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为广积粮而奋斗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3年12月 -> 为广积粮而奋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洪桥 1973-12-27 00:00

为广积粮而奋斗

第2版()
专栏:

为广积粮而奋斗
洪桥
粮食战线形势一派大好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粮食战线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广大农村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夺得了农业全面丰收,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大面积高产典型不断涌现。一九七一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四千九百二十亿斤,有五百多个县粮食每亩平均产量达到或者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七三年,在党的十大精神的鼓舞下,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生产又夺得了丰收,粮食总产量超过丰收的一九七一年,是历史上最高年产量。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粮食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历史上缺粮的冀、鲁、豫三省和苏北、皖北地区已经做到粮食自给,初步实现了扭转南粮北调的任务。国家粮食储备逐步增加,许多生产队也有了储备粮,不少社员家庭有余粮。这些成就,是我国粮食战线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变化,是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林彪反党集团妄图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粮食战线的大好形势,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他们诽谤我们“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缺吃少穿”。无耻的诽谤涂抹不了现实的光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胜利地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使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更快。我国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事实是顽强的东西’,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得重视事实。”建国以来,粮食产量增长了一倍多,棉纱、棉布和其它轻工业品增长了几倍甚至十几倍,重工业品增长的幅度更大。这难道是什么“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吗?!建国以来,粮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率近百分之四,其中近十年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五左右。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这那里有什么“农民缺吃少穿”的事情呢?!林彪反党集团诬蔑我们“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缺吃少穿”的罪恶目的,是妄图煽动群众对党的不满,鼓吹分光吃光,破坏粮食储备,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恢复地主资产阶级所有制,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但是,他们的阴谋是永远不会得逞的。林彪一伙妄想阻挡历史的前进,但结果却被滚滚向前的历史巨轮碾得粉身碎骨。
苏修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同林彪反党集团紧密配合,诬蔑我国“粮食危机”。并且断言:中国“人口过剩”,“借助简陋的技术和群众的热情,要想打碎几百年来夹在中国人民脖子上的饥饿的钢钳是不可能的”。这种反动谬论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二十多年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谬论的翻版。艾奇逊当时认为,中国人口太多,是一种“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对于这种反动谬论,毛主席早就痛斥过,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中国人民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全国解放以来的二十四年中,我国人口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多,而粮食产量却增长了一倍多,粮食生产增长的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人民粮食消费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吃饭有了可靠的保证,并且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这那里有什么“粮食危机”的影子呢?现在,我们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确还较低。但是,我们有一条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战天斗地,治山治水,改造自然,不断增产,做到了粮食自给,并有储备。今后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粮食情况将会更好,越来越好。苏修先生们,你们那里农业机械不是很多吗?为什么农业长期过不了关,解决不了粮食问题呢?最根本的,就是你们是一伙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推行的是修正主义路线,使苏联农村集体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复辟了资本主义。这是你们的不治之症。
广积粮的重大意义
在丰收的情况下,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指示,搞好粮食分配和节约,增加粮食储备,对于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大的意义。
广积粮是毛主席的一贯思想,是依靠群众、多快好省地建立粮食储备的正确途径。早在一九三三年,毛主席就提出,要“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里,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努力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增加储备,依靠“小米加步枪”,打倒了国内外反动派,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又一再教导我们,“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广积粮,必须“广”。国家要储备粮食,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和社员家庭也要储备粮食,藏粮于民。实践证明,在逐步增加国家粮食储备的同时,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建立集体和个人的粮食储备,整个社会储备粮的数量就增加得多些、快些。最近几年来,不少人民公社已经做到队队有储备,户户有余粮;并且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大批“土圆仓”和其他类型的仓库,使集体储备粮得到了良好的保管,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力量。我国农村有几百万个生产队,一亿多农户,只要大家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积极性,增加生产,坚持节约,储备一些粮食,并且继续增加国家的粮食储备,我们就能比较快地实现广积粮。
广积粮是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是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宁不止一次地指出,帝国主义就是侵略,就是战争。毛主席指出:“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各国人民必须有所准备。但是,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在当前大好形势下,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对于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可能对我国发动的突然袭击,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从各方面加强战备。粮食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先有衣穿,然后才能打仗。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局部地区受灾,常常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为了备战备荒,我们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在保证各方面对粮食需要的前提下,必须逐步增加粮食储备,在丰收之年更要多储备一些。这样,一旦敌人入侵,在我国辽阔的领土上,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到处有粮,可以及时保证军需民食,支持反侵略战争;如果遇到灾荒,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安排好人民生活,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广积粮是使我们在反侵略战争中,在同自然灾害斗争中,掌握主动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证。
广积粮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大的意义。列宁曾经指出:“经济的真正基础是粮食储备”,“没有这种储备,社会主义的政策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人是每天要吃饭的,不论办工业、办交通、办教育、搞基本建设,办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粮食。广积粮,就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证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发展,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抓路线,靠群众,认真搞好广积粮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要实现广积粮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继续搞好批林整风。在农村,要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深入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倾向。通过批林整风,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更大发展,搞好粮食分配,坚持节约用粮,增加粮食储备。
毛主席教导我们:“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实现广积粮,必须大搞群众运动,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立足国内,大力发展生产。全国解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做到国内粮食自给,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粮食储备,取得了伟大的成绩。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对粮食的需要将越来越多。因此,必须继续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发展农业就要走大寨的道路。要抓路线,抓阶级斗争,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农民,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革命大干苦干,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处理好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的关系,安排好农、林、牧、副、渔的布局,继续搞好养猪积肥,促进粮食生产和其他农副产品更快的发展。要加强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援,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的水平。这样,低产就能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广积粮就能逐步实现。
(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在粮食分配上,国家购多少,人民公社生产队留多少,社员分多少,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问题。如果国家征购粮食过多,超过了农民负担的能力,就将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反,如果社员分粮太多,应该征购的粮食没有征购起来,就将影响城镇人民的粮食供应和国家建设的发展。因此,偏顾那一头都不行,“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各个地方在粮食分配上,不仅要想到本地的需要,更要想到全国人民的需要,正确地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三)瞻前顾后,以丰补歉。全国解放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我国农业的抗灾能力是大大增强了。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还存在丰歉不平衡的情况。二十多年来,大多数年份是丰收的,但也有歉收的年份。在丰收之年,也有一些地区受灾。在多季作物的地区,也有过歉收的季节。因此,在粮食安排上,必须丰歉兼顾。国家在丰收的年份、丰收的地区和丰收的季节,应当适当多购一些粮食,用以调剂受灾年份、受灾地区和受灾季节。从人民公社生产队来说,在丰收的时候,也应当在完成国家征购计划和保证农业生产用粮、安排好社员生活的前提下,适当储备一些粮食,防灾备战。
(四)必须使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同农业可能提供的商品粮相适应。马克思曾经指出:“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斯图亚特称之为‘自由人手’)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工业和其他建设事业发展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商品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不高,粮食的商品率还比较低。如果农村转入城镇的人口多了,不仅会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且将使粮食销量增加过多,影响国家粮食储备的增长。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在安排各项建设事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农业提供商品粮的情况,做到有计划地发展,并且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增产不增人或少增人。同时,要加强粮食供应的管理,堵塞漏洞,保证合理供应。这样,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快些,国家粮食储备也能逐步增加。
(五)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在目前粮食生产水平还不高、粮食还不算宽裕的情况下,要逐步做到广积粮,必须坚持节约。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每人每天省一点,积少成多,全国一年就可以省出很大一笔粮食,用于增加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储备。许多社队的经验证明,只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粮食虽然不多,可以做到有节余,增加储备。相反,如果大手大脚,粮食再多,也储备不起来。因此,在丰收的情况下,思想麻痹不得,工作放松不得,节约忘记不得。“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做到精收细打,颗粒归仓,丰产丰收;搞好粮食的管理,防止浪费,避免损失;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从粮食收获一开始,就抓紧节约,“省要省在囤尖上”。婚丧喜庆、修房盖屋,要提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农村要节约,城镇也要节约。要按照政策,切实保证城镇居民、市场行业等各方面用粮的供应,同时要反对浪费,注意节省。工业用粮要从野生淀粉和其他方面开辟来源,尽可能少用或不用粮食;必须用粮食的,也要努力提高出品率,降低粮食的消耗。
(六)制订规划,抓好落实。广积粮是一个长期的战斗任务,必须结合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粮食储备提出具体要求,使大家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努力使之实现。生产队搞储备,要一靠增产,二靠节约,不能减少国家粮食征购计划,不能影响社员口粮。集体储备粮,主要用于备战备荒,不能把储备粮变成“机动粮”,随便动用。要依靠群众监督,加强管理,规定适当的制度,推选热爱集体、认真负责的贫下中农担任保管员,切实把集体储备粮保管好。各级粮食部门,要正确执行党的粮食政策,积极帮助生产队搞好粮食分配,建立和健全储备粮的管理制度,传授保管技术,指导仓库修建,组织经验交流,推动社会储粮工作的开展。对于生产队要求国家代为保管储备粮的,应当积极支持。
周恩来同志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在当前国内外大好形势下,把我们中国的事情办好,十分重要。”让我们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大精神,依靠群众,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努力增产,厉行节约,为“广积粮”而努力奋斗!


查看完整版本: [-- 为广积粮而奋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