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各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各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乌兰塔拉 1973-12-02 00:00

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各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

第3版()
专栏:

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各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
乌兰塔拉
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随着革命样板戏日益广泛的普及,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同全国一样,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一个群众性的革命文艺创作运动正在兴起。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各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是发展无产阶级文艺的一个重要原则。革命样板戏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内容和民族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成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光辉典范。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是为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学习革命样板戏,正确处理政治内容和民族艺术形式的关系,就要把表现社会主义的内容放在首位。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各民族的革命文艺尽管形式、风格千差万别,但是作为人民生活的反映,都应当满腔热情地表现和讴歌各族劳动人民在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观察社会现实,观察民族问题,描绘各民族人民群众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新的斗争生活,塑造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才能正确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出社会主义必定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以革命样板戏为榜样,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努力表现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创作了一些较好的文艺作品。如描绘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新的一代英雄人物茁壮成长的京剧《草原小姐妹》,经过多次加工,主题思想更加鲜明;反映草原人民的战斗生活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经过贫下中牧和文艺工作者的修改,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内蒙古人民对毛主席、对共产党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和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阶级情谊;美术作品《踏遍草原送赞歌》,用生动的画面,热情歌颂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伟大胜利;受到各族人民欢迎的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密切配合三大革命运动,创作和演出了大量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推动内蒙古地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战斗作用。实践证明,表现社会主义内容,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我国各民族社会主义文艺的共性。离开这种共性,离开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离开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离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斗争,离开马克思主义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强调什么少数民族地区文艺的“特殊论”,就会走到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邪路上去。
不同民族的文艺,都有不同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是因为文艺是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的表现,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我国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只有同各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艺术形式,才能够为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达到为工农兵、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目的。革命样板戏之所以家喻户晓,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不仅在于它的革命的政治内容,而且也在于它遵照毛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吸收新的营养和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创造了完美的民族艺术形式。它既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也不同于外国的,它是中国的、现代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气派。
批判地继承,是文艺发展史上的普遍规律。毛主席指出:“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革命现代京剧以毛主席的教导为指针,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旧京剧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剔除那些污蔑劳动群众、颂扬地主资产阶级的糟粕,改革那些不适于表现社会主义时代工农兵新生活的旧形式,既保留了京剧的基本特色,更赋予它新的生命。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文艺,对本民族传统的文艺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应该象革命样板戏那样,根据社会主义内容的需要,进行“推陈出新”,破除那些有害于表现无产阶级新思想、妨碍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旧传统、旧手法,吸收其有生命力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艺术形式。决不能对旧形式兼收并蓄,也不能怕费气力而不愿做艰苦细致的改造工作,以旧充新,损害革命的政治内容。如蒙古族人民爱好的马头琴,经过大胆革新,扩大音域,增强音量,稳定音高,丰富演奏方法,在保留它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提高表现新生活的能力,使马头琴不仅能用来演奏蒙古族乐曲,而且还能演奏难度较大的革命样板戏中的音乐选段。优秀革命歌曲《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吸取蒙古族民间音乐的传统音调,在舒展开阔的曲调中加进了富有动力的节奏因素,深刻地表达了工农(牧)兵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革命到底的无产阶级激情,既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和草原气息,又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受到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喜爱。
批判继承是为了革新创造。不断地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概括和提炼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发展各民族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主要途径。各民族的艺术形式,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不停的新陈代谢中演进变革。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勇于创新,促进民族艺术形式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对蒙古族舞蹈艺术,进行了广泛搜集和加工整理,使这个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发展。比如舞蹈的肩部动作由解放初期的三种增加到十种,“马步”的舞蹈动作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十种增加到十八种,丰富了舞蹈语汇,产生了《草原女民兵》、《欢乐的挤奶员》等表现社会主义内容的新作品。
各个民族的文学艺术不能孤立地发展,它们从来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革命样板戏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艺方面做出了榜样。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文艺,必须向国内各兄弟民族的艺术形式学习,向外国好的艺术形式学习。但是这种学习不是生搬硬套,不是取消本民族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统。小提琴和蒙古民族的马头琴,它们之间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却不能互相代替。学习其他民族的艺术形式,是为了同本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按照自己民族的艺术发展规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我们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向其他民族学习,都是为了一个政治目的,就是尽可能完美地表达社会主义内容和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只有正确的政治内容而缺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的文艺作品,是没有艺术力量的,工农兵群众也是不欢迎的。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的原则,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陈,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新,是发展我国各民族无产阶级文艺的唯一正确道路。
刘少奇和林彪一类骗子,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极力对抗毛主席的文艺路线和文艺方针,时而以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为借口,大力兜售民族复古主义的“全盘继承论”,主张“凡是民族的都是好的”,妄图把地主资产阶级的腐朽文艺统统地保留下来;时而又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全盘否定论”,主张割断历史,一笔抹杀各民族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的优秀艺术传统,妄图把各民族的文学艺术领域变成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阵地。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紧紧抓住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进一步批判他们在文艺战线上散布的反革命谬论,搞好文艺革命,在斗争中推动各民族社会主义文艺向前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是党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贯方针,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丰富经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文艺,必将放射出更加绚烂瑰丽的光彩。


查看完整版本: [-- 坚持社会主义内容和各民族艺术形式的统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