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压担子”好!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0月 -> “压担子”好!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颜烈 1973-10-23 00:00

“压担子”好!

第2版()
专栏:

“压担子”好!
广东汕头市电化厂 颜烈
不久以前,我们厂党组织吸收了一位青工入党。党组织在培养这位同志时,有意识地让他担任一个班的班长;并在平时工作中,把比较艰巨的任务交给他那个班。在这种“压力”下,这位同志感到“力不胜任”,担心自己搞不好这个班,完不成任务,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希望。党组织摸透他的心思,找他谈心说:作为一个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应该勇挑重担,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改造自己;青年人不“压担子”不行!不“压担子”就得不到一定的锻炼。这位同志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愉快地挑起“担子”,朝气蓬勃地带领全班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在他基本上具备了党员条件的时候,吸收他入了党。党组织在总结培养发展新党员的经验时,肯定了这一条:要“压担子”。
这个“压担子”提得好!
“压担子”好,好就好在它不仅道出了培养发展新党员的积极态度,而且也概括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正确方法。
俗话说: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我们工人也有一句口头禅:常抡大锤的人有一手硬茧,常挑重担的人有一副铁肩。实践出真知,这是生活本身的辩证法。年轻人不放到一定岗位上,是锻炼不出来的。不经一番风浪,怎么能站稳脚跟?不在斗争实践中磨练,怎么能增长才干?不“压担子”,怎么能接好革命班?许多单位的党组织以及大多数老干部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十分注意在斗争中磨练青年人。对刚提拔的新干部,不是“抬轿子”,而是“压担子”,不是无原则的吹捧、姑息,而是严格要求,热情帮助,使大批青年人、新干部在正确路线引导下,茁壮成长。但也有少数单位的少数老同志,总怕青年人闯出“乱子”,怕新干部碰上“钉子”,说什么“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如老将出马。”结果是束缚了新干部的手脚。这些同志应该从自身的成长中悟出一条道理:干部从“新”到“老”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哪个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是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提高的呢!“前怕龙后怕虎的态度不能造就干部”。毛主席的这个教诲,我们应当记取。
“压担子”好,好就好在看到青年人的本质。青年人朝气蓬勃,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是大有希望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中,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大批青年闯将以及从他们中间提拔的新干部,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许多单位的党组织以及大多数老干部,正是看到了青年人、新干部的这种本质,坚信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依靠群众斗争的丰厚土壤和我们老一辈的辛勤浇灌,他们一定能茁壮成长,接好革命班。因而对他们“压担子”,倾注了无限的希望和满腔的热忱。把他们的茁壮成长,看作是党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标志。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他们前进中的缺点,看作是自己的过失,诚挚指出,耐心帮助。这些老同志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我们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我们热切希望每一个单位的党组织、每一个老干部,都来给青年人、新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斗争实践中炼就一副铁肩,促使更多的青年闯将和新干部在风起云涌的斗争中涌现出来。


查看完整版本: [-- “压担子”好!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