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07-30 00:00 |
上海杂技团在英国
第5版() 专栏:伦敦通讯
上海杂技团在英国 七月一日到二十三日,上海杂技团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艺术使者,先后在英国首都伦敦和苏格兰工业城市格拉斯哥演出十四场,受到了广大英国观众的热情欢迎。 中英友谊添新花 盛夏七月,伦敦出现了少有的晴天。泰晤士河两岸的街心公园里花草繁茂,芬芳扑鼻。入夜,座落在河西岸的著名科利西姆剧场灯火辉煌,门前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从英伦三岛各地赶来看中国杂技的人群,挤满剧场的四层观众席和两侧包厢。原订在首都演出十一场的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杂技团决定在伦敦加演一场早场,可是通告加演的牌子刚一挂出,售票窗口前就出现了排队的长龙。 在每场演出过程中,演员的精湛技艺深深吸引着观众。置身于观众中,你可以看到他们由惊愕到兴奋的情绪变化,可以听到他们情不自禁夺口而出的惊叹语:“妙极了”。演出后,经常有热情的观众把鲜花和珍贵的纪念品放到舞台旁或乐池内,向演员表示祝贺。许多人守候在剧场门口,等演员们卸装走出来时为他们签名留念。 有些英国朋友说:他们很少见到广大观众如此热情奔放地欢迎一个外国艺术团演出的盛况。这表明英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赞赏,对英中两国人民友谊日益增进的欣喜。 杂技团人员在访问中深深感到,广大英国人民极为珍惜同中国人民的友谊。漫步伦敦或格拉斯哥街头,常有许多素不相识的英国人,热情地向中国客人挥手致意,有的访问过中国的人用中国话高呼:“英中人民友谊万岁!”伦敦一位书店店员莱斯利小姐听说杂技团报幕员沈尚玖要学习在幕间演唱的英国民歌,就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到剧场帮助练唱。她的父母多年来一直为增进英中人民友谊而工作,她本人在业余时间学习中文,也是为了增进同中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住在杂技团演出剧场附近的一位年过八旬的退休铁路工人艾伯特,也对中国演员表现了深厚的友好感情。在整整两周中,演员们每天上下午来到剧场和深夜离开剧场,老人都等在门口迎送,用新学会的中国话说:“朋友,你们好!”“朋友,再见!”他搀扶着多病的夫人观看演出后,向杂技团六十多名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人分送一封贺信并附上他的照片。他还精心制作了一块标语牌,上面用彩色纸屑剪贴成“盼望你们明年来重叙友谊”的字样。当杂技团最后离开剧场时,老人恋恋不舍地在门口挂上了这块标语牌,亲自拉着手风琴,一直目送演员们乘坐的汽车远去。 上海杂技团的访问演出,受到了英国政府的友好接待。希思首相和其他一些政府高级官员出席观看了首场演出。演出后,希思首相接见全体演员,同他们一一握手,并举杯祝贺他们演出成功。他在同演员友好的交谈中,称赞杂技团访英是“英中友谊的美好起点”。 艺术美和风格美 具有二千年历史的中国杂技,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和发展。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锤炼和改革,中国的杂技演员和传统的杂技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艺术舞台。杂技团在英国的十四场演出,引起了舆论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反响。各家报纸接连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中国驻英使馆和杂技团收到了大量英国文化界和各方面人士发来的热情洋溢的贺信。这些评论和贺信赞扬古老的杂技在中国已发展成综合表演技巧与舞台美术、舞蹈造型、音乐伴奏的优美艺术。《每日电讯报》在一篇评论中称赞上海杂技团的演出是“如此完美,如此迷人,如此精湛,如此生气勃勃”,并且强调所有节目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的观众说:我一直认为,只有芭蕾舞、戏剧、音乐等才是艺术,没有想到中国杂技竟是一种能在戏院舞台上令人着迷地观赏上两个小时的优美艺术。他说,“你们的演出显示了杂技的新的发展前景”。 英中了解协会主席班以安看了杂技团演出后,特意找到表演口技的周继泰等年青演员,同他们攀谈。周的父亲、老口技演员孙泰(艺名)一九五六年随中国杂技团访英时,班以安曾参加接待工作。他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中文成语,赞扬中国近年来培养出一代新的年青演员,使传统的杂技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变革与提高,使杂技在技巧、布景、色彩等方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大不列颠—中国委员会主席哈罗德·汤普森看了演出后说:演员的技巧和艺术性使观众们看后无法表达内心的愉快。他的夫人观看演出后兴奋得流下了眼泪。她说:这样年青的演员能表演如此美好的艺术,太使人激动了。 不少观众和舞台工人、旅馆服务员在来信和谈话中称赞中国演员的精神面貌和热情友好的态度。有一次,杂技团各个节目组的演员正在舞台上开演出前的“民主会”,讨论如何精益求精地搞好演出。接着大家又自己动手清扫舞台,反复地刻苦进行练习。这时剧场里的几位女服务员以惊喜的目光坐在观众席上静静地看着舞台上的情景。有一位中年妇女对记者说,我们是在欣赏中国演员另一场精彩的演出,他们身上体现了“艺术美与风格美的统一”。 杂技团在伦敦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已近午夜时分。科利西姆剧场十多名舞台工人连夜赶来协助拆卸舞台装置。中国男女演员卸装后没有休息,也同工人一起劳动,你追我赶地搬运沉重的道具箱。在场的人都为两国工人和演员亲密合作、共同劳动的情景而感动。一位在剧场里做了近三十年清洁工的老工人说:“中国演员谦虚、和蔼、平等地看待我们,和我们一起劳动。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你们愉快相处的日子。” 难忘的印象 热情的交流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应主人的盛情邀请,杂技团人员在伦敦和苏格兰文化城市爱丁堡参观了许多著名的文化、艺术和建筑古迹,对英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世界闻名的大英博物馆内,中国客人看到,这里藏有大量古今书籍、手稿和其它珍贵的文物资料,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革命导师马克思就曾在大英博物馆内从事艰辛的研究工作,总结实践经验,写下了《资本论》等许多不朽著作。走进博物馆敞亮的圆形阅览室正门,左侧第五排头两个座位,就是马克思坐过的地方。由于长时间坐在那里查阅浩如烟海般的科学资料,在他原来的座椅前曾留下了很深的脚印。阅览室管理人员把马克思一八三三年来这里阅书时签到的亲笔手迹影印件送给杂技团。革命导师的伟大革命实践和刻苦的学习精神,使全团人员受到了极为深刻的教育。 由于当时复杂的斗争环境,马克思一生中有一半时间是在伦敦度过的,最后长眠在伦敦西北区的海格特公墓。全团人员怀着崇敬、热爱和悼念的心情,瞻仰了马克思墓。灰色的墓碑上刻着革命导师的名字和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同志们当场记下了马克思的教导,决心更好地读书学习,永远继承革命导师开创的伟大事业。 在杂技团访英演出结束前,中国驻英国大使宋之光举行了招待会。英国文艺界知名人士七十多人应邀出席。伦敦爱乐管弦乐团经理埃里克·布拉文顿同杂技团乐队指挥罗平在招待会上一起热烈畅谈他们相互在北京和伦敦建立起来的友谊。罗平代表杂技团乐队把一根改良定音笛赠送给这位经理。罗平说:“爱乐管弦乐团的高超演奏技巧和严谨的艺术风格值得我们学习。这根竹笛就是我们吸收西方长笛的长处制做的。”擅长演奏小号的布拉文顿先生马上说:“我一定很快学会吹这种笛子。”两国文艺工作者友好交流艺术经验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招待会大厅内,他们共同表示,决心为加强中英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作出自己的努力。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中国上海杂技团七月三日在伦敦科利西姆剧场举行访问英国首次演出,受到英国公众的热烈欢迎。 新华社记者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