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搞好科学种田 夺取农业新丰收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03月 -> 搞好科学种田 夺取农业新丰收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永贵 1972-03-31 00:00

搞好科学种田 夺取农业新丰收

第2版()
专栏:

搞好科学种田 夺取农业新丰收
陈永贵
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客观规律。要迅速改变我国农业的面貌,非走这条道路不可。刘少奇一类骗子,不让搞农业“八字宪法”,他们的目的就是从“左”的或右的方面来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们昔阳县和大寨大队的干部和社员,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坚决响应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一个字一个字地抓,一个字一个字地落实。把搞好科学种田,当做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执行。
创造新套套,在土、水二字上做文章
土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中心,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在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过程中,要首先抓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是实现增产的一条重要措施。我们昔阳县几年来所以能够连续大幅度增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县人民以一个很大的干劲,不间断地抓土、抓水,改天换地。
昔阳县现在完成和正在完成的中、小型水库二百来个;大的劈山改河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力争今年完成;治理河滩的任务,今年也可以治个差不多;小河和各大队的山洼山沟治理,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是些扫尾工程了。下一步怎么干呢?广大群众说的好:地不变,粮不变,土地变样粮增产。这就是说,全县要继续前进,在土字水字上做新文章。如何做新文章呢?大寨是在搬土山,造新田。经过十多年的战天斗地,大寨的沟治理了,坡地变成了梯田,薄地变成了肥田。在这个基础上,广大干部社员鼓起了新干劲,搬土山,填深沟,造“小平原”。搬土山造“平原”大有作为。原来在山顶上是一亩地,搬倒山,填平沟,就变成十来亩了。它既解决了阳坡的干燥和背阴地的寒冷,也利于通风透光。由于没坡度了,地面宽了,也有利于拦洪蓄水,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地块大了,就为水利化、农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昔阳县许多大队搞得热火朝天,全县劈山填沟、平田整地的工程比以往那一年都多。有人说,搬山造地太费工,这话不假,可是,干革命那有不费劲的呢?要算大账,算长远账,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就要多流汗,多用劲。
抓水字,不单单是个搞水利建设,还有个保持土里的现有水分问题。在山西,目前旱地还占大多数,况且又具有十年九春旱的特点,更应该重视防旱保墒这项工作。大寨社员在十几年的耕作实践中,摸到了一条保水保墒、蓄水防旱的经验,就是加厚活土层,大搞深耕、深种、深刨。活土层厚了,象海绵一样,能把雨水大部分渗进去,就成了上面看不见水的小水库,这样的土地抗旱能力很强。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大寨搞大面积深耕,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要实现改土蓄水,关键在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干劲,要有“愚公移山”的顽强精神。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当前春耕阶段,抓好水字是个大问题,一定要抓好耕耙保墒。不然的话,就会影响春播庄稼保全苗,造成全年被动。
施肥要讲究科学
草料不足牲口增不了膘,肥料不足庄稼增不了产,这是一样的道理,抓好肥料不仅要重视积肥,还要重视管肥。可是,正是管肥这个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了。有些地方每年辛辛苦苦积下不少肥料,没有好好管理,风吹日晒,肥效都给跑掉了。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大问题。
沤肥要讲究技术,使用肥料也有个讲究科学问题。如果把冷性肥上到冷性地里,热性肥上到热性地里,就形成了越冷越打颤,越热越出汗,不仅增不了产,还会减产哩。一九五四年,我们在村边上搞过一块丰产田,那是块白沙地,我们上的是炉渣肥,每亩上了二百多担。本来沙土地就没有团粒结构,炉渣灰又是碎面面,这两家碰在一起,结果坏了事。丰产田成了减产田。第二年,我们把炉渣肥上到粘土地里,炕土肥上到白沙地里,结果,两块地都获得了丰产。所以我们必须抱定一个严肃的科学态度,摸透各种肥料的性能,各种土壤的需要,各种作物的喜好,和土层薄厚、背坡阳坡、不同茬口等各种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用化肥当然是很重要的。可是,有些人光注意施化肥,忽视积农家肥,这就不对了。他们不了解有机肥料有着化肥不能代替的肥田作用,所以,不能因为有了化肥,就忽视了农家肥。
要认识良种 培育良种
使用良种,确实是成本低、收效大的一条增产途径,应当注意推广优良品种。
可是,在推广良种方面,也存在着唯心主义先验论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斗争。有的地方受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毒害,把事物看成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以为高粱、玉米就是天生的高产作物,好象它从来就有这号“天才”;小麦、谷子和别的小杂粮呢,天生就是劣种、低产作物。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去年各地出现的小麦、谷子的高产纪录已经驳倒了这种论点,大寨的事实也早就否定了它。就拿小麦说吧,在我们这地势高寒、春旱严重的太行山区,原来是种不成小麦的。后来有的人种一亩二亩,亩产只有三十来斤。可现在,它年年平均亩产四百多斤。收了麦子再种上谷子,亩产又是六百多斤,这样加起来就是一千多斤,再加上谷草谷糠等副产品,经济价值是很高的,成了高产作物。这就提出了一个怎么认识良种和高产作物的问题。我们认为,优良品种是劳动人民和科学工作者进行大量实践,付出了巨大代价,用血汗摸索和培育出来的。如果对当前的一些低产作物,我们按照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去从事长期的、大量的试验,同样可以培育出优良品种,使低产作物变成高产作物。
在推广良种方面,我们有一条深刻的经验教训,就是要先认识良种,然后再推广良种。这是因为,优良品种是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的,也只能在这种条件下才能正常成长,显示它的优点;同时,任何优良品种都不会是绝对的优良,对任何优良品种也得一分为二地看,既看到它的优点,也看到它的缺点。比如说杂交高粱,难捉苗就是个缺点;白单二号玉米产量高是优点,可它秆子高,在风大的山区里,一遇风就倒伏,就是个大缺点。所以,对外地的优良品种,要先试种一下,摸透它的脾气,然后再大面积推广。我们觉得,最好是下决心培育自己当地的良种。大寨大队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用金皇后玉米和土玉米杂交,培育了一个玉米品种,叫“晋杂一号”,连续种了十几代,亩产量一直是一千多斤。我们在育种方面的新目标,是培育出适合本省地高风大特点的高产低秆品种来。
有了好品种,不用好也不行。春播季节就要到了,种子要好好翻晒,要一样一样地做发芽试验,按发芽率确定播种量,准备足够的种子。同时,必须按各种作物的特性来选定播种时间。
认真试验,掌握密植规律
合理密植,是一条真理。我们搞密植,是在一九五四年开始的,当时,思想阻力很大,因为多年来就稀植惯了。怎么办?用事实来教育人,种几分试验田,搞密植对比试验。一试验,果然对群众教育很深,使大家看到了密植的好处,就普遍搞起密植来了。
可是,有些人一尝到密植的甜头,就密植起来没个边了,好象越密越增产是个规律。结果,把玉米种得太密,秆子又细又高,叶子密密层层,通不了风,吸收不了阳光,授不好花粉,这样就籽粒不好,一上秤称,分量不重,面粉也出的不多。我们又试验,又总结,认识到太密了,就违背了密植规律,土地、肥料倒是充分利用了,可挤得不能通风透光了,结不下粮食,把肥力也都壮到秆子上了。于是,我们不断探求密植规律,根据不同地势、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肥料、不同作物、不同茬口,进行各种密植试验,探求各种作物在当地的科学密度。而且,根据耕作条件年年变化,年年改进密度,这样,就越来越符合密植规律了。
为了做到合理密植,我们不仅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地块确定不同的密度,就是同一块地里,地中间和边上的密度也不能一样。就坡地玉米来说,地中间的行距和株距,应该比地边上的稀些,地边上借用通风、日照的好条件,可以密些。为了解决密植和通风透光的矛盾,我们采用了一地多用,高秆作物和低秆作物间作的办法。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地力,提高了粮食产量。
关键是个“管”字
土地修好了,肥料上去了,也有了好种子,能不能增产,田间管理是个关键。要搞好田间管理,必须一环紧扣一环,忽略一点,就会影响全局。首先,是个捉全苗问题。我们是集体经济,一个生产大队种着几千亩地,一亩地缺一成苗,就等于把几百亩地闲起来了,当然要影响产量。所以,一定要抓好全苗,该耕的及时耕,该耙的及时耙。该打坷垃的打坷垃,保好墒,下好籽,保证出好苗。如果还缺苗,就移栽,反正不叫它缺下一根苗。要知道,一年丰收先看苗呀。
搞好田间管理,还要注意清除地里的杂草,杂草夺了庄稼的吃喝,庄稼就长不好。要灭杂草,夏天就必须多锄,勤锄,杂草一长起来就锄掉,再加上个秋天深翻地,这是很有好处的。没草了,水、肥都用到庄稼上,高产就有条件了。
当前,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迅速发展着的大好形势,对我们农业战线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认真看书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提高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自觉性,为夺取今年农业新的丰收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


查看完整版本: [-- 搞好科学种田 夺取农业新丰收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