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一瞥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2年12月 ->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一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2-12-31 00:00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一瞥

第2版()
专栏: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一瞥
在旧社会,整个内蒙古草原,虽然盛产牛羊,却没有一座象样的畜产品加工工厂。大量牛羊只能靠人工屠宰。这里出产大量皮张、牛奶,人们却买不到皮靴和乳粉。牧区流行的一首“奶子放酸肉放臭,羊毛皮张运不走”的歌谣,就是当时草原落后面貌的写照。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繁荣自治区的经济,满足国民经济和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于一九五六年,由国家投资建成了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现在,全厂有一千五百多名工人。从屠宰到制成成品,全部是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每天能宰杀七千多只羊或一千二百多条牛。
这些产品,除满足自治区广大农牧民的需要以外,还远销国内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加,产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
从厂部到每个车间、班组都设立了质量、卫生检查小组。配备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兽医和技术员,自上而下,层层把关。宰杀以前,兽医就对每一条牛羊进行严格检查,保证病畜、瘦畜不入厂。牛羊宰杀后,兽医和技术员,又在高压水管冲洗过的牛羊肉上,进行细致的检查,做到清洁卫生,然后盖上合格的印章,分等入库。
在加工车间的剔肉工段,工人们把从冷库中取出来的牛羊肉,按不同的规格分别剔出来,然后经过科学化验,用消过毒的白布和尼龙袋分别包装起来。发现稍有混杂,就重新剔过,然后再包装。
这个工厂的广大革命职工遵循毛主席关于综合利用的教导,坚持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地取材,发动群众,深挖生产潜力,充分利用牛羊的脏器蹄毛等副产品,生产出大量价值高的成品,每年为国家创造四百三十多万元财富。举例来说吧,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没有人看得起牛羊蹄壳的。但在这个厂子里,牛羊蹄壳却有多种用途。他们经过加工处理,从牛羊蹄壳中提炼出骨胶、蛋白质,剩下的渣子再制成农用肥料。
他们还用牛羊的肝、胎盘、胆汁、甲状腺、动脉管、大小肠等脏器制成胎盘片、肝膏片、肝精注射液、心舒平片等药;用牛羊的混合油、胰子制成药皂、钠皂、钙皂和各种香皂。全厂利用牛羊副产品的东西总计有一百五十余种。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工人,是由蒙古、汉、回、达斡尔等民族组成的。他们过去有的是浑身带着伤痕的奴隶;有的是手持羊鞭的牧民。现在有的成了熟练工人,有的成了工厂的技术员。一批由工人中培养的又红又专的技术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走进工厂,有一台剥皮机,特别引人注目。当牛羊宰杀以后,顺着自动滑轮通过这里的时候,只见一个年轻女工顺手抓住挂皮的钩子,往这台机器中间的齿轮上一放,“嘶”的一声,皮子就剥下来了。这台机器,就是回族老工人马彦波发明制造的。在旧社会,马彦波一天书也没有念过。他原来是个剥皮工,最初利用滑轮滚动的惯性,用手往下扯,不仅消耗体力,而且效率低,质量不高。他下决心改革这项设备,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钻研,终于搞成了这台牛羊剥皮机。
蒙古族工人、共产党员图牧尔巴根,一九五八年放下牧羊鞭进工厂时,连一些工具的名称都叫不来。同他在一起工作的汉族工人同志,就耐心地帮助他学习文化,掌握操作技术,使他很快成长为一个熟练的制罐工人。
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一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