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明灯在心间 砥柱立中流——学习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英雄形象的塑造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0月 -> 明灯在心间 砥柱立中流——学习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英雄形象的塑造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黄海纯 辛钟文 1973-10-23 00:00

明灯在心间 砥柱立中流——学习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英雄形象的塑造

第3版()
专栏:

明灯在心间 砥柱立中流
——学习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英雄形象的塑造
黄海纯 辛钟文
湘赣边界,激荡着雷霆风雨;杜鹃山上,飘扬着革命红旗。取材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民斗争生活的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以雄伟的革命气魄,精湛的艺术手段,展现了一支农民自发武装在党的指引下迅速成长的声色壮丽的活剧,成功地塑造了党代表柯湘高大丰满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建军路线的胜利。 一
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要满怀革命激情,调动各种手段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杜鹃山》遵循这一创作原则,精心处理了各种人物的关系,让柯湘始终居于舞台的中心。
柯湘占据舞台中心,首先是由主题思想规定的。《杜》剧描写的是柯湘遵照党的指示,经过艰苦斗争,克服重重困难,引导一支农民武装沿着毛主席的建军路线胜利前进的故事。这一重大的革命主题,要求突出党的领导,突出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这就决定要把党的代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直接体现者柯湘,推到全剧的中心地位。
为了突出柯湘的英雄形象,《杜》剧还根据“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摆正了主要英雄人物同其他人物的关系,特别是柯湘与成长中的英雄雷刚的关系。柯湘是井冈山派来改造农民自卫军的党代表,是一个有着“要为那天下的穷人争自由”的博大胸怀,自觉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雷刚是农民自卫军队长,是一个既有不甘屈辱勇于反抗、几经失败斗志不衰的斗争精神,又受着小生产者政治视野狭隘局限的成长中的英雄。柯、雷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如果创作思想是倒着的,离开主题的需要去渲染雷刚性格的什么传奇性,去刻划他改造的什么“苦难的历程”,就会丑化和歪曲雷刚,造成柯湘围着雷刚团团转、雷刚占据舞台中心的局面。《杜》剧批判了这种谁有戏就把笔墨给谁的错误的创作思想,根据柯、雷这种特定的人物关系,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在矛盾冲突中大力加强柯湘的英雄行为,精心刻划她的内心世界,这样既没有削弱雷刚,又突出了柯湘,正确地解决了谁服从谁、以谁为中心的问题。
主要英雄人物能否自始至终占据舞台中心,关键还在于英雄人物能否真正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上,成为解决矛盾的主导力量。为了做到这一点,《杜》剧把各种矛盾都汇集到柯湘的面前,由她主动地去发现和解决矛盾,左右全局的命运。全剧设置的四对矛盾,即柯湘与雷刚的矛盾,与内奸温其久的矛盾,与反动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的矛盾,与杜小山以及其他后进战士的矛盾,都是以柯湘为中心来展开的。柯、雷冲突,是柯湘夺下打雇农田大江的扁担,挑开了革命的扁担应该落在谁身上的争论,引起了柯、雷冲突的第一次轩然大波。针对雷刚狭隘的复仇思想,柯湘满怀热情,因势利导,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步步地指引雷刚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阔步前进。与温其久斗争,是柯湘从温其久种种不寻常的表演里,预感到了阶级斗争的“满天风雨”,她以高度的革命警觉,听其言,观其行,透过温其久变幻不定的形象,逐步看清了他反革命的真面目,最后用欲擒故纵的办法,抓到了这个内奸叛卖革命的铁证。柯、毒较量,
《杜》剧不仅让柯湘在刑场上巍然屹立,抒豪情,斥顽敌,从精神、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而且以毒蛇胆的“金钩钓鱼”之计反衬了柯湘的“金蝉脱壳”之智,柯湘在斗智上也胜过了敌人。至于对杜小山以及其他后进战士,则让柯湘动之以阶级的深情,晓以革命的道理,用自己模范的行动去感染和教育他们。这样,在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柯湘就自然处于中心的地位,起着主宰的作用。 二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只有在革命的大风大浪中,在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中,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英雄本色。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批判了“无冲突论”的错误创作倾向,把柯湘置于重大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两个阶级、两种思想的激烈搏斗,集中地刻划了柯湘性格的主导侧面——坚定的党性立场,敢于反潮流的精神。
《杜》剧一开始,通过柯湘和毒蛇胆在刑场上的斗争,就将柯湘置于很高的起点上:刑场上,天低云暗;祠堂前,团丁狼嘷;面对敌人的一片刀光剑影,柯湘昂首阔步出场,侧边甩发亮相,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阴暗的长空。“无产者等闲看惊涛骇浪”,多么无畏的英雄气概!“冲开这刺刀丛极目远望,似看见密林中银光闪闪红缨枪”,革命必胜的信念又何等坚定!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林彪一类骗子“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党内出现了一股悲观失望的潮流。柯湘却既没有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所吓倒,也没有为党内右倾悲观的论调而迷惑视线,而是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揩干净身上的血迹,高举起革命的红旗,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路豪迈前进。这里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画出了柯湘的性格基调:不怕坐牢,不怕杀头,敢于逆错误的潮流而英勇挺进。沿着这条脉络,到了三场、五场,在纵横交错、波澜重叠的矛盾冲突中,柯湘善于识别潮流、敢于反潮流的精神更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第三场《情深如海》整场戏的核心是解决革命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方向、路线问题。当柯湘忍无可忍,挺身强行夺下邱长庚责打雇工田大江的扁担时,雷刚也暴跳如雷,大声责问:土豪不准打,商人俘虏放回家,“你这个共产党,是真还是假?”此时雷刚踹凳拍刀,大部分战士横刀挺枪,怒向柯湘,造成一个有动势的威迫局面。局势愈严重愈衬托了柯湘的英雄性格。她沉着镇定,面带笑容,轻轻劝开正在围护她的李石坚等人,缓步向前,不是声色俱厉,单刀直入,而是迂回曲折,巧妙启发。一个出其不意的“谁给土豪做过事,把手举起来”的发问,一个“举手”的巧妙办法,将温其久无情地划出了贫苦大众的行列,对雷刚和广大农军战士来说,则唤起了“同仇共愤”的痛苦回忆。在雷刚等有所觉悟的基础上,柯湘用毛委员关于“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的教导,擦亮了雷刚和农军战士的眼睛,使严重的局面急遽转化为“阶级情,海样深”,雷刚痛快接受党的政策和阶级路线,田大江毅然参军等动人场面。柯湘乍上杜鹃山,风尘未洗尽,脚跟未站稳,但是在关系到路线和政策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敢于反农军里多数人认为天经地义的“老章程”,敢于反农军领导人的错误倾向,险阻不后退,威吓不动摇,这是多么可贵的反潮流精神!柯湘不仅敢于反潮流,而且善于反潮流。她不是只讲原则不讲策略,只讲斗争不讲方法,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敢于反潮流和善于反潮流在她身上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
如果说在《情深如海》一场中,柯湘的反潮流精神已经露出了耀眼的锋芒,那么在《砥柱中流》一场中,随着戏剧冲突的进一步激化,柯湘的反潮流精神则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当杜妈妈落入毒蛇胆的魔掌后,杜鹃山上出现了风风雨雨:雷刚和部分自卫军战士从狭隘的复仇思想出发,欲冲下山营救;内奸温其久为了扼杀农民自卫军,利用雷刚和部分战士复仇心切的情绪,在一边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是姑息雷刚的情绪同意下山硬拚,还是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及时转移出山?柯湘面对这飞渡的乱云,拍击的浊浪,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剖析了莽撞下山的后果,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冲突,是关系到保存部队还是毁灭部队的生死存亡的斗争,如若迁就姑息,违背党的指示,顷刻之间可使全军覆没。善于识别潮流,才敢于反对潮流。柯湘面对这股来势汹汹的潮流,硬着头皮顶,挺起胸膛斗,誓死坚持党性原则,捍卫党的正确路线。她一不怕冒对杜妈妈见死不救的罪名;二不怕被误认为对毒蛇胆“无冤无仇”;三不怕暂时失去群众支持,被孤立、被排斥。在多数人不明是非随着这股危害革命的潮流浮沉的时候,她象中流砥柱,巍然屹立。
“风雨如磐天地暗,自有明灯在心间”,有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纵有千艰万险,难不倒英雄汉!中心唱段《乱云飞》,用〔二黄导板〕、〔回龙〕、〔慢板〕、
〔原板〕组成的成套唱腔,独唱、幕后伴唱交替进行的手法,酣畅淋漓地抒发了柯湘在危急关头,遥望巍峨井冈山,思念毛委员的深厚感情。在“似看到,万山丛中战旗红,毛委员指航程,光辉照耀天地明”的鼓舞下,柯湘镇定沉着,力挽狂澜。在雷刚未冲下山之前,柯湘耐心地向他剖析毒蛇胆“金钩钓鱼毒计”的阴毒,指出冲下山去会导致“饵鱼同尽”的严重后果,苦口婆心地一阻再阻。在温其久不断变换颜色,极力蛊惑战士下山的时候,柯湘心明眼亮,一针见血地戳穿了温其久妄图把农军推入深渊的无耻伎俩,擦亮了战士的眼睛,保存了革命的实力。在雷刚受了温其久的煽动贸然下山、军心浮动的情况下,柯湘又根据形势的变化,依靠党支部的集体力量,制定了“营救队长已成关键”的新的战斗部署,从而扭转了整个局势。“无产者等闲看惊涛骇浪”,在执行和捍卫毛主席建军路线的过程中,柯湘阻挡狂风,拍击浊浪,反潮流的精神迸发出了多么夺目的光辉!
“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原则。”《杜》剧以戏剧的重点场次为轴心,层层深入地展示了柯湘中流砥柱似的反潮流精神。如果没有这些重点场子,没有浪花飞溅的矛盾冲突,英雄就无用武之地,柯湘性格的主导侧面就很难突出,她的形象就很难写得高大。但是,作为群众的代表、阶级的代表,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对于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进行有主导的多侧面描写,这是无产阶级政治的需要。《杜》剧遵循这个创作原则,一方面写柯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政策,险阻再大,也毫不动摇,一方面又写她做思想工作,深入细致,语重心长,温暖亲切,满腔热情。如第八场对雷刚的耐心教育,戏剧还精心设计了柯湘替雷刚揩抹额上血迹的细节,生动地表达了柯湘对同志错误思想的斗争,是为了团结同志,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又如一方面写她是驾驭风云,所向披靡的军事、政治干部,一方面又写她平易近人,谈笑风生,风尘仆仆,对同志关怀体贴,是一个朴素的普通劳动者。例如她和战士一起挑粮食,为战士和雷刚打草鞋,替田大江缝补衣服,这都表现了工农红军官兵一致的阶级本色。又如一方面写她对敌人疾恶如仇,一方面又写她对同志,对乡亲深厚的阶级感情。例如夺下打田大江的扁担,深切思念被捕的杜妈妈,怀着火热的心肠帮助雷刚。进行有主导的多侧面的描写,目的是使主要英雄人物的性格丰富、感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缺乏多侧面的描写,就会使英雄人物的性格单调、贫乏,血肉不丰满;不突出主导侧面,英雄人物就没有支架,没有骨骼,就站立不起来。只有把多侧面和主导侧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塑造出鲜明完整、高大丰满的英雄形象。
《杜》剧运用“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成功地塑造了柯湘这个反潮流的英雄典型,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画廊增添了一个光灿夺目的形象。我们要学习柯湘崇高的革命精神,努力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附图片)
柯湘在农民自卫军处于胜败存亡关头,沉着镇静,召开支委会,研究对策,依靠党,依靠群众,力挽狂澜。新华社稿


查看完整版本: [-- 明灯在心间 砥柱立中流——学习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中柯湘英雄形象的塑造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