论》中得到了启发。毛主席教导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李志歧想到,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要提高粮食产量,首先得要把土治好。这就要求通过实践,首先掌握有关白杨河的土壤的知识。于是,他在队里各色各样的土壤上种上庄稼进行试验。有一种油黑色的土壤,象一个个窟窿一样分布在地里。在这种土壤上种上小麦一周后,种子的胚就坏了,两周后麦种全部腐烂。李志歧把这种土放在嘴里一尝,有一种苦咸味,证明这是黑碱土。他又扛上镢头到地里挖了几个坑看看表土层下面的情况,发现在有些表土层下四五寸深的地方,有的是红粘土板结层,浇了水不渗透;有的是积满了沙石的漏沙坑,浇了水就漏掉。经过这样反复考察,李志歧找到了影响白杨河粮食产量上不去的“三害”:盐碱、漏沙、板结地。
经过实践,找到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三害”地以后,使李志歧加深了对毛主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教导的理解。他坚信,只要肯努力实践,“三害”是可以治服的。于是,他在队里找了几位贫下中农,组织起一个科学试验小组,开始变革“三害”地。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摸索出用挖坑加沙、埋压绿肥的办法改造板结层,用挖坑掏沙填土的办法改造漏沙地,用掏碱填沙、引水洗碱的办法改造碱窟窿等一系列根治“三害”的措施。
但是,板结层、漏沙地和碱窟窿并不是大片大片连在一起的,而是星罗棋布似地掺杂在一般地里,又往往隐藏在表土层下面。为了查清所有的“三害”地,李志歧常常在风雪交加、大雨滂沱的日子里,跑到田间去观察,把生产队五百亩耕地上的“三害”一处一处地弄得清清楚楚。接着,他就和全队的贫下中农、社员群众一起,同“三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为了不误农时,李志歧和他的科学试验小组,每年都是利用冬春季节,冒着狂风大雪拉沙运土。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五年,全队贫下中农共移动六万多方土石,治服了这些“三害”地,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但是,李志歧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一九六五年,他领导科学试验小组引进了“阿勃”小麦良种,在试验田试种时亩产达到八百斤。有人说,“阿勃”是个好品种。可是,第二年拿到大田里推广时,单产一下子下降了一百九十斤,有人又说,“阿勃”品种不见得好。
针对这一情况,李志歧又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毛主席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不但要看事物的表面,还要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李志歧反复琢磨毛主席的这一指示,联系前几年试验胡麻条播的教训,得到了启示。
胡麻,在白杨河历来是一种低产的油料作物,亩产只一百斤左右。当地农谚说:“深谷子,浅糜子,胡麻撒在地皮子。”一些人受这种旧习惯的影响,种胡麻时一直使用撒种不上粪的旧方法,说:“深耕条播不扎根,施肥返绿不结籽。”为了提高胡麻产量,一九六四年李志歧亲自试验条播,果然没有出苗。他在失败面前停了步。
有一次,一场大风卷起漫天尘土。李志歧想起了撒播的胡麻籽可能会被风刮走。他迎着呼啸的寒风到地里观察,发现胡麻籽果然被风吹得稀的稀,稠的稠。看到这种情景,李志歧决心再次进行条播试验。试验时,有两个社员帮助他扶耧,一个播得深,一个播得略浅些。结果,深的没有出苗,浅的出了苗。从此,李志歧认识到,胡麻不是不能条播,关键在于深度要适当。认识到这个规律后,他们在大田种植胡麻时,就把撒种改为条播,经过灌水、施肥和精心管理,使胡麻的亩产量由过去的一百斤,提高到三百五十斤。
回忆起种胡麻的实践,增添了李志歧再次试验“阿勃”小麦品种的勇气。他想:“阿勃”能上八百斤,说明它具有高产的性能,大面积推广单产下降,说明外因有影响。只要在实践中掌握它的内部规律,就能使“阿勃”达到高产稳产。李志歧继续进行了试验,经过详细观察、对比,终于认识到“阿勃”具有不倒伏、防风抗锈能力强的优点,和顶土能力差、不宜于深播的弱点。掌握了这些规律后,一九六八年,他们在大田里种植“阿勃”九十亩,亩产又达到了八百斤。
几年来,李志歧同科学试验小组的组员们一起,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先后引进和自己培育小麦优良品种一百六十个,大面积推广了十四个,亩产都在八百斤以上;引进蚕豆优良品种五个,大面积推广三个,亩产都在七百斤以上;引进油料优良品种二十五个,大面积推广三个,亩产都在三百五十斤以上。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毛主席教导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遵照毛主席这一教导,多年来,李志歧的每项科学实验活动,都是和群众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过去,白杨河四队的麦田里,燕麦草造成的草荒很严重。一亩小麦地里,燕麦草最多时达到一百二十万株,超过小麦有效株数的三、四倍。它同小麦争水、争肥、争阳光,严重影响了小麦的高产。有一年,这个队的十多亩麦田,因为草盛苗稀,亩产只有二百斤。看到一年劳动的成果被燕麦草吞噬的情景,李志歧的心情非常沉重,决心攻破燕麦草荒这一关。
他到群众中去访问,听到这样一首民谣:“燕麦草,真狡猾,一个出春,一个出夏,一个来年发芽。”李志歧想:这首民谣不是反映了燕麦草发芽、出土的规律吗?于是,他专门划出了一块观察田,对燕麦草的发芽、出土规律进行观察,发现燕麦草发芽、出土最集中的时间,还是在立夏前后各一周,年初和春天发芽、出土的是少数。接着,李志歧又发现燕麦草籽落在浅处和深处发芽的情况不一样。经过观察、试验,他又掌握了燕麦草深不出,浅不出,温度、湿度不够不出的“三不出”规律。
掌握了燕麦草发芽、出土的时间和“三不出”的规律后,大大增强了李志歧战胜燕麦草荒的信心和决心。他和贫下中农一起,经过几年反复实践,找到了“迟播灭草”的方法,就是在立夏前后各一周内,通过对土地的加工,促使燕麦草尽早发芽、出土,接着集中力量把它锄掉。然后,再播上成熟期早的小麦良种,加上“轮歇倒茬”和薅、捋、拔等综合措施,从而战胜了燕麦草荒,保证了小麦的高产稳产。消灭燕麦草荒的经验,使李志歧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向群众学习的重要意义。一九七○年五月,麦田突然发生了“丛矮病”,很快在一百八十多亩田里蔓延开来。那些日子里,李志歧几乎整天蹲在地里观察。他发现患病的小麦,先是出现“花形叶”,而后枯萎死去;又发现病区能飞会跳的昆虫比较多。他想,是不是昆虫传染的病毒呢?他立即请来科学技术人员一起观察、试验,并且多次召开老农座谈会,分析研究“丛矮病”的起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发现“丛矮病”是由叶跳蝉和飞虱两种昆虫传染病毒引起的。他们及时喷洒农药,烧毁聚居昆虫的田埂杂草,战胜了“丛矮病”。
在防治“丛矮病”的过程中,一次,贫下中农对李志歧说:“丛矮病”区不是也出现过穗大、粒饱的小麦吗?贫下中农这句话,提醒了李志歧。他想戈壁滩上的红柳既然能够在斗争中增强适应性,抗干旱、耐严寒,从病区“冲杀”出来的小麦,也应该具有抵抗这种病害的能力。于是,他挑选了一批这样的麦种做试验,果然收到预期的效果,亩产达到了一千零八十斤,为大面积防毒、抗虫提供了新的优良品种。
对真理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
一九六五年,白杨河四队一个女青年社员在地里发现了一株秆粗、头大的小麦,当场系上了红头绳。夏收时,李志歧把这株有六十二粒的小麦珍贵地保存起来,第二年点播到专门划好了的试验田里,从出苗、分蘖、吐穗、扬花,一直认真地对比着其他品种,进行观察、比较、研究。经过三年试验,由这六十二粒小麦培育成了一种新的小麦品种,亩产量一直稳定在八百斤以上。他们高兴地把这个自己亲手培育起来的小麦良种,命名为“玉门一号”。
五年过去了,从白杨河推广出去的“玉门一号”,已经在许多地方生根、开花、结果。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亩产超千斤;在内蒙古亩产千斤。
远方的喜讯,使李志歧的思想受到触动。他想:为什么“玉门一号”在兄弟地区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在它的故乡却老是在亩产八百斤上踏步不前?他走到群众中征求意见。老贫农和科学试验小组的同志们七嘴八舌地说:“老李,这几年咱们在科学实验上搞出了一些成绩,是不是觉得瓶子装满了,小车推到了头,认识到顶了?”群众的一席话,一下子说到李志歧的心坎上。他想:是啊,这几年自己队里只防“玉门一号”退化,不求它的发展,不敢用新的实践打破旧的认识,行动上停滞不前,这不正是思想上存在着自满情绪的反映吗?“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李志歧反复地学习了毛主席这一教导,决心进行新的试验,探索继续提高“玉门一号”产量的途径。他和科学试验小组的同志们首先算了一笔账:一穗“玉门一号”小麦,一般“千粒重”(一千粒小麦的重量)是五十克,要突破千斤,就必须把有效穗数由过去的每亩三十万穗,增加到三十三万到三十五万穗,这就要求相应地加大水、肥,进一步改良土壤。从此,他利用冬闲时间,和群众一起,在冰天雪地里掏沙换土,高标准地进行农田建设;播种后,又适当增加有机肥料,并做到合理浇水。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他们种的三十亩“玉门一号”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二十五斤,突破了五年稳而不进的局面。
李志歧在进行合理密植的试验中,也体会到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是永远不会完结的。一九六五年,他用“白大头”这个小麦品种进行合理密植的试验,采取了二十八斤、三十二斤、三十八斤、四十二斤四种不同的下种量。结果,三十二斤的一种产量最高。这时,有人说李志歧可算找到了门道。李志歧也感到在合理密植上有了一些底。但是,过了两年,一个新的情况又发生了。他从外地引进一个小麦优良品种,按三十二斤的下种量下种后,出苗稀稀拉拉。同时,李志歧还发现,同样的品种,墒情不同、土壤不同、使用的肥料不同,播种同样数量的种籽,出苗的密度也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李志歧经过反复试验认识到,每个品种不但都有自己的“千粒重”,而且不同的墒情、土壤、肥料,对小麦的分蘖都有不同的影响:沙土分蘖能力弱,壤土分蘖能力强,畜粪肥分蘖能力弱,人粪肥分蘖能力强。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进一步在合理密植上获得了自由。
现在,白杨河这个过去被人们认为是“地高天凉,冬麦不长”的地方,由于坚持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种田,已经试种冬小麦成功,亩产量也达到八百斤以上,为把一年一熟改为两年三熟创造了条件。许多人为此向李志歧表示祝贺。李志歧却深深感到,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自己只是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表示,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进一步探索农业增产的途径,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引我们夺高产——记白杨河第四生产队长李志歧坚持科学实验夺高产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