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子女到农村去大有作为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0月 -> 子女到农村去大有作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谢秀 1973-10-30 00:00

子女到农村去大有作为

第2版()
专栏:

子女到农村去大有作为
广东省湛江市房地产管理局工人  谢秀
我的女儿谢康莲,于一九六八年响应党的号召,到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去安家落户。她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在党的教育下,迅速成长。下乡第二年,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三年,她成为连队的政治指导员。今年,她光荣地被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我女儿的成长过程,说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大有作为的。对我们家长是个很现实的教育,对林彪反党集团的“变相劳改”论也是一个有力的批判。
开始,我对送子女到农村去认识不足,也有过思想斗争。我女儿初中毕业时,组织上决定分配她到市红代会机关工作,但她却坚决要求到农村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这时,街坊们议论开了。有人说,做得对,应该支持。但也有人说我女儿“放着城里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去找苦头吃,没有出息!”究竟送不送孩子到农村去,怎样才算是有出息,我一时思想也模糊起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革命要求呢?
这时,我和女儿一道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主席说得清清楚楚:“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我心里亮堂起来了。我想:女儿虽然生在工人家庭,但她长在红旗下,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很少参加劳动,没有牢固树立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作为一个革命青年,就很有必要到农村去锻炼,实行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才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同时,农村需要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在农村也有学不完的知识。那种认为到农村去没有出息的思想,实际上是轻视农村、轻视农民的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是要不得的。
女儿临走时,我特地把一套《毛泽东选集》送给她,叮嘱她要认真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刻苦改造世界观,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千万不要半途而废。不久,传来了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重要指示,我心里很高兴,越发感到女儿的道路走得对。过了一年、二年,她劳动中做出了一些成绩,入了党,当了连队指导员。这些时候,我总是教育她不要翘尾巴,要虚心地向部队里的老工人学习。第三年,她由于一度工作劳累,患病住院,我去看她,鼓励她不要怕艰苦,要经得起困难的考验,要坚持革命。今年八月下旬,她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也高兴得热泪直流,深深感到毛主席给青年一代指引的道路十分宽广,在农村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我要勉励她,不辜负党和毛主席的期望,扎根农村,为建设好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查看完整版本: [-- 子女到农村去大有作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