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阳光普照——记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学习《纪念白求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事迹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阳光普照——记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学习《纪念白求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事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3-12-26 00:00

阳光普照——记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学习《纪念白求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事迹

第4版()
专栏:

阳光普照
——记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学习《纪念白求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事迹
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灰暗的天空中,寒风卷着飞雪。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
临近前线的五台山区一座破庙里,一位头发霜白、瘦削刚健的外国同志,正弯着硕长的身躯,忙碌在简陋的手术台前。他,迅速地检查战士的弹伤,果断地指挥身边的医护人员止血、麻醉,熟练地给伤员动手术……。炮弹,就在不远的地方爆炸。可是,他却沉着镇定、紧张有序,完全抛开个人的安危,同中国医护人员一起,抢救了一个又一个伤员……。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表彰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人民的优秀儿子诺尔曼·白求恩。
艰苦的抗战岁月,“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对于我国人民,这是何等宝贵的支援啊!
代代相传
时间的步伐,如同滔滔黄河,一泻千里!
光辉的《纪念白求恩》发表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四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早已换了人间!白求恩同志生前工作过的医院,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急风暴雨中,这所医院走过了光荣的历程。随着我国人民革命事业胜利的步伐,它,已从当年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小庙,发展到如今拥有十九个科、可容数百名伤病员的医院。
长期的斗争,使白求恩同志生前战友的额上刻下一道道皱纹;当年白求恩同志身边的小通讯员,双鬓也已染上岁月的霜花。可是,毛主席所表彰的白求恩的崇高国际主义精神,却永远成为这个医院的宝贵财富和光荣传统。每当新战士入伍,院党委首先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纪念白求恩》,带领他们参观建立在本院的“纪念白求恩展览馆”,给他们讲白求恩同志满腔热忱为中国人民服务的事迹。新战士立下的誓言之一,就是决心做一个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医院还经常举办学习和实践白求恩精神的经验交流会……。
光荣,化为鞭策他们前进的动力!这里的白衣战士,都以自己是白求恩同志生前工作过的医院的一员,而更严格要求自己。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虚心向群众学习,经常派出医务人员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学习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把手术室搬到贫下中农的家里,精心地施行手术;他们斗志昂扬地奔赴山区,为贫下中农送医送药上门;为了抢救阶级兄弟,他们发出豪迈的口号:“向白求恩学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要血献血,要皮献皮!”
毛主席的谆谆教导,白求恩的光辉形象,有力地推动着医院的革命化建设,使年老的一代永葆革命的青春,年青的一代更加朝气蓬勃,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
友谊花开
白求恩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一次又一次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仅去年以来,就有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六百六十多位朋友来访。医院的同志,热情地向他们介绍白求恩同志的光辉事迹,讲述医院的历史,陪同参观科室、病房、苹果园、奶牛场,同外宾座谈,虚心地向他们学习,热心地为他们服务。医院的同志都热情地向外宾传递中国人民的友谊!
七月间,一条腿已残废的克尔女士,拄着双拐随同加拿大代表团来医院访问时,不幸患了病毒型肺炎,高烧三十九度,咳嗽不止。同伴们和医院的同志都劝她安心住院。李副院长亲自组成救护小组,运用本院药厂自制的中草药和抗菌素等药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当晚就使她的体温恢复正常。医生护士对这位来自白求恩祖国的朋友,怀着亲切的感情护理她。克尔女士五天就恢复了健康。
由于生病,克尔未能同代表团一起参观。医院领导了解她的心情,让护士推着轮椅,由医院女副院长陪同,一项不拉地送她去参观。克尔女士坐着轮椅,从“纪念白求恩展览馆”到手术室,从中草药圃到苹果园,所到之处,人们都亲切地向她问好。参观新针疗法时,护士们一左一右地搀她上楼。克尔紧紧地挽着两边的护士,看着四周中国朋友亲切的笑脸,激动的热泪,滴落在中国朋友的肩上。当她回国时,热情地和医生护士一一握手、告别,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恋恋不舍地说:“离开你们医院,我就象是离开了家!……”
在来访的外国友人中,许多是来自白求恩故乡的朋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朋友,把他们珍藏多年的白求恩在那里工作时的自画像,托我国一个代表团带回来赠给医院。他们说:“这张画放在你们那里更合适!”加拿大约克大学苏维连教授夫妇,在展览馆看到白求恩在战火纷飞的年月,还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深为感动地说:“加拿大给了中国一个医生,而你们却给了加拿大一个英雄!”加拿大医学代表团今年两次访问了白求恩医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使来访的各国朋友深受感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友谊,使各国朋友念念不忘。许多朋友和代表团,在归国途中或回国以后,热情地给医院来信来电,或赠送书画锦旗等纪念品。友谊,象千百条美丽的彩带,飞越万里长空,把他们的心连在一起!
不远万里
滚滚的长江,连接着五洋的海水。我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心心相连。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同志们,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以白求恩为光辉榜样,把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援,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
一九五○年,这个医院组成战地医疗队,同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道,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救护工作。在那炮火连天的日子里,医疗队员以白求恩为榜样,同战士一起,趴冰卧雪,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以后的年月里,这个医院多次接受祖国人民的委托,派出医生为各国人民的健康服务。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医生李富锁来到友好国家坦桑尼亚的头一天,心情无比激动。窗外,高耸蓝天的乞力马扎罗山壮丽的雪冠,使他想起远方的祖国,想起自己度过苦难童年和战斗的青年时期的太行山,想起临别时患着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母亲的叮嘱: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地为坦桑尼亚人民服务,以及医院首长和同志们在欢送他时,要他带着祖国人民的关怀,带着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去完成任务的殷切希望……。
李富锁牢牢记住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处处为坦桑尼亚人民着想,热情地为他们解除疾病痛苦。每天,他和坦桑尼亚卫生员一起打扫卫生,帮助炊事员烧火做饭。天气炎热,他亲手烧好开水,放在医疗室门前,让前来就诊的坦桑尼亚朋友喝。为了不浪费坦桑尼亚朋友的一分钱,他对一片药、一个棉球、一张包纸都十分爱惜。他想起白求恩同志不顾连续多天工作的疲劳,跃马百里救伤员的事迹,经常同翻译、卫生员一起,翻山越岭,走家串户,为坦桑尼亚人民送医上门。一天,一位坦桑尼亚妇女把她高烧四十一度、上吐下泻、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幼儿抱来,焦虑地请李富锁治疗。是痢疾吗?在当时没有显微镜等化验器具的情况下,李富锁难于作出诊断,可是他立刻想起了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没有器械工具自己做,缺乏血浆时自己的身体就是血库的事迹。现在,自己不远万里来到坦桑尼亚,没有化验仪器,自己的眼睛和鼻子不就是仪器吗?他设法让孩子拉出粪便,毫不犹豫地捧起来看了又看,闻了又闻,终于给孩子作了诊断。孩子的病治好了,孩子的母亲噙着激动的泪水,向李富锁致谢,高喊“毛主席万岁!”
一次,阿鲁沙地区突然发生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健康。李富锁立即投入防治工作。治疗这种疫病,需用的药量要比一般用量大五至十倍。在当地的情况下,病人服用多少剂量才不致发生危险呢?李富锁想,作为一个医生,就要象白求恩同志那样,对人民满腔热忱,宁愿自己担十分风险,也不能给坦桑尼亚人民造成半分痛苦!在当时没有动物作试验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自己首先试服这种药,亲自取得了用药的体会。他重新调配了用药量,消除了副作用,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给当地群众治疗,制止了传染病的流行。坦桑尼亚朋友拉着李富锁的手激动地说:“你真不愧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在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白求恩!”
矗立在医院主楼前面的白求恩大夫的高大塑像,披着璀璨的霞光。在白求恩大夫的塑像前,人们总禁不住激起无限崇敬的感情,总要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的伟大教导:“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在党的十大精神鼓舞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全体同志,决心更好地学习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实践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在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道路上迈进。
“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这是白求恩同志坚定地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是的,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条伟大的路上,还要进行艰巨、长期的奋斗。但在开辟前面事业的伟大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正在普照大地! 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阳光普照——记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学习《纪念白求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事迹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