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谁是“继锋”?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谁是“继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12-14 00:00

谁是“继锋”?

第4版()
专栏:

谁是“继锋”?
今年五月九日,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某团政治处收到辽宁省朝阳县革委会寄来的一封信和一百元人民币。信里写道:“几个月来,我们先后收到了各地许多同志寄给灾区的现款、慰问信等,也收到了你部‘继锋’的一百元钱。这位同志这样关心灾区人民,象雷锋一样表现了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了抗灾斗争的胜利,生产生活都得到了妥善安排。兹将现款退回,请查找转交本人,并转达全县八十万人民的谢意。”
秘书陈银泉看了信,怀着激动的心情向部队党委报告了这件事。党委书记张宪杞说,这是部队批林整风,进行路线教育的可喜成果。他告诉陈银泉:一定要找到“继锋”,为部队继续搞好路线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
但是,在部队花名册上,没有“继锋”这个名字,寄钱者写的地址也只是部队的代号。
“继锋”究竟在哪里?
陈银泉来这个部队工作不久,情况不太熟。为了找到“继锋”,他先找机关同志了解线索。大家猜想着:“继锋”是不是三机连的副班长陈安柱?他曾以“继锋”的名义做了许多好事。还有人讲可能是重炮连战士王树,说他常做好事不留名。
在三机连,陈银泉同陈安柱和其他同志进行了交谈。陈安柱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个孤儿,戴着红领巾时就学雷锋,为人民公社做好事。入伍以后,觉悟不断提高,懂得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宗旨。在连里,他先后喂猪、做饭、当驭手,干一行,爱一行。假节日里,他有时去帮助驻地附近的商店售货,有时到荣军院为残废军人服务,有时到工厂、建筑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群众问他的姓名,他就说我叫“继锋”。后来,人们设法了解到他的真姓实名,把他的事迹编进了驻地小学的乡土教材,在群众中广为传颂。
王树又是怎么回事呢?陈银泉来到重炮连,同志们就给他提起了这样一桩事。那是一九七二年春节前夕,王树去长春驻军医院动阑尾手术。在列车上,他对一位老大娘热情地照护了一路;下车时又帮大娘提着一个装满三十多斤苹果的提包。不料,由于旅客拥挤,两人走散了。王树在站前兜了半天圈,也没见到大娘的影子。天黑了,他掂掂手中鼓鼓的提包,看看望不到尽头的街道,心如火燎。大娘呢,她在车站转了几圈也没找到王树,觉得“反正是解放军,东西丢不了”,若无其事地坐上公共汽车回家了。
第二天,医院根据王树的汇报和要求,暂时推迟了他的手术,并派人和他一起来到市公安局。公安局同志立刻同市内各派出所联系,看有没有报失提包的。电话拨通一次又一次,都回答:没有。到了第二十五次,从站前派出所传来了好消息。原来,大娘昨晚回到家里,向女儿讲了提包的事,女儿说:“解放军连群众一针一线都要送还,这事你不心急人家可急啊!”母女俩一商量,第二天早晨,女儿就到站前等几个派出所讲明情况,留下了住址和姓名,好让解放军同志查找。
王树忍着阑尾炎的疼痛,把提包送到了大娘手里。满兜的苹果一个也没少。当大娘问王树的姓名时,他说:“我是解放军。”大娘紧紧攥住王树的手,激动得半天说出一句话:“真是解放军里雷锋多呵!”
王树和陈安柱做的好事,同志们讲了许多。陈银泉想,这两个同志的高尚思想多么象给朝阳县寄钱的“继锋”呵!但是,经过调查,他们都不是。
给朝阳寄钱的“继锋”,一下没找到,陈银泉决定走访更多的连队。就在这时,团政治处又收到了长春市吉林师大附属小学的一封来信,热情赞扬二连炮班班长宋奎明是“雷锋式的校外辅导员”。陈银泉从信中提到的简要事迹看,觉得这样的战士很可能做出“继锋”那样的事,就找到二连连长,说起了宋奎明的情况。
今年年初,连队到长春市执行任务,每天来回路过吉林师大附小。宋奎明看见校园里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小朋友,脑海里浮现出雷锋同志生前热情地当校外辅导员的情景。他感到自己虽然不是校外辅导员,但也要象雷锋那样,为培养革命后代贡献力量。于是,他去新华书店买了关于雷锋、张思德、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三十多本图书,还买了一些铅笔、作业本,送给学校的红小兵团,说:“解放军战士对革命下一代的一点心意,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完,就走了。两个月后,学校查到宋奎明所在的部队,红小兵们一致要求,让宋奎明做他们的校外辅导员。但是,宋奎明所在的连队已经完成任务离开了长春,到学校来辅导太不方便了。连队应学校的要求,让宋奎明当了师大附小红小兵团的“荣誉校外辅导员”,用通信的方法辅导孩子们。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他经常抽空给红小兵团写信,有时谈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的体会,有时把从报上剪下的革命故事寄去。他听说红小兵团要成立理发组,就用津贴费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寄去,并写信对孩子们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师生们看到红小兵们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都联想到宋奎明,赞扬他是位不见面的好校外辅导员。
陈银泉跑了一大圈,还是没找到那个“继锋”。首长鼓励他:“别看一个‘继锋’没找到,可象雷锋那样的好人好事却找到了一大串!”还对他说:“大家提高了觉悟,做好事都不吭声,可能‘继锋’就站在我们面前,还认不出来哩!”这时,首长和同志们想到,“继锋”寄钱时不还写了封慰问信嘛,把那封信要回来,也许就解开这个谜。
朝阳县很快寄回了“继锋”的慰问信。陈银泉拿着信,从这个连队走到那个连队,让大家辨认信是谁写的。
他又回到了初次调查过的三机连。党支部组织委员、三排长看着慰问信,觉得字迹好面熟!脑子一转圈,想到前几天看过的一份入党申请书,赶紧拿了来。一对照,慰问信和申请书不仅字体一样,还有着一句共同的话:“我的一切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把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共产主义。”
“‘继锋’就是他——四班副班长李振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党支部把李振锋找来,经过再三询问和动员,他才讲出了原因。
今年上半年,连队进行路线教育,批判林彪反党集团污蔑大好形势的谬论和罪行。批林整风,进一步擦亮了人们的眼睛,使李振锋这个刚入伍时具有朴素无产阶级感情的农民的孩子,逐渐懂得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还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这次教育,使他更清楚了林彪污蔑大好形势,就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他决心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发展大好革命形势,贡献力量。这时,他从朝阳县一位同学的来信中得知,朝阳去年遭了自然灾害。他想,这是部分地区在前进中遇到的暂时困难,革命战士应该为支援灾区恢复生产出把力。雷锋同志曾寄钱支援辽阳灾区,不正是这样吗?于是,他悄悄地用“继锋”的名字,把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一百元钱寄给了朝阳。
陈银泉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终于找到了寄钱的“继锋”是谁。使他特别兴奋的是,他找到的不是一个“继锋”,而是许许多多“继锋”!
新华社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谁是“继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