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石塘人们的新生——新华社淮安通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46年05月 -> 石塘人们的新生——新华社淮安通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46-05-30 00:00

石塘人们的新生——新华社淮安通讯

第2版()
专栏:

  石塘人们的新生——新华社淮安通讯
淮安石塘区群众运动,本社前已有报导,这篇通讯系叙述群众运动后,人民如何选举政府、如何加紧生产的情形。——编者
天大的喜事
在石塘区这次减租惩奸运动中,许多大地主算退租帐时,因退不出粮,自愿以一部田地抵算,因此佃户获得了少数土地,这在大地主们是无足轻重的,但在佃户却是件天大的喜事。
佃户们几十年来,不,甚至几百年,几千年来,就不曾有过土地,他们的父亲、祖父乃至曾祖,一直是种人家田的,正如许多佃户所说:“连登尿马子的地方都是主人的,也要包租。”
但是现在呢?许多佃户有了屋基,“登尿马子的地方”再也不是主人的了。
色桥西徐庄佃户们开胜利翻身大会,鞭炮连天响,花船高跷子浪过来又浪过去,他们热狂地为他们这件天大的喜事而庆祝。
“恭喜!恭喜!”佃户们一进会场,都拱手笑着互相道贺。
杨柳唐过去受苦弄了些钱,想买二亩屋基,但穷人是买不到田的,终于给地主刘鸿如垫价买去了。刘鸿如对他说:“你有命买田,无命买天!”(意思是说穷人有钱买田,但天下不是穷人的,田仍旧买不到的),这次算退租帐,刘愿以田抵算。
地主们给佃户做了新“契”,佃户们拿着新契都讨论着如何等到麦收下来以后到政府去“税”,他们把“契”当做一份珍贵的天书藏起来,有的佃户把“契”拿给这个人看看,又拿给那个人看看,逢人就说:“现在可翻身啦!”那些年纪大的老爷爷,激动地说:“我们那一世有过田的啊!”
他们第一次做主人
选乡长这在石塘区鹅钱乡还是从古到今第一次!
老百姓过去根本没听说过选乡长这件事,以为“乡长就是上面派下来的官。”
但在这次减租以后,老百姓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们想:“现在民主来了,人民自己要做主,要想彻底翻身,就要有老百姓自己的带头的乡长。”
八十几个代表,他们带着全乡人民的希望,带着一双锐利的眼睛,在舒大庄选乡长了。
代表们很多是妇女,她们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她们也参加了选举。
代表们的眼睛像透视的镜子,钉住他们提出的候选人转,选那个好呢?
七个行政委员选出来了,是非常郑重地选出来的,其中贫农两个,抗属、士绅、工人、中农、富农各一个,赵必文做了乡长。
新选的委员站在台前忸忸怩怩的,代表们像看新娘子似的,贪婪的看着他们新选出的领袖,掌声与欢笑混成一片。
“你们以后要好好帮我们办事,”代表又当场对新选的委员提出意见,“要领导我们求得彻底翻身,有什么事不能独断独行,要通过大家商量,这是我们的希望”……
“我是个泥腿子(苏北土语,意即农民),大家既然选举我,我要给大家好好地办事。”赵必文代表全体委员接受了意见,说话脸红红的,像个大闺女:“以后希望大家多帮助,若我们有不对的地方,各位马上提出帮助改正,若对我们不提,害了我,也害了大家”。
代表们离开会场回去,走在路上还在谈,还在笑,因为他们今天是第一次做了主人。
下劲闹生产
石塘区邱大庄二十一个乡民,在二字沟挖沟,他们全是刚翻身的农民,他们想:“今年一定要栽秋,可不能像去年一样的荒下去”。
有些人站在沟底,有些人站在沟沿下,淤泥从沟底上用锹向岸上传送着,传送着,沟底的人裤管卷在膝盖上,两脚满是泥浆,像穿了一双长统乌黑的皮鞋。
他们在笑,他们在工作,心里的欢悦止不住从他们的笑声中泄露出来,温和的春风吹去了他们脸上的愁苦。
这条沟二年没有挖过,再不挖还想栽秧吗?
真的,二字沟的淤泥已积了二三尺深,这条沟是通过河的,每年两岸的田都是指望它的水呢!
“自从共产党来,”魏景元一锹把泥摔到岸上,“人民就有了日子过,领导人民翻身,领导人民生产,全是为人民啊!”
魏景元抹掉了头上的汗,望着紧靠邱大庄西边的西刘圩,他说:“听说刘圩子各家已订出生产计划,买猪、割草、挖沟、修车,预备下劲闹生产啦!”
“我们要走在头里下劲闹啊!我们邱大庄,挖沟还想带朵大红花呢!”魏景元是队长,他笑着鼓励大家,他们在大会上曾提出比较,谁好谁快就带大红花。
“头子沟和三子沟规定别的庄子挖,为什么,还不动工呢?”“我们闹好推他一把,不愁他不挖呢!”
金步云向南望了一望,忽然说:“喂马庄村也动工了,头子沟是马村负责的,”大家听他一说,头都抬起来向南望,果然从碧绿的秧浪上望过去,远远的沟沿上露出几个人头,一块一块的泥土正在规律地从沟底飞到岸上。
现在提到生产那个不高兴,现在大家苦都苦得有劲,大家看到马庄村也动了工,都兴奋起来。
“那个不高兴,现在苦也苦得有个盼头。”李凤英站在沟底下挖了一锹泥,她跟男子汉一样地在挖沟。
“好,三年以后,看我们这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魏景元骄傲地说着,大家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一幅非常美丽的远景,他们都笑了。
傍晚太阳还有丈把高,大家坐在河岸上休息,抽着旱烟。
“今天闹好了三十丈了!”
“怎么样歇工吧?”
“不再闹一小段?”
“好,就再闹一小段。”
大家又跳下沟。几十个小孩子、大姑娘在麦田里抢着拔青草,准备回去作肥料,闹嚷嚷的远远地传来了一片欢愉的笑声。


查看完整版本: [-- 石塘人们的新生——新华社淮安通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