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古镇新风——记新金县皮口镇居民的变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74年01月 -> 古镇新风——记新金县皮口镇居民的变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74-01-27 00:00

古镇新风——记新金县皮口镇居民的变化

第3版()
专栏:

古镇新风
——记新金县皮口镇居民的变化
皮口,位于辽东半岛,黄海北岸,是个有九千多人口的农村古镇。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这里的一千多名街道居民,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他们学政治,批判资产阶级,从事农副业生产,自力更生办小工厂,靠自己的双手改变了集镇面貌,在斗争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风尚。办农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和旧习惯势力的束缚,皮口镇的居民,国家大事很少过问,农业劳动很少参加。文化大革命中,居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和旧的习惯势力,认识到城镇居民不问农业,每年向国家伸手要大量的粮食、蔬菜和肉类,实在跟不上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为革命作出贡献,街道居民们决心创造条件,大办农业。一九六九年冬天,他们在镇革委会的领导下,走出家门,来到黄海滩头,在“满地白花花,蟹子到处爬”的大甸子上,创办五·七农场。
时值三九隆冬,居民们不畏严寒,成群结队地来到离镇十五里远的大甸子上,打井,挖塘,修渠。那大甸子冰封雪裹,地冻三尺,大镐一刨,只落下一个白点。平时使惯了饭勺锅铲的家庭妇女,干不到一天,手就被震裂了。这时,阶级敌人乘机吹风说:“在寸草难生的盐碱滩上开荒造田,是异想天开,劳民伤财。”家庭妇女们豪迈地说:“叫那些坏蛋去嚷吧,我们就要象贫下中农治服狼窝掌、沙石峪那样治服盐碱,誓叫碱滩变粮川!”她们不叫苦、不喊累,用大镐刨不顶事,就抡起大锤打“扎子”。凭着这股“硬碰硬”的劲头,她们终于打开了冻土层。经过艰苦奋战,居民们和全镇人民一道,在大甸子上筑了二十四里长的拦海护田大坝,打了十三眼深井,建了三座小水库,修了一百三十里长的排灌渠道,改碱造田二千七百多亩。
可是,因为盐碱太重,插秧一次次失败了。由家庭妇女成长起来的街道干部吴金荣、郝玉凤,为治碱操尽了心。她们带领一些街道妇女,在大甸子上搭起窝棚,吃在那里,睡在那里,观察、测量、分析,掌握大甸子的含碱情况和治碱规律,反复进行治碱的试验。海风把她们的脸吹裂了,碱水把她们的腿泡肿了,她们却锐气不减。经过实践,她们摸索出了“带块晒田”、“换水泡田”、“掺沙压碱”、“壮苗抗碱”等治碱方法。秧苗成活了,大甸子一片绿油油。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千年沉睡的不毛之地,到秋后金浪滔滔,稻谷飘香。去年,水稻平均亩产达到六百多斤,有些地块单产超过千斤。四年多来,街道居民种地九百多亩,收获粮食一百一十多万斤,养猪七百多头,生产蔬菜三百七十多万斤。现在实现了居民粮、肉、菜基本自给,消费街道变成了生产街道。
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一代新人在斗争中成长起来。先后有六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六十五人加入了共青团,还有一批家庭妇女走上了领导岗位,朝气蓬勃地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爱农
劳动的汗水洗刷了街道居民轻视农民、轻视乡村的旧观念,他们亲手种一种地,便领会到粮食来之不易,对战斗在农业战线的贫下中农产生了感情。
前年伏里,大潭公社有个女社员,带着跌折了腿的孩子到皮口医院接骨。医院里的骨科大夫不在,这个女社员急得团团转。向阳街道家庭妇女戴福红见了,也分外着急。她想起自己那个街道的医疗站也能接骨,就留那个女社员到街道医疗站治疗。她给母子俩安排了宿处,还从自己家里拿来了鸡蛋、挂面,为孩子调剂饭食。那孩子在这里治疗了七天,戴福红精心地照料了七天。
去年深秋,赞子河公社有三辆马车到皮口镇拉稻草。这天晌午,家庭妇女姜淑清从大车旁走过,发现赶车的人在啃硬梆梆的干粮。她想,吃凉饭会伤胃,就走过去,把赶车人的干粮接过来,找个锅灶热了热,送到赶车人的手中。第二天,那三辆大车一来,姜淑清就提前为他们张罗热饭去了。
过去,城镇和乡村很少往来。现在,皮口镇和附近的农村社队挂上了钩,互相帮助,互相支援。镇上的三个街道,急农所急,办起了制造和修理农机具的小工厂。农忙时节,他们还主动把农机具送到贫下中农手中。去年秋天,街道得知周屯生产队小麦丰收,打场格外忙的消息,就腾出自己的电动脱粒机支援他们。生产队也常派些庄稼把式来,教街道居民种地、种菜。集镇街道和乡村在政治上更是互相关心,互相促进。这个镇多次请附近农村社队的贫下中农代表,给街道介绍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作忆苦思甜报告,讲农村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镇上的先进人物,也常被附近社队邀请去介绍走五·七道路的体会。教子务农
教子务农,成了皮口镇居民的新风气。过去,他们“望子成龙”;如今,他们“望子成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去,扎根农村干革命。
家庭妇女董会选,一次就送走了三个孩子到莲山公社落户。孩子临行时,她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把农村当成家,把贫下中农当成老师。一次,一些厂矿要从知识青年中招收一批工人,二女儿刘娟从乡下来信说,她想趁这个机会离开农村去当工人。董会选想,孩子不愿当农民,这种思想不对头。她就跑到青年点上,鼓励孩子在农村安下心,扎下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现在,她的孩子在农村干得很扎实。
家庭妇女姜浩芬,见女儿侯敏毕业时踊跃报名下乡,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姜浩芬又想到,孩子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光荣的事情啊!就喜气洋洋地把女儿送到了农村。前年,女儿在乡下找了个农民对象,回家问母亲乐不乐意。姜浩芬回答得很干脆:“咋不乐意!女儿把家安在农村,当母亲的很光彩!”
不单是家长,许许多多的居民都来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青年们要离开学校奔赴农村了,他们便到青年家中,勉励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有的赠送些书本、笔等物品,有的为青年收拾行装。女青年曹丽秋因母亲患病,下乡前铺盖一时置办不齐。街坊邻居们闻讯,一齐来到她家。她们飞针走线,仅用一个晚上,就为小曹做好了新崭崭、厚墩墩的被褥。
青年们到农村后,居民们积极配合贫下中农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一次,知识青年孔宪松回家探亲,向街坊邻居们讲起他所在的那个生产队自然条件差,想换个“点”。大家抓住这个苗头,你一言我一语,劝小孔不要“穷则思迁”,要“穷则思变”,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小孔深受教育,回到生产队后,组织了青年突击队,和贫下中农一道,艰苦奋斗学大寨,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条件。小孔也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本报通讯员


查看完整版本: [-- 古镇新风——记新金县皮口镇居民的变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