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在农村学习文化 把文化用在农村——记会同县槐枧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在农村学习文化 把文化用在农村——记会同县槐枧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12-14 00:00

在农村学习文化 把文化用在农村——记会同县槐枧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第3版()
专栏:

在农村学习文化 把文化用在农村
——记会同县槐枧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一九七○年三月,十七名长沙市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来到会同县高一公社槐枧大队。几年来,他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努力学习,同时,用已经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为贫下中农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贫下中农喜盈盈地说:“知识青年确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支生力军!”
农村需要文化科学知识
农村需要不需要文化科学知识?槐枧大队的知识青年,在实践中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开始,许多同志抱着“下农村出力气”的想法,只埋头劳动。少数人还说什么:“早知到农村,何必把书读。”后来,实践教育了他们。这个大队有一条溪水,队里买回了水泵、电动机、发电机,想利用溪水发电、灌田。贫下中农把修电站、建水坝的设计任务交给知识青年。可是,怎么设计、测量、放线、修闸建坝?怎么安装水泵、电动机、发电机?他们一窍不通,无法开工。贫下中农听说施用碳酸氢氨可以提高红薯产量,第三生产队买回碳酸氢氨,交给了知识青年使用。可是,四个知识青年把不能与农作物直接接触的碳酸氢氨施在薯蔸根上,浪费了化肥,造成红薯减产。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农村很需要文化科学知识。过去所学的知识不是没有用,而是不够用!他们狠批刘少奇、林彪散布的“读书做官”、“变相劳改”等谬论,决心继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把文化科学知识用在农村。
大队党支部也认识到:要发挥下乡知识青年的作用,把他们培养成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除了让他们学政治,学种地,还要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党支部决定,知识青年每星期两个晚上、每月集中一天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下乡知识青年怎样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槐枧大队的知识青年曾经走过一段弯路。开始,有的同志埋头钻厚书本,不联系实际,收效不大。后来,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改进了学习方法,把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紧密结合生产活动和工作实际进行学习。
知识青年在接受修建水电站的任务后,就学习《小水电站》、《农村电工基础》、《电工手册》、《电工问题解答》等书。逐步掌握了小水电站的设计、测量、施工技术。在学习电机技术时,他们照着书本上的图,把发电机、电动机、水泵一一拆开,边拆边学,渐渐懂得了每个部件的性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把小水电站建成了。这样边学习边实践,既解决了生产和工作中的问题,又掌握了电机和修建水电站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他们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农业技术、财会、医药、电工等知识,提高了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本领。
把向书本学习和向群众学习结合起来。
知识青年在担负设计水坝的任务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坝址建在什么地方好。开始,按照书本上讲的原理选了两处,预算要三万多元,花工多,费用大,容量小,不合算。他们便拜老贫农为师,把书本上的建坝知识讲给老贫农听,老贫农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选择了一个回水湾、青岩底、两边都是岩石的地方建坝,只花了一万多元,就建起了水坝。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槐枧大队的下乡知识青年,要参加生产劳动,要做社会工作,又要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不少困难。但由于他们树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便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地学习。
他们写信向亲友找适合自己阅读的数、理、化等课本。书店里来了有关的科技书籍和杂志,他们随时去买。
不管劳动怎样紧张疲劳,他们总是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坚持学习。知识青年陈亮如,开始当保管员时,不懂财会业务,不会打算盘。他把有关的业务书带在身上,一有空就学,不懂就问,较快地学会了财会知识。
许多文化科学知识,自学弄不懂,他们就把问题记下来,集体讨论,互相启发。如果还不能解决,就走出去,上门请教。在学习电学时,有很多计算公式不懂,他们就爬山越岭,到三十多里外的公社中学请教老师。为了装配发电机,他们利用假日到离队四十多里远的洪江发电厂,向工人和技术员请教。
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在农村学习文化 把文化用在农村——记会同县槐枧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