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艰苦奋斗代代传——记“毛泽东号”机车组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10月 -> 艰苦奋斗代代传——记“毛泽东号”机车组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2-10-28 00:00

艰苦奋斗代代传——记“毛泽东号”机车组的事迹

第2版()
专栏:

艰苦奋斗代代传
——记“毛泽东号”机车组的事迹
汽笛长鸣,车轮飞转。北京铁路分局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机车,在铁路运输线上已经奔驰了二十六个春秋。在那炮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为了支援前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没有煤烧豆饼,没有好油用废油代替,没有棉丝就拔乌拉草擦车,将一列列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按时开到前线,为埋葬蒋家王朝立下了功劳。今天,在良好的条件下,机车组依然保持着当年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使这面全国铁路交通运输战线上的红旗更加鲜艳。
精打细算 点滴节约
今年六月的一天清晨,要去丰台西站挂车的“毛泽东号”机车,从车库缓缓驶出,停在信号灯前。车刚停稳,副司机李素芳就从机车里跳下来,跑回几十米远,把路边的一小团旧棉丝拣起来,拿回车上。在丰台机务段里,虽然煤场上的煤堆积如山,材料库里的油桶排列成行,棉丝码成垛,可是,“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仍然象老前辈那样,珍惜每一块煤,每一滴油,每一两棉丝。他们说,没有两就没有斤,没有斤就没有吨。勤俭节约就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每次上煤的时候,掉在地上的煤,他们都要一点一点拣起来。
最近,丰台机务段传颂着“毛泽东号”机车组三修梯子的故事。去年,机车组一个青年工人看到擦车用的梯子已经很旧了,还断了一根磴,就找司机长郭映福商量换个新梯子。郭映福一看修理一下还能用,就向这个青年讲起了机车组艰苦奋斗的传统,使这个青年受到很大教育,他把梯子捆捆绑绑又继续使用。几个月后,这个梯子的大帮断了一根,司机陈福汉觉得实在不能用了,就扛着梯子去材料库换新的。走到半路,他想起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教导,转身来到木工组,和工人一起从另一个破梯子上拆下一根大帮,把这个梯子修好了。今年四月机车外出检修,梯子放在车间里,别的机车组的一位工人见这个梯子这么旧,以为是谁扔掉不要的,就把上面的两根铁条拆走了。“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发现后,又一次把梯子修好,一直用到现在。
为革命精打细算,处处勤俭节约,已经成为“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光荣传统。从一九五一年到现在,他们共节约煤炭八千四百二十五吨,油脂材料费两万多元。
老车改造 焕发青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车组都把蒸汽机车改成了内燃机车。今年六月,“毛泽东号”机车组有人说,要是能换个内燃机车该多来劲啊!司机长郭映福听到这个议论后,心想:现在我国内燃机车的生产能力还有限,应该等别的机车组都用上内燃机车后,我们再考虑换车的问题。他建议党小组就这个问题,组织同志们回忆机车组成长发展的历史,并且开展讨论。
一九五八年,当时“毛泽东号”机车组行驶的京山线上,许多机车组都换上了拉得多、跑得快的国产“建设型”机车,只有“毛泽东号”机车组开的还是原来的老机车。有人说,这台机车该进历史博物馆啦,还是换一台吧。“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说,老前辈当初能够把机车从拉一千多吨增加到二千七百吨,我们今天也一定能克服困难,改造好老机车,使它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机务段党委的大力帮助下,他们对机车进行了技术改造,使机车的牵引能力提高到了三千二百吨。
一九七○年,当丰台机务段的另外一些机车组把“建设型”机车又换上了更加先进的“前进型”大机车的时候,“毛泽东号”机车组从全局出发,决心进一步挖掘潜力,在老机车上闹革命,使“毛泽东号”机车以更快的速度在祖国的大地上继续奔驰。
通过回忆机车组的历史,使全组工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说,现在,我们国家还不能一下子都换上内燃机车,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老机车为革命做出新贡献。他们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机车,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保证了列车的安全运行。一天,他们跑车回来,发现炉条被卡住,不能清灰。如果灭火检修,要停车二十四小时。同志们想,多跑一趟车,多拉一吨货,就对革命事业多一份贡献。他们决定带火抢修。炉火虽然用湿煤压住了,炉膛里仍然烟气滚滚,窒息灼人。副司机杨树林、司炉平学强等同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争先恐后钻进炉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终于修好了炉条,机车很快又去执行新的任务。
二十六年来,“毛泽东号”机车组已经安全行车二百五十四万公里,年年月月完成运输任务,比计划多拉了一百零二万吨货物,成为我国安全行车时间最长的货运机车。
艰苦奋斗 代代相传
“毛泽东号”机车组已经更换了五任司机长和八十四名乘务员,最早的乘务员现在车上一个也没有了,但是,艰苦奋斗的传统却二十六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老同志为保持它,发扬它,主动领好路,新同志接过来,传下去,自觉接好班。
现任司机长郭映福是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又在北京铁路局和丰台机务段兼有领导职务,外出开会学习比较多。他经常是刚跑车回来,换件衣服就赶去开会;白天开会回来,晚上又登上了机车。今年春节期间,郭映福刚从市里学习班放假回来,就跑到段上要任务。除夕晚上和初一上午,他都是在机车上度过的。四天假期,他就跑了两趟车,还访问了二十多个工人的家庭。
在老同志的言传身带下,“毛泽东号”机车组的青年工人迅速成长。今年刚上车的司炉康健民,开始感到能在“毛泽东号”机车上工作很光荣,干得挺有劲。可是过了几天,他觉得整天和煤、油、水打交道,思想就产生了波动。后来,在老师傅们的帮助和模范行动的影响下,他认识到: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靠艰苦奋斗得来的,只有把艰苦奋斗的传统接过来,才能把革命的红旗扛下去。从此,康健民努力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学习老师傅的好思想、好作风,自觉磨练吃苦耐劳的思想。夏天擦锅炉外皮,上有烈日晒,下有锅炉烤,温度高达四、五十度,康健民把这当作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每次都抢着去干,直到擦完才下来。
“毛泽东号”机车组的同志们从不居功自恃,骄傲自满,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教导,总是严格检查自己的缺点,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每到一地,他们首先打听附近有什么先进单位、模范人物,然后登门学习。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和全国几十个机车组建立了联系,互相学习,共同前进。
“铁路运输上有始发站和终点站,我们开革命车永远没有终点站。”司机长郭映福的这段话,是“毛泽东号”机车组全体同志的一条共同体会,也是他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他们决心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艰苦奋斗代代传——记“毛泽东号”机车组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