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困难大到九十九,难不倒我们一双手!——广东省五华县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困难大到九十九,难不倒我们一双手!——广东省五华县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12-22 00:00

困难大到九十九,难不倒我们一双手!——广东省五华县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的事迹

第3版()
专栏:

困难大到九十九,难不倒我们一双手!
——广东省五华县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的事迹
粤东山区的五华县,有一百四十多万亩山地,过去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崩山和河流淤积,流沙侵蚀着大片农田。如今的五华,八成以上的山地,披上了绿装;大部分水土流失的地区和一万多处崩岗,经过治理,基本上得到控制;成千上万亩被沙石覆盖的农田已经复耕。十年间,全县建设起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二十八万亩,占全县现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五点四。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一九六九年就跨过了《纲要》,去年粮食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一斤,今年粮食产量又有增长。林、牧、副、渔各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从乌陂河的变迁看路线斗争
一九六四年,五华县委在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决心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学大寨,努力改造旧山河,从根本上改变五华的生产条件。可是,面对满目疮痍的群山和流沙侵蚀着的大片农田,有些人摇头泄气,说:“五华自然条件太差,要变难上难!”在县委成员中,也有一些人缺乏信心。为了统一认识,县委成员分头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一天,县委几个成员来到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华城公社乌陂河流域。他们看到,原来因严重淤积而高出地面的乌陂河河床,有了明显的下降;虽然已经久不下雨,河水却没有断流;从前被水土流失侵蚀成耙齿般的光山秃岭,已经长满了树木和青草;原来陡峭的崩岗,被削成平整的梯级;一级级用大石垒成的坝护卫着山下大片农田。看着这幅动人图景,县委同志喜出望外,便找干部一起研究,找社员一起谈心,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早在一九五二年,乌陂河流域的华城公社齐乐大队,就和县里的水土保持试验站一起,选择蚨蜞窝的一个大崩岗,开始了征山治水的试验。开始他们在崩山口上修筑起一道二米多高的谷坊,想把从崩山口冲刷下来的泥沙堵住;可是没多久,就被一场暴雨冲垮了。他们没有气馁,又从山上搬来大石,砌成了一道坚固的石坝。不到一年,便淤得满满的,黄泥沙石溢过坝面,照样往田里冲。这时,刘少奇一伙鼓吹单干的妖风刮到了五华,阶级敌人乘机跳出来,诬蔑堵崩岗是“劳民伤财”,煽动一些社员外出捞现钱,妄图破坏这场改造自然的斗争。在严峻的两条道路斗争中,齐乐大队党支部把全体贫下中农召集在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阶级斗争和“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教导,回忆旧社会崩山流沙毁灭田园,被迫逃荒讨饭的悲惨生活,批判和抵制了修正主义路线,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决定给崩岗动“大手术”,在崩口峭壁上削坡开级,植树造林。在悬崖峭壁上施工,困难千百重。生产队长王佑达带领民兵、青年,用绳索系着身子登上了峭壁,凌空挥锄,一直斗争了几个月,终于征服了蚨蜞窝这个大崩岗。乌陂河流域的人民,就是这样依靠集体力量,坚持不懈,顽强斗争,把一个个崩岗治住了,一片片荒山绿化了。
乌陂河的变迁,给了县委以深刻的启示:领导群众治山治水,也是一场尖锐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只有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狠抓阶级斗争,带领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艰苦奋斗改造旧山河。
从此,五华县委带领全县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填谷治崩岗,把一千多处崩山峭壁削成了梯级缓坡,治理了一万多个崩山口,修筑了十七万座大小水土保持工程。
从实践中探索治山的经验
五华县人民治理崩山的斗争赢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一遇暴雨河水依然那么浑浊;许多小河河床虽然开始下降,但琴江和五华河两条干流的河床却还在继续升高。这是为什么?
为了解开这个“谜”,五华县委组织水土保持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进行了普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量的水土流失还来自一百四十万亩没有植被的光山秃岭。要全面控制水土流失,还必须广泛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可是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不是沙质岩风化土,就是赤色叶岩风化层,在那里植树造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十多年来,年年植树不成林。
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上,真的没有办法造林吗?县委决定亲自去探索,亲自去实践。他们选择了寸草不生的“顽岭顶”进行植树造林的试验。县里的机关干部、职工一千多人上了顽岭顶。他们从山下挑来泥土,填入新开的沙穴,栽上树苗。又在山上开挖鱼鳞坑,蓄水土保幼苗。遇上天旱,他们还从山下挑水浇苗。结果,在顽岭顶上用汗水浇出了满山幼苗。
顽岭顶上成功的实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吸引了全县的人民。油田公社油田大队的社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爬上了已经五次造林失败的黄沙径,进行第六次植树造林。黄沙径,人称“火焰山”,山上不见树木不见草,满山都是碎石粗沙。他们在山头上掘石挖坑,从山下挑水上山,育苗植树,给黄沙径披上了绿色新装。油田大队的社员坚持年年造林,已营造了水土保持林一万七千多亩,使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得到根治,山下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泉。
现在,绿化荒山,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全县人民自觉的行动。每年都有二十多万群众投入植树造林。最近四年,全县造林一百二十七万亩,在水土流失区种下各种苗木二千一百六十多万株。
把流沙侵蚀的农田夺回来
控制水土流失斗争的胜利,使县委领导成员更加深刻地看到了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决心进一步带领全县人民大修水利工程,把被侵毁的农田重新夺回来,扩大耕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吃尽了水旱灾害苦头的广大社员群众,听说县委要领导大家兴修水利,全都来了劲。他们说:“困难大到九十九,难不倒我们一双手!”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几十万人投入了征山治水的新战斗。不到一年时间,蓄水八百万立米的三渡水水库建设起来了;又不到一年时间,蓄水一千五百万立米的桂田水库也建设起来了,第二年就配起套,把水送到灌区三个公社。一九七一年冬天,一座蓄水一亿五千万立米的大型水库又上了马。同时,在每个水库区的上游,都发动群众治山造林,控制水土,涵养水源,保持库水清洁。
各社队也自力更生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安流公社福岭大队的干部、社员,一九七一年以来,在深山兴建了三座水库,开通了一万七千多米长的引水渠,把一百五十亩山坡地变为水田,开荒扩大耕地三百二十亩。他们还学习大寨大队移山填沟造平原的革命精神,从去年冬天开始,一连苦战了几个月,搬平了三个山头,填起两个深谷,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头上,开出了一个一百亩面积的“大寨式小平原”,今春试种的二十五亩早稻,已经收获稻谷近万斤。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五华县广大干部、群众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在全县新建大小水利工程一千五百多项,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一九七二年和一九六八年对比,全县耕地灌溉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三,旱涝保收田面积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六。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查看完整版本: [-- 困难大到九十九,难不倒我们一双手!——广东省五华县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