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喜看今日塔里木 林茂粮丰景色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09月 -> 喜看今日塔里木 林茂粮丰景色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2-09-29 00:00

喜看今日塔里木 林茂粮丰景色新

第2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三周年

喜看今日塔里木 林茂粮丰景色新
麦收时节,来到塔里木垦区,眼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座座水库,碧波粼粼;一条条水渠,纵横成网;一排排林带,郁郁葱葱。田野上,块块条田成方连片;麦海里,联合收割机繁忙作业;大片大片的水稻田,绿波荡漾;林荫深处,居民新村里,人欢马叫。看着这番景象,谁能想到,这就是昔日“平沙莽莽黄入天”的万古荒原呢?
一九五八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军垦战士,响应党的号召,挺进塔里木,摆开了向大自然进军的战场。十几年来,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沙石斗,同恶水斗,同盐碱斗,终于把塔里木建设成为一个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农业基地。
修农田水利 灌万顷良田
打开新疆地图,就会看到,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自西向东,横贯塔里木。河水,对于年降雨量只有几毫米到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两千七百毫米的塔里木是多么珍贵呀!可是,从前的塔里木河却是一条害河。每到枯水季节,河水几乎断流;一到汛期,河水暴涨,浊浪滚滚,横冲乱撞。把害河变为利河,就成为摆在军垦战士面前的第一场硬仗。开始,他们曾先后采用无坝引水、多口引水、筑坝引水来灌溉农田,但洪水一到,流沙淤塞,河床迁移,堤坝冲垮,只得再挖重筑。战士们总结了以往的治河经验,找到了治服这条河流的办法。在塔里木河上,军垦战士们凌空架起了拦河闸,兴建起一座座大、中型平原水库。塔里木河水通过一条条人造长河流进两岸,灌溉着塔里木垦区七十四万多亩农田。
经过十多年的奋战,今天,塔里木河两岸已兴建起大中型平原水库六座,大型拦河闸一座,开挖引水干渠和大的排水渠四百八十多公里,以及许多支渠、斗渠和毛渠。还修建了一批水力发电站。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塔里木垦区已经建设起大面积的能灌能排的旱涝保收农田。昔日“塔里木河水白流,两岸庄稼望天收”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治茫茫盐碱 飘千里稻香
“无风一片白,风吹白满天”。这是对遍布塔里木垦区的盐碱地的真实写照。盐碱成了农作物生长的大敌。能不能战胜盐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个人们多少年来一直想着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今天在军垦战士的手中开始解决了。开垦初期,有的军垦战士曾经在盐碱地上进行过旱地改水田的尝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总结了垦区治盐碱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找到了种稻压碱,旱地改水田的治盐碱办法。
大面积改种水稻,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得到大多数群众拥护。但是也遇到一些思想阻力。有人说:这是“扁担上睡觉——想得宽,种水稻是冒险。”也有的说“这里碱大、地薄、水少,如果弄不好,连种子也收不回来。”垦区各级党委发动广大军垦战士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进一步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总结了二十九团种稻压碱的经验,使大家受到了生动的教育。
二十九团耕种的土地主要是荒漠碱土,一米表土层含盐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最重的达百分之十,碱害面积占百分之四十。一个外国土壤“专家”曾断言“这是世界上罕见的重盐碱地,不可能改造,除非统统铺上一米厚的石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一半耕地撂荒,粮食平均亩产百斤左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团以治理盐碱为中心,广泛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挖排碱渠,改造条田,种稻压碱。从一九六六年以来,大面积种植水稻,盐碱灾害面积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下,粮、棉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连年大幅度上升,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了《纲要》规定的指标,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三倍,为国家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大量的粮、棉等农产品。
这个团的经验推广后,水稻面积迅速扩大。许多从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低的单位,产量迅速增加;许多过去缺粮的单位,不但达到自给,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商品粮。
筑起防风林 战胜风沙害
在塔里木发展农业生产,还要同风沙灾害作斗争。
地处大沙漠东端的三十五团垦区,是一个老风口,每当春天大风袭来,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刚出土的庄稼苗,不是被沙埋没,就是被打枯或连根拔掉。这个团的军垦战士,为了战胜风沙,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建场初期,他们就大力营造固沙防风林带。没有树苗,就到戈壁沙山中收集沙枣树种,到外地运来杨、柳、榆树树种、树苗,建立苗圃,自繁自育。有的树苗刚出土,一场风沙,又被吹没,他们就在苗圃的迎风面,筑起风障。干旱缺水,他们就一担担地挑水来浇灌树苗。有的地方盐碱重,植树不易成活,他们就开沟引水,刨窝栽植。有的林带被风沙打死,他们就挖掉枯树,一棵一棵地补栽。就这样,经过十几年的斗争,一条条林带,象一道道绿色长城,保卫着农田。
象三十五团一样,塔里木垦区普遍建立了防风固沙林带。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这里已植树造林四万六千多亩,保护了农田,绿化了环境,提供了用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曾经被资产阶级的探险家称为“死亡之海”的塔里木,如今沙漠变绿洲,荒原变良田。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锻炼,当年在开发和建设塔里木战斗中立下功绩的老红军、老八路,今天更加青春焕发,朝气蓬勃。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军垦战士,也在火热的斗争中茁壮成长。他们当中,有大批的人成了生产能手,数以千计的人参加了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他们决心高举革命红旗,昂首阔步向前进,在塔里木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图。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喜看今日塔里木 林茂粮丰景色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