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草地扎根记——汉族干部李绍福密切联系藏族群众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1月 -> 草地扎根记——汉族干部李绍福密切联系藏族群众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11-30 00:00

草地扎根记——汉族干部李绍福密切联系藏族群众的事迹

第1版()
专栏:

草地扎根记
——汉族干部李绍福密切联系藏族群众的事迹
党的十大胜利召开的喜讯,象春风一样吹遍了川西北草地。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辖曼公社的藏族牧民正在兴高采烈地学习十大文件。有一个汉族干部,用流利的藏语满怀激情地向牧民讲解文件精神,并和大家一起讨论怎样把十大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他的话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浅出,生动具体,使藏族牧民感到格外亲切,受到很大的启发。
这个汉族干部就是中共若尔盖县委副书记李绍福。
雇工出身的李绍福,从一九五二年来到草地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一年了。二十一年来,他从一名基层干部到走上县级领导岗位,一直继承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长期实践中,和广大藏族翻身农奴同甘苦,共命运,建立了血肉相连的阶级感情。
要当“草地通”
李绍福刚到草地的时候,这里还未进行民主改革,反动的封建农奴制度象大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广大藏族贫苦牧民的身上。李绍福亲眼看到,苦难的藏族兄弟姐妹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他的心情实在难以平静。他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讲,可是语言不通,无法表达。李绍福每到一个地方,藏族贫苦牧民都热情地围拢来,向他倾吐自己的苦衷,他却听不懂。他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在草地工作的汉族干部,如果不学会藏语;要同群众交流思想感情,打成一片,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那是困难的。为此,李绍福下了决心,一定要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努力学习藏语,在学习藏语的过程中,更密切地联系群众。
当时,有人对李绍福说,如果你学会了藏语,成了“草地通”,那不是一辈子都不能离开这里了吗?
说这样话的人,是怕草地生活艰苦,不愿永远在这里为藏族人民服务。李绍福认为,这种思想是和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必须“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这种高尚品德背道而驰的。按照党的教导,一个共产党员,到了一个地方,就应该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他想到这一切,又想到当时面临的艰巨任务,想到草地革命和建设的宏伟远景,深深感到党和当地藏族人民是多么需要许许多多的精通藏语的“草地通”啊!可是,自己还不配这个光荣称号,必须努力尽快地做到这一点,在草地扎下根来。
从此,李绍福刻苦学习藏语。他揣着个小本子,随时把自己从群众中学到的单字、成语用同音的汉字记下来,反复背诵。每天晚上,他都挤出时间,把白天学到的生词难句背熟了才睡觉。在用藏语同藏族牧民交谈时,他大胆虚心,讲错了不灰心,也不怕别人讥笑。有一次,李绍福在达扎寺的塔洼帮群众犁地,用藏语叫人牵牛,对方拿来的却是马鞍,惹得大家都笑了。还有一次,在贫牧老大娘措摩家里,主人请他吃糌粑,他用藏语回答时,把“不吃”讲成了“不喝”。老大娘就亲切地把正确的用词发音教给他。李绍福赶快掏出小本子,把这两个生词记下来。他想,尽管今天又闹了笑话,但是得到老师的指正,收获还是不小。
李绍福就是这样在群众的帮助下,在学习藏语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县上评为汉族干部中的藏语学习模范。后来,他下乡工作就不带翻译了。他能熟练地用草地藏语方言同牧民交谈。
李绍福在学会藏语之后,又努力学藏文。他一方面向懂藏文的同志请教,一方面阅读藏文书籍报刊,收听电台的藏语广播。到一九五九年底,李绍福就能用藏语在大会上作报告了。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又进一步做到能用藏语宣讲党的文件。根越扎越深
李绍福从小参加农业劳动,对自己家乡川西平原的农业生产很内行,可是初到草地时,对这里的牧业生产却是陌生的。为了取得领导牧业生产的主动权,他深入实际,向群众学习。二十一年来,从黄河边到岷山麓,他走遍了若尔盖草地。他和社员一起放牧,一起挤奶,一起打酥油,一起剪羊毛。就这样,他逐步掌握了草地的自然规律和生产规律。比如,夏天在什么情况下会突然出现骤雨、冰雹或霜冻,冬季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暴风雪;牲畜该在什么时候配种,什么时候产羔产犊,一头母牛每天能挤多少奶,每百斤奶该出多少酥油,等等,他都逐步成为行家。
阿西公社牙厢大队有个老牧民叫纳千,十几岁就开始放羊,在牧业生产上有丰富的经验。李绍福担任多玛区区委书记期间,经常向纳千请教,学到了合理利用草场的四季放牧经验。纳千还告诉李绍福,羊羔死亡率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冬季产羔时气温太低,不易成活。如果调整母畜的配种时间,变冬羔为春羔,在暮春天暖时大批产羔,成活率就可大大提高。老牧民的意见对李绍福很有启发。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他把这些分散零碎的经验集中起来,去粗取精,加以系统化,经过试点,然后向全区推广。这样,不仅提高了羊羔成活率,还逐步改变了草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被动局面。
李绍福在班佑公社班佑大队蹲点的时间最长,前后住了三、四年。班佑,邻近巴西,是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途中在草地上的一个宿营地。李绍福来到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寨,心潮起伏。在红军拴过战马的河边柳林里,他同干部和社员一起开会,研究阶级斗争的动向,商量制订发展生产的长远规划;在留下红军英雄脚印的沼泽地带,他带领大家开沟排水,垦荒种植青稞和燕麦,为牲畜提供越冬度春所需的饲料和饲草;他还组织群众植树造林,挖药打猎,发展多种经营。革命传统大发扬,干部群众齐努力,几年之内,班佑大队出现了人畜两旺的新面貌,成为当时草地牧业战线上的先进单位之一。
李绍福总是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他下乡时,随身带着各种常用药品,谁有个伤风感冒,破皮出血,就给谁服用。李绍福还学会了一些医术,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给群众治病。住在社员家里,他也是闲不住,不是到河里去给社员背水,就是到草场上去拣牛粪,见到什么活就干什么。每当他调动工作,要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乡亲们总是热泪盈眶,依依不舍。隔些日子,有些社员还骑上马,到老远的地方去看他。李绍福只要有机会回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总要抽空去看望那些他所熟悉的乡亲们。
李绍福自己的生活很简朴。二十一年来,他绝大部分岁月都是在这辽阔的草地上和藏族牧民群众一起度过的。他随身的生活必需品主要有三大件:一袋糌粑,一块酥油,一个奶茶碗。肚子饿了,揉几团糌粑,喝两碗奶茶,就算一顿饭,他骑着一匹马,无论是风雪严寒的冬季,或者是晴雨无常的夏天,都照常不辞辛苦,到处奔走,哪里天黑哪里歇。
初进草地时,李绍福曾一度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他生长在川西平原,喜欢吃大米,当时总觉得酥油糌粑不那么可口。但当他深入了群众,和群众的相互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他热爱这里的藏族牧民,也热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把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草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他想的是如何尽快地改变牧区的面貌,关心的是当地人民的生活疾苦。正因为他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他对那些生活上的不习惯的问题,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成为过去了。
在相互学习中前进
李绍福认为,草地的革命和建设固然需要汉族干部,但是,更需要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革命干部。因此,他到草地二十一年来,在虚心向藏族人民学习的同时,一直满腔热情地帮助当地藏族干部成长。他和铁布区区委书记曲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事例。
曲嘎是一九五四年冬天参加工作的。当时,这个二十岁的藏族青年,正好和李绍福在一个单位。从曲嘎那里,李绍福了解到许多关于草地阶级斗争的历史情况和一些民情风俗,并请他教自己学藏语。李绍福则给曲嘎讲一些革命的道理和草地建设的美好远景。李绍福还是曲嘎的第一个汉语汉文教师,每天教他认三个汉字。后来,两人不在一起工作了,还经常保持联系。有一次,曲嘎用汉文给李绍福写了一封热情的信,李绍福收到后,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在回信时,还在曲嘎来信上仔细地改正了错别字和不大通顺的词句。
一九七一年夏天,担任铁布区革委会副主任的曲嘎,为一件事情同县上一个部门的同志争论起来,态度不大好。这件事被当时在纳木区工作的李绍福知道了,他认为事情虽小,却反映了在曲嘎身上出现的骄傲自满的苗头。他想,作为曲嘎的一个战友,自己有责任帮助他。李绍福见到曲嘎时,诚恳地严肃地指出了他的思想毛病,劝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曲嘎当场作了自我批评,表示了改正的决心。此后,曲嘎常对别人说,他能够有今天,全靠党的培养教育,他感谢党派来的象李绍福这样的汉族干部,到草地来帮助他们。李绍福也常说,我初到草地时,对这里的情况可说是一无所知。如果没有广大藏族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我不可能那么快就在草地扎下根来。
在若尔盖,藏族干部在成长,汉族干部也在前进。今年一月,李绍福走上了县委副书记的工作岗位。他仍然和过去一样,坚持在基层蹲点,和群众打成一片。过去一年间,在草地深处的辖曼公社,他和广大社队干部和牧民群众一起,向沼泽进军,把向称“禁区”的大片烂泥潭改造成宜于放牧的草场。他们还兴修了三条水渠,解决了四十五万亩干旱草场的缺水问题。
党的十大胜利召开后,李绍福认真学习十大文件,用实际行动贯彻十大精神。他在工作中继续抓紧批林整风这件头等大事,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十大通过的新党章,把毛主席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写进了总纲,李绍福对照自己,感到差距还很大,他决心继续努力,为人民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草地扎根记——汉族干部李绍福密切联系藏族群众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