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辽中洼”的一曲凯歌——记辽宁辽中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办农业的胜利斗争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辽中洼”的一曲凯歌——记辽宁辽中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办农业的胜利斗争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12-07 00:00

“辽中洼”的一曲凯歌——记辽宁辽中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办农业的胜利斗争

第3版()
专栏:

“辽中洼”的一曲凯歌
——记辽宁辽中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办农业的胜利斗争
辽宁辽中县处于辽河、浑河、蒲河下游,地势较低,向有“辽中洼”之称。过去外洪内涝,灾害频繁,全县粮食产量一直不高不稳。现在,进入辽中县境,看到的却是一派喜人的景象:昔日横行肆虐的辽、浑、蒲三条河,如今在两岸的长堤中驯服地奔流;三条河流两边以往常年积水的辽阔土地上,今天排水渠道纵横,排水站星罗棋布,百里沃野分布着平展展的方田、条田和台田。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变,一九七○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粮食产量仍然上升,连续两年超过《纲要》。今年,这个县战胜两次外洪和一次暴雨的袭击,农业生产又获得新的丰收。四年来,全县粮食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百分之二十。去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达两亿零三百万斤,比三年前增加一亿三千多万斤。今年秋收以来,社员们又把大批的余粮源源卖给国家。
关键在于领导要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干劲
怎样看待辽中洼?能不能改造辽中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辽中县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尖锐的斗争。过去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畏难情绪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占了上风,群众迫切要求改造自然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辽中洼多灾低产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一九六九年,辽中县又一次遭受了外洪内涝。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发展中诞生的县革委会,总结解放后二十年来这里遭受十四次洪涝灾害的教训,决心不再听任“老天爷”的摆布。他们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到群众中去寻找根治灾害的经验。
县革委会领导成员首先调查了牛心坨公社西房身大队。这个大队过去经常受灾,是有名的“丰年小救济,歉年大救济,灾年包下来”的穷队。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这个大队的社员决心向大寨学习。当时,他们提出了一条尖锐的意见:西房身要学大寨,干部必须象大寨干部那样,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在斗争中走在前头。过去西房身正是因为没有一个象大寨干部那样的带头人,所以人心不齐,面貌没有大变。这一军,“将”得党支部书记刘达生头上直冒汗。他和支委会“一班人”一起,对照大寨的经验,总结了经验教训,坚持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带领群众大干苦干了几年,把全大队六千亩“春天茅草开花一片白,夏天下雨积水一片白,秋天盐碱一片白”的穷地,改造成高产稳产农田。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七八十斤,上升到四五百斤。
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在遍访辽中百里洼地时,不仅从西房身大队这样一些基层单位里看到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而且也从西房身大队社员提出的问题中受到了启示:在改变全县多灾低产的面貌中,县领导班子的责任是什么?于是,他们把基层干部和社员代表请到县里,帮助领导班子进行整风。他们一起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批判懦夫懒汉世界观,共同总结经验教训。县领导成员在会上检查说,过去错误地认为,辽中县不能翻身,一怪自然条件差,二怪基层干部不争气,三怪群众落后。现在认识到,关键在于县领导班子的路线斗争觉悟不高,没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干劲。这次整风会以后,县革委会根据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制订出了一个改造辽中洼的规划,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新高潮。
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打进攻战
辽中洼要翻身,首先得征服为害多年的辽河。这条“糠帮沙底破辽河”,水流急,含沙多,解放前经常改道,年年吞噬两岸大量农田。一旦决口,洪水滔滔,大半个县受害。解放后,虽然修了大量护岸工程,但沿袭的始终是退、让、守的旧办法,即先护岸,护不住就退,让出大量农田和村庄,另修护岸工程。这样,花钱费工很多,成效不大。
县革委会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寻找驯服辽河的办法。一九七○年初,派副主任礼奎华带领干部进行实地调查。礼奎华来到五里槽段,只见辽河扭动翻滚,河道已弯曲成个“大秤钩”,大好的农田沃土被汹涌的急流冲刷而下。看到这些情景,礼奎华心中十分难过。他想,对付辽河再不能“退、让、守”了,必须打一场进攻战,把它驯服、治好,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礼奎华同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一起,总结辽中历史上治水的经验教训。他们详细勘测了地形,计算了流量,认为可以在五里槽段进行裁弯,来代替修建大量护岸工程。
一九七○年四月一日,冰雪刚化,辽河开冻,礼奎华率领一万名干部和社员开向改河工地。他们冒着寒风飞沙,开新河,堵旧道,同辽河这个“庞然大物”进行搏斗。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斗,六十多个流量的辽河被拦腰斩断,它被辽中人民牵着鼻子,流向指定给它的河道。
根治五里槽段的胜利,打破了“辽河裁弯不易成功”的迷信,大长了辽中人民的志气,全县很快掀起了根治外洪内涝的热潮。辽河、蒲河的六处弯曲的“大秤钩”,被一个一个拉直。三条大河两岸,全长三百四十一里的六条大堤,普遍垫土加固,增高一米到一米半。
外洪问题解决之后,内涝仍然是辽中县农业增产的主要威胁。全县一百三十多万亩耕地中,有一百零五万亩分布在辽(河)、浑(河)、蒲(河)三大涝区。一九七○年以来,辽中县人民在县革委会提出的“上下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分期实施”的原则指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渠建站,决心要把每年雨季低洼地区的积水排入河中,送进大海。这个县的辽河和蒲河中间相距只有一、二十里,成了一个狭长地带,人们叫它为“内水胡同”,上游内水流到这里就不走了。一九七一年秋后,县委书记张录清和其他几位领导同志,带领群众,对排水渠道进行彻底改造,并在中间建立起一座大型排水站,解决了这里的内涝问题,使四个公社的三十多万亩肥田沃土真正变成了粮仓。去今两年,四个公社粮食平均亩产全部超过了《纲要》,其中有三个公社过了“黄河”。
辽中人民苦战三年,对三大涝区九个排水系统,普遍进行了清淤、整修、配套,使占全县百分之八十的低洼易涝耕地,基本上解除了内涝威胁。今年八月二十日夜间,这个县七个小时降雨一百二十毫米到一百九十五毫米,半数耕地都积了水。由于各种排水工程发挥作用,三天左右时间就将二亿立方米的水全部排出,做到虽涝无灾。广大社员高兴地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没见过水排得这么快,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
用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办社会主义大农业
在改变辽中面貌的斗争中,广大社员群众依靠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对农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为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创造条件。一九七○年秋天,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冷子堡公社党委副书记胡玉玺和党委其他同志一起,到西房身大队参观学习。他们看到,西房身大队把地里的坑坑包包整平,挖了排水沟渠,修了机耕路,把六千亩耕地搞成平平整整的高产稳产田,受到很大启发。他想,如果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平小不平、垄向不一致的农田进行一番总体改造,变成既利于排水,又便于机耕的方田,农业生产必将有新的跃进。
他回到冷子堡公社,就把这个设想交给冷前、冷后、黄西、业兴四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讨论。这四个大队共有一万多亩耕地连成一片,但互有插花,地块大小不一,垄向横七竖八,既不利于排水灌水,也不便于机耕,土地潜力得不到发挥。现在,大家坐下来总结治水经验,从切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各管各”的小农经济旧思想,抗御不了自然灾害,发展不了生产;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灾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本着统一规划,联合治理,合理调整,等价交换的原则,正确处理了插花地和挖沟占地的问题。人心齐,土地变。四个大队大干了一秋冬,使这一万多亩耕地变成了沟沟相通,道道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垄向一致的方田。一九七一年,方田的产量由五百斤上升为七百斤。
这个新生事物一出现,县委就大力支持。全县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了冷子堡和西房身的先进经验。短短三个冬春,辽中大地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凸一块、凹一块的辽中洼,被几十万亩平展展的方田所代替。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这是辽中县百里沃野上平展展的方田一角。
新华社记者摄


查看完整版本: [-- “辽中洼”的一曲凯歌——记辽宁辽中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办农业的胜利斗争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