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09月 -> 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中国电视摄影记者代表团 1972-09-29 00:00

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第5版()
专栏:

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中国电视摄影记者代表团
今年八月十四日至九月十八日,中国电视摄影记者代表团在亲密的兄弟之邦阿尔巴尼亚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友好访问。在访问期间,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斯巴秀同志接见了代表团,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代表团和新闻界、文化界的同志们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还先后到了十几个区,参观了许多工厂、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社和部队等,会见了著名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和广大工农兵群众,到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接待。这一切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中阿两国人民的革命情谊和战斗团结是无比深厚的和牢不可破的。
在我们刚刚到达英雄的“山鹰之国”的时候,一位阿尔巴尼亚同志就对我们说:“在阿尔巴尼亚,你们必将受到每一个人的热烈欢迎,你们将看到,从大城市到遥远的村庄,从学者到普通农民,从老人到儿童,都非常尊敬毛主席,都是对中国同志友好的。”的确,中阿友好真正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在阿尔巴尼亚中部的新兴的工业基地爱尔巴桑访问期间,曾到钢铁工人贝·巴哈同志家里作客。他和他的妻子以阿尔巴尼亚人民传统的殷勤好客的风习盛情地接待了我们。贝·巴哈同志曾在我国实习,他取出他和中国同志的许多合影,畅叙两国钢铁工人的亲密友谊。他有着劳动人民的敦厚、朴实的特色,说话不多,但是,从亲切的微笑和兴奋的目光中流露出十分真挚的感情。
在阿尔巴尼亚的几乎每一个区,都有以“阿中友好”命名的农业合作社。我们到都拉斯区的阿中友好农业合作社访问,合作社的领导同志在村头迎候我们,并陪同我们参观。在田间、路旁,男女社员们向我们亲切招手问好。中午,社员们用自己生产的丰盛食品招待我们,一再为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阿中两国农民之间的友好合作而干杯。
在地拉那郊区,我们访问了人民军的一支英雄的部队。年青的战士们正在打靶场上进行刻苦的军事训练。战士们齐声欢呼:“恩维尔—毛泽东”、“毛泽东—恩维尔”、“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友谊就是保证”。强大的呼声震撼着绿色的山谷。
我们到发罗拉区的特腊贾斯村,访问了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女机枪手、“人民英雄”卓·秋蕾的家庭。她的哥哥、妹妹和两个弟弟都是游击队员,妹妹也是一位烈士。她的八十五岁的老母亲,象迎接从远方归来的亲人一样,热情地欢迎我们。我们向这个光荣的家庭,向这位哺育和教养了五位英雄儿女的革命的老妈妈表示敬意,把一幅中国女民兵们迎着朝霞豪迈地走向岗哨的彩色织锦赠给革命的老妈妈,她激动地说:“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毛泽东万岁!”
我们访问了都拉斯海滨的一所少年夏令营。几百名男女青少年们,有的正在碧蓝的海水里游泳,有的正在细软的沙滩上沐浴着阳光,一看到我们,都站了起来,热情地向我们鼓掌表示欢迎,有节奏地欢呼:“恩维尔—毛泽东”、“毛泽东—恩维尔”。这热情洋溢的呼声,使我们深切地感到,中阿友谊必将代代相传。
在阿尔巴尼亚期间,我们遇到了曾经访问过中国的几位新闻界、文化界的同志们,老友重逢,格外亲切。他们都怀着一片深情,滔滔不绝地和我们叙谈着在中国度过的难忘的日子,共同沉浸在友谊的温暖之中。诗人、作家利·德达告诉我们,他在离开中国的前夕,心情是多么激动、多么难舍,整夜都不能成眠。他说:“今天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就好象又回到了北京一样。”
我们在访问中,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都是一见如故,相处十分亲切。在科尔察,诗人万·齐科一直陪着我们。临别时,他在我们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赞美友谊的诗句:
你们心情欢快地来自你们伟大的祖国,
你们拍摄了我们新生活的曙光,
洒下了你们辛勤劳动的汗水,
友谊的鲜花在我们心中开放。
我们访问了著名的“阿中友谊之港”都拉斯。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封锁,为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互相支援,一九六一年开辟了中阿航线,一九六二年成立了中阿轮船股份公司。十一年来,都拉斯港传颂着中阿友谊的动人故事。
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亚得里亚海碧波荡漾,水天相连。中阿轮船公司所属的货轮“发罗拉”号和中国货轮“兴宁”号,并肩停泊在码头上。远处还停泊着阿尔巴尼亚货轮“迪乌塔”号。高耸的百吨浮吊和巨大的龙门吊,正在摆动钢铁长臂,装卸着两国互相支援的物资。两三天以后,“发罗拉”号就要满载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启航驶往中国。
这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发罗拉”号。当时,“发罗拉”号船长捷·哈特同志、“迪乌塔”号船长弗·伊瓦奈同志和“兴宁”号船长于泽久同志携手来到驾驶台,有说有笑,表现出亲密的兄弟关系。原来,中阿两国的这三位船长,已有十一年之久的战斗友谊。
一九六一年八月,正当苏联现代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妄图卡住中阿两国人民的脖子的时候,十名中国海员来到了都拉斯港,和阿尔巴尼亚海员一起,登上“发罗拉”号,共同担负起开辟中阿航线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那时候,捷·哈特同志担任大副,弗·伊瓦奈同志和于泽久同志都是三副。八月上旬,“发罗拉”号从都拉斯港启航。阿尔巴尼亚的双头鹰红旗骄傲地飘扬在船头,第一次驶出亚得里亚海,终于冲破了惊涛骇浪,胜利地到达了湛江港,第一次在亚得里亚海和太平洋之间架起了
“友谊之桥”,把中阿两国人民连结在一起。
从这以后的十个月中,“发罗拉”号一共在中阿两国的海港之间往返了四次。两国海员在工作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在斗争中建立了同志和战友的亲密感情。在这期间,捷·哈特同志一直在“发罗拉”号上工作,弗·伊瓦奈同志调到了“迪乌塔”号上工作,于泽久同志先后在“星火”号、“黎明”号、“无锡”号和“兴宁”号上工作,差不多每年都要到阿尔巴尼亚一次,每次都要和他的阿尔巴尼亚老战友相会。这天下午,弗·伊瓦奈同志和他的夫人、女儿、儿子来到“兴宁”号上,看望于泽久同志。傍晚,于泽久同志又到市内看望弗·伊瓦奈同志一家。他们互相盛情接待,拿出当年在“发罗拉”号上的合影,畅叙了中阿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
在阿尔巴尼亚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多月,我们每时每刻都深深感受到中阿两国人民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经过急风暴雨的严峻考验的伟大友谊,受到了深刻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教育,学习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光辉的英雄业绩。
(附图片)
“发罗拉”号船长捷·哈特同志和我国“兴宁”号船长于泽久同志在驾驶台旁亲切交谈。


查看完整版本: [-- 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