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07月 -> 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07-01 00:00

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第2版()
专栏:

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密林深处的磨基大队,是个苗、彝、仡佬、壮、汉族聚居的地方。党支部领导成员中有仡佬族、苗族,也有其他民族。党支部副书记是仡佬族干部郭秀光,他特别注意搞好党支部内部各族干部的团结,群众夸他是“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有一次,他和党支书杨文金产生意见分歧,一度影响了团结。郭秀光想:我和老杨在旧社会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有了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才翻了身。共产党员要做“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共产党员不团结好,怎能团结好党外群众呢?他找老杨谈心,诚恳地检查了对老杨不够尊重,支持不够的缺点。老杨看到老郭态度很诚恳,深受感动,也检查了自己的骄傲自满情绪。两人一直谈到深夜,消除了隔阂。
在农业学大寨中,郭秀光和杨文金,积极带领群众凿石打井。党支部号召各个生产队,在自愿互利原则下,互相支援。一个没有改造好的富农分子,挑拨民族关系,破坏农业学大寨,在仡佬族社员中胡说:“民族亲,一家人”;“鸡鸭不能同笼,仡佬族、苗族不是一家人”。郭秀光立即和老杨商量,召开了社员大会,批判了这个富农分子。仡佬族和苗族社员群众提高了觉悟,互相支援,团结战斗,干了一个多月,第一口井打成了。接着,党支部带领群众连续干了几个冬春,到一九七二年冬,全大队共打井一百零三个,修建水柜二百六十个,结束了世世代代要到二、三十里外去挑水吃的历史。郭秀光又和其他干部一起,带领各族社员投入改土的战斗。现在的磨基大队已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之一。


查看完整版本: [-- 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