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山西屯留县抓大事促大干的三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山西屯留县抓大事促大干的三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12-11 00:00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山西屯留县抓大事促大干的三年

第3版()
专栏: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山西屯留县抓大事促大干的三年
“人家好是好,就是人多土地少。咱们人少土地多,步子怎也快不了。”这是三年前屯留县的一些干部去大寨和其他先进单位参观以后常说的两句话。
怎样看人?怎样看地?怎样看人和地的关系?大寨好究竟好在哪里?屯留发展农业的步子究竟能不能加快?——三年来,屯留的同志们通过革命实践,越来越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屯留现在有十八万人口,六万多个劳动力,五十八万亩耕地。同全国的平均数相比,每人占有的地亩是比较多一些。这究竟是好条件,还是不好的条件?一些同志过去总觉得:讲总产量,这是好条件;讲起单位面积产量来,这条件可就不怎么好。他们觉得“单产不高,总产不少,贡献不小”;因此,“论单产,不吭气;说总产,不服气;比贡献,有骄气;学先进,没勇气。”其实,光看总产量,这个县过去多年间的进展也有限。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粮食年产量从九千五百多万斤增加到一亿二千七百多万斤,平均每年才增加一百五十多万斤。同一个期间,人口也增加了。显然,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地多人少”。
从一九七○年冬天开始,变了,大变了。一九七三年,屯留的粮食总产量跃进到二亿二千六百多万斤。三年增长了九千九百多万斤。每年跨出的步伐,赛过以往二十年。每人平均产量达到了一千二百多斤。每个劳动力平均产量约三千五百斤。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三年翻了一番。集体储备和社员口粮,年年增加。平均亩产量超过《纲要》指标,达到四百二十斤。
这样的大变化是怎么来的?来自党的基本路线,来自批林整风,来自学大寨抓住了根本。人,大体上还是那么多人;地,基本上还是那么多地。可是,人们的思想变了,大地的面貌变了,产量也就变了。
继续战斗在老爷山上
屯留一带,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军奋起反击蒋阎匪军对解放区的进犯,获得初次大捷的战场。毛主席指出:“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
‘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就是说,把他们的十三个师全部消灭。”
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争”得的土地,每一寸都值得珍爱。屯留的贫下中农、社员群众,没有人嫌“地多”。在他们看来,掌握在人民手中的土地,再多也不是什么“包袱”,而是“宝库”。阻碍农业学大寨运动加快步伐前进的,决不是“地多”,而是被人民打倒了还不死心的阶级敌人,是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也还有一些是干部头脑中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广大群众和革命干部是坚决要求扫清这些障碍,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迈开大步前进的。在屯留,走在最前列的,是西村公社龙门口大队秦家生产队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
秦家生产队在屯留西部山区,就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反击蒋阎匪军的老爷山上。全队只有十一户人家,四十多口人,全半劳动力十几个,耕种着三百六十多亩土地——每人平均九亩,每个劳动力平均二十多亩。
一九六二年,当刘少奇的“三自一包”的妖风刮到这里的时候,县里执行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人认为,这个小山庄是推行“包产到户”的合适的地点,派人到这里来“试点”。秦家生产队队长、共产党员王根法,带领全队贫下中农,坚决反对,顶住了这股歪风。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以后,王根法带着全队贫下中农的心愿,到昔阳大寨去学习。回来一讲,阶级弟兄们摩拳擦掌,下定决心要象大寨那样大干。那时候,这个队的三百六十亩地就有三百九十七块,分布在六沟、四洼、两架岭上,有的一下雨就怕水冲,有的不下雨就没收成。在阶级敌人煽动下,曾有几户想搬下山去。学习了大寨经验,他们认清了这是一场阶级斗争。他们戳穿了敌人的谣言,立下了愚公的大志——不搬家,要搬山!老爷山的土地,浸过前辈多少人的血和汗的土地,我们一寸也不能放弃,要把它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粮仓!阶级敌人想要我们离开这个阵地,休想!
贫下中农正在山上干得火热,山沟里又吹出一股冷风:“地多人少学大寨,再学也学不出个名堂来!”原来这是一个富农分子传出来的,妄想动摇人心。共产党员带领贫下中农反击了敌人,进一步提高了阶级觉悟:学大寨是农业战线上的一场大革命,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敌人越是反对,越是证明我们干得对。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能叫地听人的话,不能叫地把人难住!地多人少也非学出个“名堂”来不可!“地多”吗?大家回忆旧社会,全队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地主、富农霸占着,贫下中农当佃户,扛长工,吃了多少没地的苦,遭了多少缺地的难!那时候,阶级弟兄有的想地得了病,有的为地丧了命,谁说“地多”?毛主席领导我们干革命,闹翻身,求解放,打垮了蒋阎匪帮,斗倒了地主富农,夺回了贫下中农多少年多少代用勤劳的双手开辟的土地。毛主席又领导我们组织起来,办合作社,办人民公社,在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往前奔。我们要在这土地上继续革命,决不松劲,决不回头!
学大寨第一年,秦家生产队的粮食总产量就猛增两倍,平均户产万斤粮。
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斗争。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进展,不甘灭亡的阶级敌人拚死反抗。阶级敌人猖狂一时,扬言:“王根法这个钉子拔不掉,我们就活不了!”反动道首写假证明,栽诬陷害王根法。秦家山的贫下中农牢记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看透了阶级敌人的黑心肠——这些家伙哪里是要“拔钉子”,他们是要拔红旗啊!贫下中农以“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精神,再一次斗倒了敌人,进一步锻炼了自己。从此,大家更加警惕阶级敌人的动向。破坏社会主义的活动一露头,就针锋相对地斗。一些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在党小组和贫下中农的关心教育下,也同贫下中农站在一边,同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斗。大家越斗心越明、眼越亮,越斗志气越高、干劲越大。
山沟里,一条条大石坝垒起来了。一百多亩沟湾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高产稳产田。近二百亩岭坡地,建成了高标准的水平梯田。成万担的礓石,从地里挖出来,拣出去了。在石头窝里,开了渠,打了井。三百六十亩地全部深翻,活土层加深一倍。过去光秃秃的山顶上,现在遍布鱼鳞坑,栽上了树。
一人平均九亩地的秦家生产队,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大干了七年,一九七○年粮食亩产上了《纲要》,每人平均生产粮食三千七百多斤,每人平均贡献给国家商品粮二千五百多斤。——秦家山真成了粮仓,成了社会主义阵地上的一个坚强堡垒。
谁说山沟里的经验出不了山!
当秦家生产队学大寨初见成效的时候,屯留县委也曾印发材料,组织参观,想在全县推广。可是,时间过去了好几年,仍然是“秦家一朵花,面上平不塌”。那时候,一些领导成员总想着:“秦家生产队无非是地多打粮多,总结也总结不出什么经验来。”或者认为这个队太小,情况“特殊”,没多大“油水”。
一九七○年秋后,秦家生产队的新成就引起了全县各地更多群众的注意,也引起了省委的注意。县委开始比较认真地对待秦家生产队这个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了。他们看到:就人和地的比例来说,全县地多多不过秦家,人少少不过秦家;可是,全县平均单产没秦家生产队高,平均每人贡献没秦家生产队大。要打破“地多人少学不了大寨”的迷信,秦家生产队这个典型有说服力。他们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全县各个社队向秦家生产队看齐。
一九七一年,屯留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有了新的进展。表现在粮食产量上,全县平均亩产量由上年的二百三十斤提高到二百七十斤,总产也增长了百分之十五点七。每人生产粮食两千斤以上的队,发展到了十九个。可是,这些队多数在山区,多数是小村小队。平川的六个公社,人口约占全县的百分之四十五,耕地面积约占全县的百分之四十,总产量只占百分之三十五,贡献给国家的商品粮只占百分之二十三。在农业学大寨的道路上,“拉腿”的社、队多数在平川。这些社队的生产条件大都比山区好,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地下有水,空中有电;可是,生产和贡献却落后于山区。这又是为什么?秦家生产队的经验为什么推广不到平川?——这个问题引起了县委同志们的深思。
他们到平川各个社队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平川地区的城关公社,有两个大村大队,村连村,地连地,一个叫柳行,一个叫鸦儿堰,过去都是后进队。柳行生产队一九七○年以前亩产粮食不过一百五十斤左右,一九七一年达到四百斤。鸦儿堰生产队还是老样样,变化不大。原因就在于:柳行党支部学大寨赶秦家,抓住了路线这个根本问题。在县委的帮助下,他们把批林整风放在首位,提高了领导班子的路线斗争觉悟,同还在捣乱的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倾向针锋相对地进行了斗争。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威力,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一个冬春就增加水浇地八百亩,还解决了三百多亩地的排涝问题。鸦儿堰生产队自然条件比柳行生产队还要好。可是,党支部不注意方向、道路,大忙季节也有不少劳动力外出,冬春季节更谈不上集中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调查研究了类似这样一些鲜明对比的情况,屯留县委的同志们明白了:不是秦家生产队的经验对平川大村大队不适用,而是县委过去对秦家生产队这个典型的认识还不透彻。过去,有些同志觉得:大村大队不好抓,短期内难变化,抓不上来难说话。他们不是积极地帮助这些单位从路线、方向、道路上解决问题,而是“绕道走”。实际上,也就是光想绕开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走回避矛盾的轻便的小路。县委严格解剖自己以后,把大部分领导力量投入了大村大队,投入了阶级斗争最尖锐最复杂的地方。
到大村大队干什么?首先抓头等大事,批林整风。屯留县委的同志们引导各级干部回顾当地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经验教训,依靠绝大多数社员群众,对没有改造好的阶级敌人和乘虚而入的资本主义倾向进行了斗争。
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山沟沟里的经验出了山,在全县大放光彩。过去拖着全县的后腿的平川上的一些大村大队上来了,全县就大踏步前进了。
“对”得更好,“争”得更好
过去一些社队在阶级敌人煽动和资本主义势力引诱下一度分散了的劳动力,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又集中到了农业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的第一线。一九七二年,屯留平川地区很多大村大队都增了产。全县学大寨赶秦家的先进单位由十九个增到五十三个,其中有十三个是大队,有的是二百户以上的大村大队。在全县广大地区,你追我赶,你学我帮,社会主义正气更高地发扬起来,资本主义邪气更多地受到打击。一九七三年,先进单位又增加到一百多个,其中有些是大队,有些是整个公社。每人平均生产粮食两千斤以上、每人平均向国家卖粮一千斤以上的公社就有三个,大队四十多个,生产队五十多个。
李高公社王公庄大队,过去反动富农和会道门头子为逃避管制,煽动社员外出,他们也外出不归。结果,集体土地荒芜,集体经济受损,粮食亩产量不过百把斤。一千三百多人,五千来亩好地,却年年吃返销粮。一九七二年冬天,王公庄大队党支部学习秦家生产队学大寨的经验,把批林同解决当地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干部群众在斗争中认清了资本主义倾向的危害,自觉地端正农业副业的方向,整顿了队办工业和副业,巩固和扩大了社会主义阵地。原来自行外出的社员,纷纷回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们对菅草、礓石、泊水这三害进行了总治理,大干一冬春,挖排水渠四十三条,铲菅草根五十万斤,挖礓石蛋一千一百多方。一九七三年粮食亩产四百四十斤,总产二百一十二万斤。向国家交售余粮一百万斤,超额完成了国家征购任务。光是卖给国家的粮食,就比一九六八年的产量还多。
丰宜公社丰宜大队,是南半县一个大集镇,这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渣余孽比较多,历来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大队党支部学秦家,抓路线,结合本队实际情况,开展革命大批判,锻炼了群众,制服了敌人,三年大变样。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六百零五斤,一九七二年亩产七百一十七斤,一九七三年亩产过了“长江”。连续三年每年向国家卖粮一百万斤。林、牧、副业生产的发展,也都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先进单位越来越多,真是“涌现”出来了。
全县都在急起直追秦家生产队,秦家生产队也在虚心地学习全县各队的长处。秦家生产队的经验在全县推广中不断丰富,秦家生产队本身也在全县推动下不断提高。在秦家生产队,批林整风抓得更紧、搞得更深了,社员群众的思想境界更高了,产量也在继续上升。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量过“黄河”,每人平均向国家卖粮二千五百斤。一九七二年,亩产五百七十斤,每人平均向国家卖粮三千斤。一九七三年,亩产六百九十斤,每人平均向国家卖粮三千五百斤。他们修了一个蓄水池,建了一个高灌站,有了一百二十亩水浇地。他们一年打的粮够自己吃十多年,一人一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够十来个人吃,可是还在千方百计继续增产。他们说:“大寨贫下中农是站在虎头山,想到全世界;我们也不能光看到老爷山上这个小天地。为革命,我们亩产千斤也不满足,人产万斤也还嫌少。”在阶级斗争中,在生产斗争中,他们坚持着“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精神,力求“对”得更好,“争”得更好。
秦家精神遍屯留。屯留县委正在继续抓紧批林整风这件头等大事,变“绕道走”为“扑身上”,越是斗争激烈的地方越是要去。他们同广大群众和各级干部在一起,对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阶级敌人,对资本主义倾向进行坚决斗争;对头脑中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对大自然的一切不利条件进行坚决斗争。他们要坚决地“对”下去,坚决地“争”下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山西屯留县抓大事促大干的三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