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调查研究的点滴体会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11月 -> 关于调查研究的点滴体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丛俊滋 1972-11-28 00:00

关于调查研究的点滴体会

第4版()
专栏:

  关于调查研究的点滴体会
中共山东省烟台市委员会书记 丛俊滋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毛主席的教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弊病。在斗争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矛盾,才能做好领导工作。
几年来,我们市的自来水,每到春秋季节就供应不足。新市委成立以后,决定迅速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因为较忙,就派了一个同志到水场去了解情况。那个同志回来汇报说,水场供水的水井,原来在河道中心,现在河道西移,离水井较远,造成水源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开渠引河水入井的措施,当时算是解决了问题。不料,一到秋天,又出了缺水现象。毛主席指出:“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来到自来水场亲自作调查研究。我察看了地形和大小水井的位置,发现以前开的渠道已经被泥沙淤平,早不起作用了;又找那里的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开座谈会,广泛地听取他们的意见,问题的真相就大白了。原来,水源是由一个“井群”组成的,中间是一口“母井”,周围一圈小井。由于多年缺乏检查维修,已有几口小井报废了,到了春秋季节,雨量减少,气候干燥,水位下降,小井的水量供不应求,缺水就是这样造成的。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决定多打“小井”和修浮水井的办法,增加“母井”采取的水量。这样一来,缺水问题较好地得到了解决。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通过解决自来水水源不足的问题,我深刻体会到,在调查研究中,别人的脚代替不了自己的脚。固然我们不可能事事都由自己去调查,但对一些需要自己处理的重大问题,是要亲自调查的,而且只有自己经常作直接调查,对于别人调查来的情况,才能比较正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所以,光凭听汇报和看材料了解到的情况去指导工作,往往是会“碰钉子”的。因此,自己的脚懒不得,停不得,必须经常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真正把情况弄清楚,指导工作才会比较有把握。
有一次,我从大街上走,看到菜店门口排队买菜,我问买菜的人是怎么回事。他们反映说,近来蔬菜较少。我又到菜店里问服务人员是什么原因。他们说是搞运输的不跟趟,运不进菜来。听了这些反映,我反复思考:菜店里运不进菜来,是组织得不周密呢,还是菜源有问题呢?为了把问题弄清楚,我又找到农业局和蔬菜公司的负责同志作进一步的了解,才发现责任在市的领导。前段时间,由于我们对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理解不够,片面地强调了多打粮,不适当地压缩了蔬菜的种植面积,结果,造成菜源不足,出现了蔬菜供不应求的现象;另外,我们在执行党在农村的政策方面也有问题,影响了菜农的积极性,也是缺菜的一个原因。经过一番分析,找到了领导的责任。我们重新安排了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终于解决了缺菜的问题。
实践使我体会到,调查必须注重分析,通过分析,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认识事物。如果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不对事物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就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要搞好调查研究,必须打掉“官架子”,老老实实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把心里话掏给你。有一段时间,我到一个工厂去,发现这个厂的废品率较高,就召开工人座谈会了解情况。开始,由于我没有放下架子,工人很拘束,没有谈出多少情况。后来,我深入到车间,坚持在高温下劳动,和工人熟悉了,他们不再拿我当“官”看待,而看作他们中间的普通一员,什么事情也告诉我,使我很快了解到废品率高的原因,并和他们一起解决了问题。


查看完整版本: [-- 关于调查研究的点滴体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